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ppt15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2、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影响3、百家争鸣的影响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小结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应运而生初步发展春秋?遭到打击西汉秦朝战国儒家的演变线索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董仲舒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董仲舒新儒学背景内容成为正统的意义学习目标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自主学习)1、背景:2、构成:3、内容:4、影响: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新语》陆贾1、背景:(1)客观: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主观: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巩固统治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自主学习)1、背景:2、构成:3、内容:4、影响:客观:经济、政策主观: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序言)两派(皇帝的学说、老子的学说)两部分:治身、治国核心(治国主张):“无为而无不为”4、影响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文景之治汉初社会恢复元气,经济得到发展【跟踪练习】1、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A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汉代统治思想的原因(背景)①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②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根本原因)③汉武帝为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正确。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思想来源(构成):融合多家思想?2、内容: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同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分析材料: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构成:2、内容:①核心:大一统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析材料: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春秋繁露》“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仁政。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维护统治(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构成:2、内容:①核心:大一统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人君要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材料三董仲舒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构成:《公羊春秋》、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①核心:大一统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内容:③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人君要遵循(整理笔记)天道,实行仁政)④施政方针:以德为主,以刑辅德⑤伦理:三纲五常3、特点: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色彩。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二.汉代新儒学的内容:“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王国问题诸侯王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威胁皇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汉代面临问题时代需求如何解决【巩固练习】1.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2.《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D.以刑辅德AD【真题演练】2.(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1.(2014·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BB先秦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来源主张地位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何异同?儒、阴阳、黄老、法家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总之,改造后的儒学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仁、礼、为政以德;仁政、民贵君轻;礼法并施不受重视【合作探究】相同:都有仁政思想,正名分,都强调伦理道德,民本。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⑴政治: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⑵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积极:消极: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汉初:经济残破休养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儒学主流地位确立不甘无为淘汰黄老适应并促进利集权、制地方课堂小结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如果与时代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必须适应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才能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本文标题:汉代的思想大一统ppt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88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