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教学进度表
九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时间:48-52课时授课教师:九年级数学教师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课程目标: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圆;统计与概率。二次函数的学习是在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认识、研究函数的方法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学习,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领会研究二次函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探究认识二次函数的基本特性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数学的其他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关注用从函数的角度考察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领悟函数的应用价值。二次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讨论为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思想奠定基础。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过程中,在锐角函数值与边的比值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概念,并用数学符号做出表示,便于说明和解决许多涉及三角形计算与测量的实际问题。教材把解三角形的知识融入到现实背景中,可以结合比、比例、图形相似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说理证明,加深理解,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作好理论准备。对于圆的学习,则充分利用圆的对称性,用对称的观点观察图形,以“变换”为工具深入探索,获得一批几何事实。关注圆与直线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圆和几何图形的整体性认识。探索活动中关注识别复杂图形中几何要素和基本图形(特别是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关注图形的整体结构和运动变化(图形的位置关系),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说理,确认有关结论。《统计与概率》一章中,主要目的是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和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重新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试验操作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关系和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圆;统计与概率。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共2课时)1.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共1课时)1.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共2课时)1.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共1课时)1.5测量物体的高度(共2课时)第二章《二次函数》2.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共1课时)2.2结识抛物线(共1课时)2.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共1课时)2.4二次函数的图像(共2课时)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共1课时)2.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共1课时)2.7最大面积是多少(共1课时)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第三章《圆》3.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共1课时)3.2圆的对称性(共2课时)3.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共2课时)3.4确定圆的条件(共1课时)3.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共1课时)3.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共1课时)3.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共1课时)3.8圆锥的侧面积(共2课时)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50年的变化(共2课时)4.2哪种方式更合算(共1课时)4.3游戏公平吗(共1课时)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思维能力。2、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体会知识的发生与发展。3、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4、充分利用教参,导学稿,班班通做到灵活运用,力求高效;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节过关。6、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数感,致力于学生数学整体提高。(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1)对函数的认识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引导学生关注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八年级给出了函数的概念,介绍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九年级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重视对函数实质的理解和用函数的观点进行观察分析与运用。初中阶段对函数的定义(变量----对应)在二次函数最后的“读一读”中出现,明确的将函数从“关系”中分离出来。领悟函数的实质是教学的重点。(2)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图形性质内在联系的理解,关注图形的位置关系和结构性关系的认识。在探究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几何证明,但不作统一的要求。(3)在《统计与概率》一章中,讨论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包括某些广告宣传中的误导。要学会理性的看待问题,用数据说话,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进行合理质疑和进行科学判断。体会随机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和规律性中存在的随机性,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内在联系。2.重视反思与知识的重组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任务或问题驱动,教材提供了数学活动的线索,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个人的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这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与系统的知识传授相比,显得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其实这正如数学历史上所发生的情形,知识的系统化是在知识产生之后进行的;更重要的,知识的系统性不应当简单地由老师(教材)告之学生,而应当让学生自己经历“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学习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反思与总结,对知识进行再组,形成符合逻辑的系统知识。这个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力图使得客观的知识结构成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主观结构,而重组的活动经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得学生由“学会”发展到“会学”。(三)学习方法1、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2、采用多媒体,以调动学生的感官的学习方式。3、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4、关注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学习方法。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1、课堂状态2、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程度3、学习的自信心4、合作交流的意识5、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6、学生的提问能力7、解决问题的能力8、分析问题的能力9、学生对问题实质的认识理解程度(二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关注以上九点内容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2、学习评价按百分制评定3、作业评定按A/B等级评定及附加文字批注
本文标题: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教学进度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1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