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
第1页(共29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导学提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是:1.时间:距今约年。2.地点:省县。3.生产生活:会,知道。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的山洞里。2.时间:距今约年至年。3.体质特征(1)保留了的某些特征,但分工明显。4.生产生活(1)能够制造和工具。(2)过着生活,形成早期的社会。(3)会使用火。三、山顶洞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里。2.时间:距今约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4.生产生活(1)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和技术。(2)已会人工。(3)靠、为生。(4)用缝制衣服,懂得。(5)生活的集体是由结合起来的,没有的差别。第2页(共29页)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年。2.生活区域:生活在流域。3.工具:使用。4.生产情况(1)用耕地,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5.生活状况(1)居住房子,过生活。(2)已经挖掘;饲养。6.手工制作:会制造、和。二、半坡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年。2.地点:陕西西安村。3.工具:普遍使用石器。4.生产情况(1)用收割,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5.生活状况(1)居住房子。(2)主食有。6.手工制作(1)能制造色彩鲜丽的。(2)已会、、。7、获取原始人类的史料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获取的。第3页(共29页)第3课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1.时间:距今约年。2.双方:一方是和的联合部落;另一方是部落。3.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二、黄帝——人文初祖1.主要贡献(1)传说会建造,制作,教人,发明。(2)嫘祖发明,仓颉发明,伶伦编出2.深远影响(1)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2)被后人尊称为“”。三、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美德(1)尧:生活,克己爱民。(2)舜:待人,以身作则。(3)禹:治理,三过家门而不入。2.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这种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3.夏朝的建立(1)原因:发展;增多。(2)时间:约年(或公元前21世纪)。(3)人物:,从首领转变为国家国王。(4)特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5)标志着:结束。开始。4.传说:有神话,也包含可靠的历史史料;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可靠的客观事实。第4页(共29页)第4课夏、尚、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启继禹位:禹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代国王。代替,“”变成“”。相传都城在。2.桀的暴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因其暴政夏朝走向衰败。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灭夏建商:约公元前年,战胜桀,灭亡,建立。2.商的强大:汤任用等人,要求臣下有功于民,商朝强大起来。3.盘庚迁殷:商王迁都到,后人称商朝为。4.武王伐纣(1)背景①商的最后一个王统治残暴,使用炮烙之刑。②周文王任用等人,国力强大。(2)结果:年,周武王在大败商纣,商朝灭亡。5.西周建立:公元前年,建立周朝,定都,又称。三、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2.内容(1)周天子分、平民、奴隶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2)诸侯服从的命令,向天子交纳。(3)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3.作用(1)开发了地区,加强了,使西周成为一个的国家。第5页(共29页)4.西周灭亡:西周后期,发生了;公元前年,西周灭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形成发展①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2)灿烂鼎盛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3)“三星堆”文化①地区:平原。②出土文物:、、等。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专门的。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战国1.东周建立(1)时间:年。(2)人物:。(3)都城:。(4)分期:第6页(共29页)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2.争霸背景:诸侯不再听从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的诸侯。3.争霸过程(1)齐桓公称霸①条件:经济上,在山东北部,盛产,经济富庶;政治上,任用改革,发展生产;外交上,以“”为号召。②结果:公元前7世纪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个霸主。(2)晋文公称霸①条件:整顿,发展,训练,成为北方强国。②结果:在大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3)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后来,做了中原霸主。4.争霸影响(1)消极:给社会带来种种。(2)积极:诸侯国减少,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速了国家统一。二、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瓜分晋国。2.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3.战国七雄:、、、、、、4.著名战役(1)桂陵之战。(2)马陵之战。第7页(共29页)(3)长平之战①时间:年。②双方:和。③结果:大败。④影响: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进攻,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概况(1)铁农具①时期开始使用。②到时,使用范围扩大。(2)牛耕①开始使用。②时期进一步推广。③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2.影响:使和农作物显著提高。二、著名的都江堰1.概况:时期,在修建。2.功能:和。3.影响:闻名于世,消除,灌溉,造福,使成都平原变成“”。三、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以来,大量被开垦出来。(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第8页(共29页)(3)战国时期,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变法效果最显著。2.内容(1)国家承认,允许。(2)奖励。(3)建立。3.作用(1)秦国的得到发展。(2)军队增强。(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4.各国变法的影响(1)逐步确立起来。(2)和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我国形成了。