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3、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目标: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孟德尔生平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天主教父,遗传学的奠基人。所做的主要是1856年~1864年经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于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的遗传。(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和条件★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1.基本概念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交配。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正交和反交: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交配,交互父本、母本。(1)几种交配类型(2)与性状有关的概念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种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1.基本概念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表现出显形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等位基因:是指杂合体内,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A与a。非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异源染色体(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或者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3)与基因有关的概念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1.基本概念★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杂合子:基因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Dd1.基本概念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类型。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的类型,是肉眼看不到的,通常用各种符号来表示。(5)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2.符号子一代子二代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遗传图谱中的符号:P♀♂×F1F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高茎)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矮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1性状分离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DD高茎矮茎ddPF1(减数分裂)配子Dd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Dd高茎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对杂交实验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F1自交实验的解释F1Dd配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3∶1F2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实验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的遗传图解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高茎矮茎Dddd×测交配子DddDddd高茎矮茎1∶1测交后代①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②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③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测定的作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高茎矮茎PF1×F2DDDdddd减数分裂受精DDd等位基因配子减数分裂dDF1配子DDDdDddd①时间:减数Ⅰ后期②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③实质:等位基因的分离纯合子中含有等位基因吗?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前中后末间前中后末等位基因的变化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传给子代的规律。所以原核生物、细胞质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的研究范围。RrYy该细胞处于什么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什么?R与r、Y与y各是什么关系?思考•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3:1)实现的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2、子一代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3、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4、显性是完全的•5.统计的样本足够大假说—演绎法过程:①观察现象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说④演绎推理⑤实验验证⑥得出结论•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1)性状类•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③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④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⑤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用×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用×表示)。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正交和反交: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个体杂交,如果将甲性状作父本,乙性状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反之亦然。•(3)基因类•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D。•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d。•③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与a;B与b等。•④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A与A;a与a等。•⑤非等位基因:两种基因之间的关系,除了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之间的关系为非等位基因的关系,如A与B;A与b等。•(4)个体类•①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②杂合子:基因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Dd。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③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④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基因型、表现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2、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3、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相同。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1)完全显性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完全显性作用,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2)不完全显性•(3)共显性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假设亲本是不同的纯种):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第二、选显性性状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子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择。(2)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第一、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禁止生育)第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防止近亲结婚)第三、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
本文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6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