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那些“鸟”事儿鸟的动物学知识浅述前言•在众多动物给人类的启迪中,鸟类对现代人类和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古代时候,人们就希望像鸟一样有一对翅膀翱翔在天空中。鸟儿总是以她独特而优美的身姿吸引着人们,在自然发展漫长的过程中,鸟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飞行优势在世间存活了一亿五千万年了,从最早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到现如今我们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鸟类,鸟类家族极其庞大,数目种类繁多,也由其美丽的造型赢得人们的热爱鸟的起源(1)•1868年,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1927年,丹麦古生物学家海尔曼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即槽齿类。所谓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在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三叠纪出现。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从1973年到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鸟化石。正中这种偶然的发现,是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现在,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来自于我国的带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1996年在辽西发现的中华龙鸟被认为是恐龙起源说的证据。身披“羽毛”的中华龙鸟明显具有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特点,被当作是最原始的鸟类。但多数学者认为中华龙鸟只是长有“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与美颌龙相似,其“羽毛”与真正鸟类的羽毛也并不相同,而且中华龙鸟出现得比较晚,并不是鸟类的祖先。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991年北美发现的原鸟,原鸟生活于晚三叠世,比中华龙鸟和始祖鸟都要早几千万年。如果原鸟确实是鸟类,则鸟类几乎与恐龙同时出现,鸟类与恐龙共同起源于槽齿类,从而支持了槽齿类起源说,但很多人认为原鸟是一种特殊的槽齿类而不是鸟类。(2)(3)•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最古老的确切的鸟类,其化石非常稀少,至今只发现了七块。始祖鸟的第一块化石公布于1861年,只有一根羽毛;第二块化石也公布于1861年,基本完整;第三块化石发现于1877年,是最完整的一块化石,也就是书上常常见到的那块,这块化石曾被认为是另外一种鸟,命名为原鸟,后被认为就是始祖鸟;第四块化石发现于1956年;第五块化石发现于1855年,原被误认为翼龙,1970年更正为始祖鸟;第六块化石发现于1951年,原被误认为小型兽脚类恐龙,1973年更正为始祖鸟;第七块化石发现于1987年。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绝灭,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问题,当更多证据被发现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鸟的分类•按鸟的生活环境和习性等特点分成六个生态类群:1.游禽2.涉禽3.路禽4.鸣禽5.攀禽6.猛禽1.游禽•游禽是对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的总称。游禽种类繁多,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包括雁鸭类、鸥类等.如天鹅、大雁、鸳鸯、鹈鹕、海鸥等。这些游禽的分布地域不同,不如北京地区最常见的游禽有:大天鹅、小天鹅、绿头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以及浑身漆黑的鸬鹚等。游禽常选择有湖泊的地方休息,以鱼、虾和水草为食。游禽的繁殖窝成平盘状,可浮在水面上,这就是游禽所特有的水面浮巢。它们飞行时,脚向身体的后方伸出,飞翔速度很快,脚趾之间有蹼相连。