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围城》读后感2000字
《围城》--读后感网上有个很有趣的讨论“到底读书是读很多书,还是一本书读很多遍”对人更有裨益。起初我对第二种看法不屑一顾,毕竟每本书都凝结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不一样的人生感悟,站在先哲的肩膀上,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光阴如水一般流逝,虽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再读《围城》确实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第三次读《围城》,不再是曾经看到的情感纠葛,也不再是情节的风云变幻,感觉到的全是钱先生对人性的批判。人性弱点的描写与人生荒凉的表现,遍及了围城的各个角落。在那个年代里,角逐在情场中的方鸿渐、苏文纨、鲍小姐、唐晓芙、赵辛楣、孙柔嘉、陆子潇……种种可笑情景,深深嘲讽了卑鄙放荡、自私狭隘等种种具有普遍性的人性之丑。一个围城冲破了,新的围城又再次笼罩下来,无处可藏、无处可避。小说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像过去一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没有提供什么关于社会和人生出路的明确结论,但钱先生描写的生活本身,那计时器对人生包含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或许一个男人终其一生,总是要经历各色各样的女人。张爱玲写过红玫瑰和白玫瑰,一个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一个成了衣衫上的一粒米。可又有人说男人这辈子都会暗恋过白莲花,亲吻过红玫瑰,最后娶了康乃馨。鲍小姐是肉体与诱惑,唐小姐便是真爱与梦想,而孙柔嘉呢?就是那白米粒,是令人难以下咽却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说实话挺同情她的,选择了合适的,却失去了爱。但不得不说,这就是生活,没什么对于错,因为这就是人和人生,充满了未知的未来和误会。曾经很痴迷钱先生在本书中戏谑式的述说。我们能读到拍案叫绝的句子,看到活灵活现的人物,纠缠不清的情感关系,小镇里教员派别的倾轧同大城市中自身渺小的无望相对。钱先生说:“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自归各自,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别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围城是时代吗?是社会吗?还是自己的无奈?到现在我都在思考。“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这是赵辛楣对方鸿渐说的,十分犀利却不失中肯,又何尝不是在说很大一批人?被现实、社会打磨了棱角的老好人,换来的只是全无用处的老好人的评价,可悲,可叹!说实话,读到这句我笑了,可并没有恼或恨的感觉,充斥的全是对方鸿渐的同情和叹惋。读了大学,留了学,攻读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他,在生活中并没有展现出和他的身份相匹配的才学和能力。而另一方面,他的空谈、牢骚、脆弱和复杂的心理,他的自我安慰确实那种敏锐尖刻华而不实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的展露,让人不自禁感觉到深深的悲哀。“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钱先生的话戳破了藏在文凭背后的一切人。就算是放到现在,都不得不承认一针见血。方鸿渐是自己在书上的影子,而自己就是被世俗所桎梏,机械般活在现实的方鸿渐,从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对他人恶语相向时,社会其实就已经慢慢的揭开自己的面纱,展露自己原始的狠毒。自己何尝不是像方鸿渐般活着,蚍蜉一般的生活在这美其名曰大学的围城中,寻求着归属感和认同感。生活无常,可自己却依旧孤独,一个人迷迷糊糊的活。“城里的人想冲出去。”不错的,能冲出去又有谁不想?囿于围城,终于围城是这本书的结局,而这绝不该是我们的结局。书里的事情那就留在书里,将书合上便划归虚无。而生活,我们需要更加的去珍惜,好好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无奈吗?悲愤吗?沉沦吗?围城无处不在,难道就放弃了吗?不能的,生命的本身在于突破,在于不止的奋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围城”变成了当代人抱怨境遇的口头禅“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整个社会好像都习惯了这样。然而换个方向思考,你所厌恶的现在,是不是有些人梦寐的曾经、有些人羡慕的将来呢?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呢?人生是一场匆匆的旅行,只有经过了,才知相遇的是否是风景。初中学《背影》,并没有多少的感触,可到现在再读,顿觉每一句都像是一把刀在自己的心上刻画。曾经总认为《项脊轩志》的那句“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是最让人感伤的句子。可现在刚读到那句“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就已经泪流满面。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本书要读很多遍的原因。若是不曾走过,怎么懂?或许这就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许还是太年轻了罢,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实是读不懂书的。”或许十年、二十年。再读《围城》,我又会有新的感受。
本文标题:《围城》读后感2000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2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