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杨妮2011-11-15105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等。单元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个情境呈现:在“折纸”的操作活动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发芽实验”中,主要是应用异分母加减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由于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它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与掌握运算的方法上要困难得多,所以,为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一比较突出的困难,本单元教材中编写中呈现如下特点:1.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折纸”这一课时中,教材安排了学生开展折纸的活动,通过形象地折纸材料,提出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随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合起来的,也使他们知道其结果的图像结构。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陈述数字符号运算的过程。由于学生有了直观的图像结构,因此,当他们进入数字符号运算时,就能较容易理解先通分,后运算的道理。同样,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虽然教材是直接呈现了数字符号的计算方法,但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安排的。当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学生认知能力较弱的班级,仍可以运用上述的折纸方法,以帮助学生认识减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理解与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后,教材中除适量地安排一些运算的练习题外,则用相当大的篇幅呈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希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发芽实验”这一课时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授课中安排的发芽实验这一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记录黄豆发芽的全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分数的形成过程,又使他们对所获得的数据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又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综合起来。可杨妮2011-11-15106以说,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呈现丰富多彩的解决方法,而这些正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希望的。3.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特点。同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四个情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在“看课外时间”这一课时中,如何开展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教材并没有用一种硬性的规定性进行说明,而是把它放在如何开展比较两种不同数进行比较的活动中。首先,教材提出如何比较两个不同形式表示时间的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解决的途径。其次,教材安排四种探索的具体方法,来说明学生可能在探索中出现的方法。从这四种探索的方法,已用比较详细的篇幅来呈现分数是如何化为小数的,以及小数是如何化为分数的。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方法,只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则可以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课时安排:7课时折纸----------------------------------------------------2课时星期日的安排)------------------------------------------2课时看课外书时间--------------------------------------------2课时练习五--------------------------------------------------1课时杨妮2011-11-15107教学设计修改意见课题:折纸(总第58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6页“折纸”及相应的“试一试”“说一说”,课本第6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你知道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折纸吗?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折纸,看看这里面有什么数学知识?(二)、活动要求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些正方形的纸片,请你们取出其中的一张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色部分上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三)、动手操作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四)、学生反馈交流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来介绍你的折纸与涂色情况?(五)、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杨妮2011-11-15108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中黑板上。)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生分母相同的,一类是分母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师:这个同学说的真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师:谁来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师:刚才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谁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开始激烈争论。)师:我听呢很多同学的不同意见,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中,思考,验证哪一种的计算方法正确?3、交流汇报师:那么43与83是怎样得出的呢?生:我发现41与21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的,才可以相加。生:我有一个补充,刚才的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就是他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相加。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1.试着解决减法问题师:21-41=?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师指名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83+85与109-103,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杨妮2011-11-15109(学生练习后全班反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四、总结评价,回顾反思师: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吗?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要怎么办?教学反思:课题:《折纸》练习课(总第59课时)教学内容: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补充练习教学目标:能较熟练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1)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化成()的分母,再()。(2)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2、口算56+16=25+35=210+710=29+19=38-18=89-29=38+14=12+13=56-13=1114-57=58-12=12+15=二、补充练习1、计算12+56=13-15=56-34=524-16=1112-23=59+712=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1)57-13=5-17-3=44()(2)516+34=516+316=816=12()3、解方程杨妮2011-11-15110x+38=1516x-1112=38x-34=1259+x=14、估计下列哪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12、0,再算出来。45+16=14+15=67+16=47-18=18-116=49-19=5、某工厂第一周节约用煤29吨,第二周节约用煤35吨,两周一共节约用煤多少吨?(强调算理)6、一块蛋糕,小明吃了它的13,小明的爸爸吃了它的25,父子两人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7、某村在一座山上造林,计划用总面积的37种果树,14种竹子。(1)种果树的比种竹子的多总面积几分之几?(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总结课题:星期日的安排(总第60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8、69页(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1、活动一: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件(“星期日的安排”情景图)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2、活动二:引导参与,探究怎样列出算式师: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现在就来试一试怎样列出算式。杨妮2011-11-15111(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3)全班交流。围绕总数“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师:把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活动三:自主探索,具体的运算过程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一道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3)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4)全班交流。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三、实践运用,内化新知1、计算(出示试一试4道算式,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试一试的第2题。)2、解决实际问题:第69页的第2题、第3题四、总结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教学反思:杨妮2011-11-15112课题:《星期日的安排》练习课(总第6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目标;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12+56﹣1356﹣13+161-14﹣34512+17﹣5128﹣516﹣916提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具体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写什么?二、指导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第4、5、6、7题。步骤:1、学生读题后,自主完成,指名板书。2、提问: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补充练习(1)计算1-38﹣5814+37﹣1449+35﹣592―12―1212-(34-38)56-(13+310)(2)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路的215,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12,还剩下全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3)一张长方形的38涂红色,16涂蓝色,14涂黄色。①涂红色、蓝色及黄色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②没有涂色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③红色的比蓝色的多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④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三、全课小结杨妮2011-11-15113课题:看课外书时间(总第6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0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