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
第一章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涵、特点与任务;2.理解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与幼儿教育一体化衔接的基本问题;3.掌握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与方法4.了解我国婴幼儿教育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及中外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一节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涵、特点与任务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涵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三、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任务第一节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涵、特点与任务国内外学者看待儿童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各有侧重,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也不尽相同。综合来讲,一般把0~12个月称为婴儿期,1~3岁称为幼儿期,其中出生后0~1个月称为新生儿期。与此同时,学者们又从多学科对儿童早期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证明0~3岁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发展阶段。因此,0~3岁又合称为婴幼儿期。保育:保育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为婴幼儿的生存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给予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教育:教育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一定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是以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为教育对象,通过早教教师与教养人的特定保育与教育手段,促进0-3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教养人科学教养观念,促进其良好教养行为养成的过程。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涵(一)教育对象: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二)教育主体:早教教师与教养人(三)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独特性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内容的独特性表现为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对于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日常护理、卫生保健等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内容,而促进婴幼儿语言、动作、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教育,则是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提升。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方法的独特性,体现在教育方法更注重个体差异,应体现0~3岁婴幼儿的低龄化特点,以个性化教育为主。活动形式以游戏为主,教育活动多为早教教师或教养人一对一地与婴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或婴幼儿自己单独进行游戏。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一)理念:保育先于教育(二)内容:生活多于学习(三)形式: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四)目标:情绪、情感重于认知(一)理念:保育先于教育保育是侧重于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特点的关心和照顾,而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婴幼儿施加感知觉、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影响。显然,“教育”并不完全适合0~3岁婴幼儿。因此,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应强调保育先于教育。第一,0-3岁是受生物发展节律控制最强的时期,外在影响的作用较小。第二,0-3岁是人生最稚嫩的时期,婴幼儿需要早教教师和教养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第三,0-3岁婴幼儿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教育应与之配合。(二)内容:生活多于学习这里的“学习”,是指个体在事先准备好的环境中,有组织、有纪律地主动参与认知活动,它与自然、自发的生活活动有本质的区别。生活多于学习是指,与参与正式设计、组这里的“学习”,是指个体在事先准备好的环境中,有组织、有纪律地主动参与认知活动,它与自然、自发的生活活动有本质的区别。生活多于学习是指,与参与正式设计、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相比,0~3岁婴幼儿在生活中与教养人的亲密互动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第一,生活是0-3岁阶段的重点,蕴藏着重要的发展契机。第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在直接感知的生活事件中获得学习。(三)形式: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第一,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外在的规律要求第二,家庭教养指导的需要。教养人截然不同,育儿需求大相径庭,只能一对一(四)目标:情绪、情感重于认知其一,0-3岁婴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决定婴幼儿的情绪、情感状态是教育主体的重点关注内容。其二,相较于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在0-3岁期间发展得更快。其三,婴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其认知、语言及社会性发展的动力。三、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任务第一,为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以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第二,为父母等教养人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向0-3岁婴幼儿教养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第三,倡导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会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第四,了解并掌握一定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应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和依据四、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一体化衔接一体化衔接:是指建立0-6岁儿童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一)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早期教育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二)父母与教师的关系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三)家庭与机构的合作不应截然分开,而应协作配合(四)政府部门的角色问题制定政策,保障权益第二节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内容与方法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三、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方法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一)安全性原则(二)自然性原则(三)适时性原则(四)趣味性原则(五)赏识性原则(六)榜样性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应保证婴幼儿的平安、无危险。