其嘴大多数宽阔而扁平,善于游泳和潜水。天鹅、雁、野鸭等换羽时,常是飞羽同时脱落,且连续几周都不能飞行,捕食能力大为降低,易受到伤害,在此期间需要有效保护。雁类飞行一般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列,边飞边发出“咿呀——,咿呀——”的叫声。2.涉禽•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腿特别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鹭和鹳是大、中型涉禽。鹭和鹳的外形十分像,但飞行时鹭类颈部常常弯曲成“S”形,而鹳类则颈部直伸。我国鹭类有20种,大都属于珍惜鸟类。鹳类是大型涉禽,飞行时头、颈、腿前后直伸,白鹳为世界著名珍禽。朱鹭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只在我国陕西秦岭有分布。鹤类大小不等,它们的脚趾间没有蹼或仅有一点蹼,后趾的位置比前面三趾要高。飞行时颈深直。鹤的身资挺秀,修颈长脚,举止幽雅大方,节奏分明,舞姿潇洒,鸣声悦耳洪亮。我国独有的、头顶为红色的丹顶鹤被人们誉为仙鹤。鹬类为中等或小型涉禽。种类繁多,身体大多为沙土色,奔跑迅速,翅膀尖,善于飞翔。亲鸟为保护幼鸟常把一只翅膀拖地行走诱使敌害追赶而放弃小鸟。人们常说的“鹬蚌相争,渔瓮得利”的鹬就是指这种鸟。3.路禽•路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而坚硬,腿和脚强壮而有力,爪为钩状,很适于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松鸡、马鸡、孔雀等都属于这一类。路禽主要以植物的叶子、果实及种子等为食,大多数用一些草、树叶、羽毛、石块等材料在地面筑巢,巢比较简单。我国是世界上盛产鸡类的国家,共有49种,有许多是我们国家的特产种,如金鸡、马鸡、虹雉、长尾雉、孔雀等。由于路禽中多种鸟类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鸟类一直是人们捕捉的重点对象之一,从而使它们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受威胁及濒危雉类已有18种,其中就有11种在我国有分布。我们既为我国有如此丰富的雉类资源而自豪,但更应保护它们。4.鸣禽•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几乎分布全中国。鸣禽的食性各异。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如画眉、乌鸦、黄鹂、灰喜鹊、煤山雀、黑卷尾、毛脚燕的鸣声各具特色。伯劳喜欢平稳直飞,近乎一条直线;而燕雀等的飞行曲线呈规律的波浪状;百灵和云雀等常常垂直起飞与降落。鸣禽巢的结构相当精巧。如云雀、百灵等多以细草或动物的毛发编织成皿状巢,巢的边缘与地表平齐,而柳莺、麻雀等常用树叶、草茎、草根、苔藓等编织成球状巢。鸣禽使重要的食虫鸟类,在繁殖季节里它们能捕捉大量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有人认为,把鸟关在笼中也是一种爱鸟的行为,其实不然。爱鸟是应该给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鸟类,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嗜好而把鸟关在笼中。须知笼中一只鸟是已几只、几十只鸟的生命为代价的。5.攀禽•吃鱼的翠鸟,吃毛虫的杜鹃,学人说话的鹦鹉,专吃蛀干害虫的啄木鸟以及雨燕、戴胜、夜鹰、蜂鸟等都属于攀禽。它们大多数都生活在树林中,善于攀缘树;脚的构造很特殊,所以它们能有效地进行抓握。大杜鹃知名度很高,别称布谷鸟。鹦鹉是著名的观赏鸟类,鹦鹉学舌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行为,是在人们的有意识的教授下形成的。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医生”。四趾前伸的雨燕和头戴羽冠的戴胜都是常见的攀禽。许多种类体色华丽、各有特色,长期以来就是常见的观赏鸟,一些种类已经濒临灭绝,迫切需要关注。6.猛禽•猛禽一般体形较大,主要吃肉,性格凶猛;嘴和爪锐利,翅膀强大有力,善于捕捉动物。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鹰隼类)和号鸟形目(猫头鹰等)两大类。前者如金雕、苍鹰、雀鹰、红脚隼和红隼等;后者如红角号鸟、长耳号鸟、短耳号鸟等。鹰隼类是白天活动,多停留在树上或岩崖等处,伺机捕食。在高树或岩洞缝隙中以树枝筑巢,多数在树洞或岩洞中筑巢。猫头鹰俗称“夜猫子”,主要在夜间活动捕食。猛禽绝大多数是以鼠类等为主食,是灭鼠能手。据调查,一只猫头鹰一年能吃老鼠近千只,一年避免受到老鼠糟蹋的粮食就有一、二万斤。