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汉初的黄老政治——“无为而治”:含义: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的一种宽舒政策。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来实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从而稳定封建统治。背景:战火频繁经济凋敝老子黄帝糅合了黄帝(法家)和老子(道家)思想,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核心主张是“无为而治”,“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兴起于战国,兴盛于西汉初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楚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内容: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役等。影响:积极: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ìpìn)者傧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愧辱。———《后汉书·食货志》消极: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后汉书·食货志》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匈奴威胁古代中国的治国思想有哪几种?1、以德治国2、以法治国3、无为而治1、儒学的境遇:春秋时期:战国后期:秦朝时候: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成为正统西汉与时俱进的儒学代表、哲学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他在代表作《春秋繁露》中,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归之,若归父母,……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阴阳家思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火湿燥寒风木火土金水•方位东南中西北•颜色青赤黄白黑•五季春夏季夏秋冬•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夏的最后一月)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朝第六帝。在位五十四年。他加强中央集权,最终解决王国问题;广设学校,推行儒学;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用兵匈奴,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和华南,把西汉疆域扩大了一倍以上。使西汉达到了鼎盛。但其频繁用兵,又喜欢巡游,行程达9000公里,致使“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司马光认为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3、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4、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理论基础仁天人感应思想来源儒家儒、道、法、阴阳五行等家与统治者关系批判时政维护专制集权学派地位诸子学派之一政治显学、独尊思想内容谈论现实问题谈论神学发展趋势充实发展,追求真理僵化不变、“圣经”巩固了政治统一,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一统”与“神话皇权”);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促进传统主流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文化专制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思想:察举孝、廉,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政治:教育: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必读教科书并设专职教官“五经博士”。——儒学开始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教育开始为儒家垄断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结业经考试合格后可直接到政府任官。下令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儒学进一步推广,开始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尊儒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汉武帝尊儒的影响: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D.大一统5.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6、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B.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C.为贵族官僚所垄断D.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8、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朱熹等对儒家学说的发扬继承B.儒家思想是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历代帝王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本文标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9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