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章第6节猩红热患者的护理传染病护理学主编曾志励石海兰案例4-6女性患儿,5岁。昨日突然发热39.5℃、咽痛明显,今发现躯干部、四肢有密集细小的红色丘疹,有痒感,面部潮红无疹。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临床初步诊断为猩红热。问题:①根据患儿病情列出主要护理诊断。②对该患儿应采取那些护理措施?③为患儿家长进行预防猩红热的健康指导。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一、疾病概述猩红热(scarletfever)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点状皮疹及疹后脱屑。少数患者可引起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和关节炎等变态反应性病变。本病冬春季多见。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病原学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呈球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在含血培养基上容易生长。红疹毒素可产生猩红热皮疹和发热症状,还可抑制吞噬系统功能。溶血素O和S能破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并能引起组织坏死。透明质酸酶可溶解组织间质的透明质酸,利于细菌在组织内扩散。链激酶可阻止血液凝固或溶解已凝固的血块。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主要空气飞沫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力和抗毒免疫力:4.流行特征冬春季多见;5~15岁为好发年龄。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潜伏期1~12天,一般为2~5天普通型起病急骤早期症状: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呕吐三大特征性表现:发热、咽峡炎、典型皮疹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咽峡炎咽部干燥→咽痛,吞咽时加剧扁桃体充血肿大,局部可有灰白色点片状渗出物,易于拭去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草莓舌”“杨莓舌”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皮疹大多在发病第2天出现皮疹始于耳后、颈、上胸部,24小时内蔓延及躯干、四肢典型皮疹----在皮肤弥漫性充血的基础上,出现均匀分布、针尖大小、暗红色的丘疹,压之褪色大腿皮疹粟粒疹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皮疹皮疹多在48小时达到高峰,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天退尽,重者可持续1周。皮肤脱屑发病第1周末开始出现先后顺序与出疹顺序一致皮疹越多越密集则脱屑越明显面颈部多为细屑躯干四肢常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多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皮疹“帕氏线”(Pastia线)------在皮肤皱折处,如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处,因皮肤摩擦受压引起暗红色线状出血疹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临床表现“口周苍白圈”------颜面部仅见充血但无皮疹,口周鼻部周围充血不明显,也无皮疹,显得苍白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治疗要点强调早期彻底治疗,防止并发症。1.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2.并发症治疗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应采取相应治疗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二、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资料(二)身心状况1.症状评估2.护理体检3.心理社会状况(三)辅助检查资料1.细菌培养:咽拭子培养出β型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较高,对诊断很有帮助。2.血象:WBC(10~20)×109,中性粒细胞可达80%以上。3.其他辅助检查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高2.皮肤完整性受损3.潜在并发症4.疼痛、咽痛5.有传播感染的危险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四、护理目标1.体温恢复至正常。2.维持皮肤完整性。3.不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时能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1.消毒与隔离呼吸道隔离至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猩红热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流行期间,儿童机构内对有咽峡炎、扁桃体炎的患儿也应按猩红热隔离治疗。2.休息与体位病房保持通风良好,室温一般维持在18~20℃,湿度一般维持在60%左右;发热期间卧床休息。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3.饮食与营养发热期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4.病情观察体温、咽痛、咽部分泌物、皮疹变化;有无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定时检查尿常规,及时发现肾脏损害;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5.对症护理(1)发热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禁用乙醇擦浴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者可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2)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忌用肥皂水)。皮肤瘙痒,可局部涂炉甘石洗剂忌穿着化纤类织物内衣,选择纯棉、透气良好的织物。退疹期皮肤脱屑时,应让其自然脱落,忌用手剥脱,局部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3)咽痛:注意口腔卫生,常规口腔护理,咽痛明显者可用洗必泰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口含西地碘或其他喉含片。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6.用药护理应用青霉素及其他抗生素治疗时,注意观察疗效及有无变态反应或胃肠道副作用。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有无焦虑情绪,帮助分析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预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其消除顾虑,解除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8.预防和健康教育①进行预防本病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②轻型患者可在家中隔离治疗及护理,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疗程,对发热和皮疹的护理方法、选择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给予具体指导。③在病程第2~3周易出现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指导患者每周查1次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六、护理评价1.体温是否降至正常。2.皮肤是否恢复完整,无感染发生。3.有无并发症出现。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小结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点状皮疹及疹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可引起肾小球肾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主要护理问题是体温过高、皮肤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包括消毒隔离,降温,抗生素应用,皮肤护理及防治并发症。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1.猩红热的病原体为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百日咳杆菌C.腮腺炎病毒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麻疹病毒A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2.对猩红热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A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3.猩红热帕氏线(Pastia线)多见于A.腋下、肘窝B.耳后、颈部C.胸、背部D.腹部E.四肢A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4.猩红热患者高热时,可采取下述护理措施,但除外A.头部冷敷B.温水擦浴C.冷盐水灌肠D.乙醇擦浴E.口服退热剂D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5.猩红热皮疹的特点是A.鸡皮样斑丘疹B.鸡皮样丘疹,压之褪色C.疱疹D.斑疹E.成簇状丘疹B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6.猩红热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发病的A.4~5周B.2周C.3周D.6~8周E.2~3周C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7.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急性肾小球肾炎B.发热C.化脓性咽峡炎D.退疹后脱皮E.全身弥漫性猩红热皮疹A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8.治疗猩红热时抗生素首选A.头孢曲松B.青霉素C.阿米卡星D.万古霉素E.庆大霉素B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9.男性患儿,5岁,猩红热病后20天,出现眼睑水肿,尿呈茶色,血压130/100mmHg,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发生了A.喉炎B.肾小球肾炎C.心肌炎D.风湿热E.支气管炎B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自测题10.女性患儿,6岁,因发热2天,体温39℃,咽痛,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皮疹,全身皮肤鲜红,被诊断为猩红热,护士健康指导正确的是A.高热时乙醇擦浴B.病原菌为带状疱疹病毒C.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D.大片脱皮时可让患儿用手撕掉E.隔离至一次咽拭子培养阴性C
本文标题:4-6猩红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6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