该原则系首要原则安全性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四点:1.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2.选择安全的教育方式、方法3.渗透安全知识的内容4.增强婴幼儿体能训练(二)自然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指教育应尊重并顺应婴幼儿的自然特点,不依照主观意志改变婴幼儿成长规律。为实现该原则,教育主体应注意以下三点:1.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2.尊重不同婴幼儿的个性特点3.提供符合“最近发展区”的保育与教育内容(三)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指保育与教育工作应适时抓住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把握该原则,教育主体应做到以下四点:1.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2.了解0-3岁婴幼儿发展的敏感期3.科学理解敏感期的意义4.坚持婴幼儿的全面、持续发展(四)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引导,能够使婴幼儿感到愉悦,激发其兴趣并获得发展。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内容的趣味性2.方法的趣味性3.手段的趣味性(五)赏识性原则赏识性原则,指在对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强化婴幼儿的行为,激发其探索发现的兴趣,增强婴幼儿愉快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赏识性原则应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1.尊重理解婴幼儿2.激励信任婴幼儿3.宽容对待婴幼儿(六)榜样性原则榜样性原则,是指在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过程中,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树立自身的榜样形象,用积极正确的行为、事物引导和教育婴幼儿。贯彻榜样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两点:1.教育者以身作则2.树立其他正面榜样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一)保育(二)教育(一)保育保育,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为婴幼儿的生存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给予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喂养2.日常护理3.预防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二)教育教育,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一定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1.动作发展教育时间上:手与足;内容上:粗大动作、精细动作2.认知发展教育系中心任务,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涉及: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3.语言发展教育0-3岁系敏感期,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主要包括:语音、词、词组、句子,促进:倾听、理解、表达、阅读4.情感与社会发展教育促进内容:社会性情绪、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意识三、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方法(一)游戏法(二)问答法(三)讲述法(四)操作法(一)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有意识地通过婴幼儿喜闻乐见的游乐、玩耍活动,实现教育教养目的的方法。游戏具有如下四个特点:第一,婴幼儿主动参与。第二,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第三,帮助婴幼儿认识世界。第四,具有合作性质。1.婴幼儿游戏的类型(1)亲子游戏(2)动作游戏(3)玩物游戏(4)象征游戏2.实施游戏法的要点(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参与者、辅导者。(2)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指导者。(3)婴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4)游戏应与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匹配。(二)问答法问答法,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提出问题让婴幼儿回答或回答婴幼儿提出的问题,以达成教育目标的方法。1.问答法的类型(1)婴幼儿提出问题,教养者引导婴幼儿获得答案。(2)教养者提出问题,婴幼儿思考找到答案。(3)婴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2.实施问答法的要点(1)正确对待婴幼儿的提问。(2)问题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3)帮助婴幼儿提出问题。(三)讲述法讲述法,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一定的媒介采用口头传授的方法来开展早期教育活动。1.讲述法的常见媒介(1)以儿歌为媒介。(2)以谜语为媒介。(3)以小故事为媒介。2.实施讲述法的要点(1)讲述方式不能是课堂教学模式。(2)讲述者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3)配合恰当的讲述手段。(4)不能限制婴幼儿听的状态。(5)恰当鼓励婴幼儿自己讲述。(四)操作法操作法,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引导婴幼儿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领,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方式的方法。动作技能的操作练习,如坐、爬、走、跑、跳;行为习惯的操作练习,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应做到以下三点:(1)教育者要耐心,不轻易放弃。(2)操作练习强度适中。(3)采用积极强化手段。第三节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现状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现状(一)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发展阶段(二)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发展阶段1.模糊阶段(1980年以前)2.区分阶段(1980-1990年)3.发展阶段(1991-2000年)4.深入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1.模糊阶段(1980年以前)1956,《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这一阶段:称谓上有区分,但在政策法规中缺乏明确区分;对于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缺乏政策规范;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处于学前教育工作的边缘,并未引起重视。2.区分阶段(1980-1990年)1980,《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1,《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1985,《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这一阶段:国家对托儿所的性质和任务作出明确说明,但国家只关注到正规教育机构——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工作,并且重视的仅仅是城市托儿所的保育,而家庭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以及农村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工作,均被忽视。3.发展阶段(1991-2000年)1991,《三优工程指导纲要》20世纪90年代初,《儿童权利公约》、《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4,《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6,《广州市0-3岁婴幼儿社区保教服务方案》1999,上海建立“0-6岁托幼一体化”管理,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究这一阶段特点:第一,政府非常重视托儿所的建设,不仅关注公立托儿所,也开始规范管理民办托儿所的创设。第二
本文标题:第一章-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6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