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氢氟酸安全使用技术说明书
1氢氟酸安全技术说明书1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志1.1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氟酸;1.2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fiuoricAcid。1.3危险性类别:腐蚀液体。1.4企业名称:XXX。1.5企业地址:XXX。1.6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101。1.7生效日期:2014.12.15。2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氢氟酸。3危险性概述3.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2健康危害: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3.2.1急性中毒:吸入较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眼接触局部剧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氢氟酸皮肤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3.2.2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3.3危险信息:可腐蚀金属;引起严重眼睛损伤;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吸入致死。4预防措施4.1不要吸入本产品蒸汽。4.2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4.3戴呼吸防护装置,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4.4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作业后彻底清洗身体。4.5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4.6仅在容器中保存。5事故响应5.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2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喷雾状水、蒸汽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露物。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5.2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露物。大量泄漏要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砂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石灰(CaO)、碎石灰石(CaCO3)或碳酸氢钠(NaHCO3)中和。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5.3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小量泄露时紧急隔离30米,白天疏散至200米以外,夜间疏散至600米以外。大量泄露时紧急隔离125米,白天疏散至1.1公里以外,夜间疏散至2.9公里以外,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6操作处置与储存6.1操作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6.2储存:安全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储存技术措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配物: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包装材料:聚合材料塑料桶,如聚乙烯吨桶、蓝圆桶、加仑瓶等。7急救措施7.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7.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7.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7.4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3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7.5对施救者的忠告:取防护措施以保护施救者自己。7.6医生的特别提示:务必让医务人员知道所涉及的物质,并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他们自己。保持观察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休克、呼吸困难、痉挛等延迟症状的发生。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8消防措施采用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等灭火剂进行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特别危险性: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9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9.1程控制方法: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9.2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9.3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9.4皮肤和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9.5特殊防护措施: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10理化特性10.1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有臭味液体,有刺激气味。10.2熔点(℃):-35;相对密度(水=1):1.26(75%25°)。10.3沸点(℃):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7(75%25°)。10.4主要成分:纯品。10.5不相容物质: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10.6主要用途:用于原子能工业、制元素氟、氟化物,也可作催化剂、氟化剂等用于有机或无机氟化物的制造,也用于不锈钢、非铁金属酸洗、玻璃器皿磨砂和酸洗、磨砂灯泡的处理等。11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1.1稳定性:稳定。11.2聚合危害:不聚合。11.3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12毒理学资料12.1急性毒性:LC50:1276PPM/1小时(大鼠吸入);大鼠经皮50%(3min),重度损伤;人经眼:50mg,重度损伤12.2刺激性:家兔经眼:3950μ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95mg,轻度刺激。12.3致突变性:DNA损伤:黑腹蝇吸入1300ppb/6周。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黑腹蝇吸入2900ppb。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1mg/m3/6H/24D(间断性)13生态学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14废弃处置14.1残余废弃物:用过量石灰水中和,析出的沉淀填埋处理或回收利用,上清液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14.2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石灰水中和,析出的沉淀填埋处理。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15运输信息15.1危险货物编号:无;UN编号:2922。15.2包装类别:Ⅰ类包装(含氟化氢不超过60%)。15.3包装标志:腐蚀性物质,毒性物质。15.4包装方法:装入铅桶或特殊塑料容器内,再装入木箱中。空隙用不燃材料填充妥实。15.5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严禁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16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作了相应规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2011]95号);《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
本文标题:氢氟酸安全使用技术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1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