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1)含义: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或上,这种文字被称为“”。(2)特点:具备了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的文字。(3)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2.金文第9页(共29页)(1)含义: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刻在上,这种文字叫做“”或“”。(2)特点:比更加规范。3.大篆:晚期,文字被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即“’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天文(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2)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载。2.历法(1)相传就有了历法,叫“”。(2)到时,历法逐渐完备。(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个节气。3.医学(1)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2)贡献:总结出、、、四诊法,一直被沿用。三、屈原和“钟鼓之乐”1_屈原(1)生活年代:战国末期的。(2)主要成就:吸收精华,采用方言,创造出一种诗歌。第10页(共29页)(3)代表作品:抒情长诗。(4)影响:被世界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2.钟鼓之乐(1)盛行时间:时期。(2)珍贵乐器:在湖北出土的整套。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生活年代:晚期。2.大思想家(1)学派创始人。(2)提出“”的学说,主张“”和“”3.大教育家(1)创办,广收门徒。(2)注意“”。(3)要求学生养成的学习态度,提出“4.著作:言论被弟子整理成《》。5.重要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二、思想家老子1.年代:晚期2.学派:是学派的创始人。第11页(共29页)3.学说记录:记录在里。4.主要思想:事物都有,并能。二、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2.墨家(1)创始人:。(2)生活时代:时期的鲁国。(3)主要思想:主张“““”,反对侵略战争。3.儒家(1)代表人物:。(2)生活时代:战国时期的。(3)主要思想①提出“”。②要求统治者用“”治国。③主张持续利用。4.道家(1)代表人物:。(2)生活时代:时期的宋国。(3)主要思想:顺其自然,“”。5.法家(1)代表人物:(2)生活时代:战国末期的。(3)主要思想第12页(共29页)①主张,提倡法治。②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6.兵家(1)鼻祖:。(2)年代:晚期。(3)作品:世界上最早的兵书——《》。(4)格言:“知彼知己者,”。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统一六国(1)关键战役:。(2)统一时间:从公元前年至年。(3)统一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2)中央政府:设、、,分管、和。第13页(共29页)(3)地方制度:推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经济上(1)统一货币:统一使用铜钱。(2)统一度量衡:对、、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2.文化上:统一,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3.思想上:接受建议,实行“”。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北筑长城(1)目的:抵御,维护国家。(2)人物:。(3)概况:西起,东到,蜿蜒里。(4)作用:抵御。(5)评价:举世闻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的象征。2.开发南疆(1)统一了、等地区。(2)兴修了,沟通了水系和水系。(3)为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第14页(共29页)3.疆域四至(1)东至,西到,北至带,南达o(2)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的大国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暴政(1)繁重。(2)沉重。(3)残酷。2.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1)根本原因:统治残暴,黑暗。(2)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九百多贫苦农民,戍边误期,按律当斩。2.时间:年3.地点:起义爆发在;建立政权在。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去,、相继被杀害。5.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鼓舞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第15页(共29页)1.领导人:、。2.巨鹿之战(1)时间:年。(2)领导人:。(3)特点:是一次的战役。(4)结果:大败秦军。3.秦朝灭亡(1)时间:年。(2)事件:率兵直逼成阳,秦朝统治者投降。4.西汉建立(1)时间:年。(2)人物:。(3)都城:。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景象。2.原因(1)吸取教训,减轻农民负担。(2)重视发展生产,奖励耕作,劝课农桑。(3)提倡,以身作则。(4)重视“”。3.表现(1)社会。(2)百姓。(3)国库积蓄充盈。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措施(1)政治上:接受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侯国;直接削去半数侯第16页(共29页)国。(2)思想文化:接受的建议,“罢黜百家,”。推行教育,在兴办太学。2.作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进入时期。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兴起1.生活:在草原过着生活。2.统一(1)时间:之际。(2)人物:单于。3.经济(1)业兴旺。(2)业发展,被广泛应用。(3)学会了,开始垦田种谷。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汉匈战争1.条件:时,国力强盛。2.概况(1)第一次:从匈奴手中夺取了和地区。第17页(共29页)(2)第二次:漠北战役①时间:年。②将领:、。③结果: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三、昭君出塞---汉匈和亲1.背景(1)公元前世纪中期,匈奴分裂。(2)其中一部首领单于向汉称臣。2.概况(1)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2)宫女自请前往,嫁给呼韩邪单于。3.意义(1)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2)为汉匈的和做出了贡献。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今甘肃和以西,即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目的:联络夹击匈奴。第18页(共29页)3.概况(1)第一次:年,张骞途中被——所扣,辗转到达大月氏。(2)第二次:年,带着牛羊和大量,访问西域。4.结果(1)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5.西域都护的设置(1)时间:年。(2)职责:总管事务。(3)意义:今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7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