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逍遥游一、文学常识填空。《庄子》是________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________篇,包括内篇________篇、外篇________篇、杂篇________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著。在政治上,庄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游自得的样子鲲鹏无己无功无名二、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生气,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抢:触、碰D.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往,到……去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此小大之辩也C.之二虫又何知D.而征一国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B.不过数仞而下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D.顺流而东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6.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①夫列子御风而行②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C.①未有知其修者也②乃重修岳阳楼D.①适百里者,宿舂粮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适:到,去。A项①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②名词,翅膀;B项①动词,驾驭,②动词,抵御;C项①形容词,长,②动词,修建)7.翻译下列句子。2(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译文:三、特殊句式1、此小大之辩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4、翱翔蓬蒿之间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6、众人匹之7、而莫之夭阏8、彼且奚适也9、奚以知其然也10、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四、一词多义1、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2、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②之二虫又何知③穷发之北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③长太息以掩涕兮④晚有儿息4、志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③《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④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5、名①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②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3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④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⑤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6、图①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②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③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④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⑤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7、置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②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④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8、穷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②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⑤士人在一贫如洗之际,仍不会放弃义理;而在显达时,也不会违背正道。⑥振固穷,补不足救济穷困的人,补给不足的人⑦穷根穷底深入探求事物的根底。谓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穷:追究到底。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存在)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筹划),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尔:你。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丑:丑陋。C.此其过江河之流过:超过。D.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称赞。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伯夷辞之以为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4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B.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学不可以已C.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尾闾泄之②方存乎见少③笃于时也④仲尼语之以为博⑤顺流而东行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上食埃土⑧填然鼓之⑨七十者衣帛食肉A.①/②④/③⑧⑨/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4.翻译下面的句子。(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1.B解析:依据文意可知,“丑”是见识浅薄的意思。2.C解析:A项中的两个“辞”意思分别是“辞让/托辞”,B项中的两个“可以”意思分别是“可以与它/可以”,C项中的两个“犹”都是“就像”的意思,D项中的两个“见”意思分别为“所见的/被”。3.B解析:①使动用法,②动词作名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名词,⑤⑥⑦名词作状语,⑧⑨名词作动词。4.(1)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2)居在九州内的人,都是靠谷物生存、靠船车来往的,人只是九州中的一种。参考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而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而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借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小米粒在大仓里吗?世人们常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物,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居在九州内的人,都是靠谷物生存、靠船车来往的,人只是九州中的一种。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筹划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本文标题:逍遥游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0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