鸟的外部结构•鸟的结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翅膀、胸肌、骨骼、羽毛等•鸟类翅膀的构造,十分符合气体力学原理。它不仅是流线型,穿过空气时阻力很小,而且它的横切面成弯形,可以产生升力,维持它在空中不掉下来。空气流过翅膀面前缘和凸起的上面时,就会增加流速。物理学上的柏诺利定律告诉我们:液流中速度最大之处压力最小,于是造成翅膀面上方压力降低;而在这时,在凹下的翅膀底处,空气压力则仍然保持正常。由于翅膀上下两面压力的差异,就产生升力。正如飞机一样,翅膀上的缝槽和襟翅膀可以用来增减升力。翅膀鸟的胸肌•鸟几乎没有什么肌肉,直接操纵羽毛的是从胸肌连到翅膀上的筋,肌肉都集中在胸部。鸟的胸肌约占全身重量的20%多,胸肌是鸟类的天然发动机,为了不断给胸肌供给能量,肌肉里面的毛细血管特别多,所以胸肌是红色的。作为翅膀的基座,善于飞行的鸟都有特别发达的大片胸骨。而像不善飞行的鸵鸟和家鸡,胸骨就不发达,胸肌也是白色的。如按单位体重来计算鸟的“发动机”功率的话,数值也是很可观的。例如,鸽的体重约350克,实际发出的功率约为0.0256马力,折合每公斤体重发出0.075马力。而一般人使劲工作,功率不够0.5马力,最好的运动员,手脚并用,在短时间内,也只能发出1.5马力功率,按人的体重70公斤计算,平均每公斤体重只能发出0.021马力,约为鸽子的1/4左右。鸟类的骨骼•人的骨骼约占全身体重的18%,但是鸟类的骨骼只占全身体重的5%~6%,因为鸟类的骨头是中空的,内含许多的空气,使它的质量变轻,利于飞行;为了飞翔的需要,骨头除了要轻之外,也应该要很坚固结实,因此在中空的骨骼中间发展出许多衍生结构,就像飞机的钢骨一样,既不会增加太多重量,又能使结构稳定。鸟类胸部的龙骨非常巨大且突起,形成一种圆滑的流线曲线,可以减少阻力,帮助飞行;脚骨修长而且骨盘发达,平时可以支撑鸟类全身的重量,鸟类要降落时,也可以帮助着陆。鸟类的骨骼结构图羽毛•鸟的每一种羽毛都有不同的用途。羽毛的结构决定了它的作用。柔软的绒羽紧贴着皮肤,这些绒羽的间隙里充满了空气,鸟的体温使这些空气变得温暖。在绒羽上面是另一种羽毛,覆盖着鸟类流线型的身体。更大的飞羽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鸟飞行时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翅膀上附着的羽毛可以产生向前的推力。鸟类向前飞的动力是翅膀向后推的结果。鸟的初级飞羽向后推动空气,就像风扇的扇叶,但它们每次只转半周。翅膀向下扇动时,向后推动空气,然后翅膀向上扇动时,羽毛转动,还是向后推动空气。于是羽毛就随着翅膀的上下活动来回翻转。鸟类的内部构造•鸟类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其他•1、鸟的体重:•鸟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轻;鸟没有牙齿,而且不储存粪便,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2、鸟的体形:•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3、鸟的生理特点:•鸟的食量特别大,可以保证飞行时能量的供应。鸟类的循环系统发达,供血充足,可以保证肌肉中氧气和能量的供应。鸟类与人类的紧密关系•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发现,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譬如,益鸟可以防治虫害。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灭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鼠害是森林的一大祸患,而猫头鹰恰好是捕鼠健将。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其叫声“快快—布谷”,似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鸣叫,则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鸣,割麦插禾”的农谚指导生产。如果没有鸟,浩渺的长空将是满目空虚,葱郁的森林将寂静无声,生态将会失衡;如果没有鸟,文学艺术将会失去不少情趣和魅力;如果没有鸟,童心将少一份欢乐。•谢谢!愿我们同可爱的小鸟儿和谐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本文标题:鸟儿的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1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