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东晋▪陶渊明1、了解关于辞的这种体裁的常识。2、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3、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优美,在风格上具有淡远潇洒的特点,而这种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本文对此要深入加以体会。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陶渊明(367-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其诗质朴、平淡、自然,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吏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柯》《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赋。本文虽属辞赋,但言辞浅切、畅达,旷逸之情沛然流出,自然成韵。结构井然有序、谨严绵密,匠心独运而不见斧凿之痕。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辞回去语气助词回去吧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以:介词,用来。生:动词,维持。会:适逢,恰逢。以…为:把…作为。以:介词,因为。见…于:固定格式,表被动。之:结构助词,的。寻:时间副词,不久。去:距离。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请归纳序文的主要内容。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自读序文,思考:陶潜为何辞官归隐?1、,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2、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3、”,需要去奔丧。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六字句:按三拍读,3、3顿或1、2、1、2顿。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三字句2、1顿;五字句2、3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第一段分两层:第l层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第2层从“舟遥遥以轻飏”到“熹微”,押ui韵,韵脚有“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段也分两层:第1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2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按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三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籽、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情神自由。第一段: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和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二段:写回家之后的愉悦。第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助词疑问代词,为什么既然疑问代词,为什么同“以往”挽回补救语气副词,大概。正确xī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而,表修饰于是接近拿起酒器状语后置句一边……一边……yángxīzàizūnmiăn微明酒器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举远而拄着明白徘徊无意地qìyìxiùhuán而名作状,在园中,每日使动,使愉快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名作动,弹琴,读书。状语后置句。名作动,用桨划疑问代词,什么。宾语前置语助词请允许我古今异义,农事,春耕。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将要既……又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疑问代词,什么宾语前置句何姑且期求宾语前置句文言知识归纳1、五个疑问代词: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2、“之、以、兮、而、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来:虚词,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之、以、而”三个文言虚词用法自己归纳。具体赏析,体会感情:1、诵读第1段,思考: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2、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田园将芜胡不归?“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形”,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已往来者昨非今是出仕归隐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自责自悔⒊思考:作者辞官回乡时的心情如何?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⒋思考:回家后,作者过着怎样的生活?“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引壶
本文标题: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9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