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午门马道午门马道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故宫外朝是故宫最主要的建筑群。从右至左分别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核心,文华、武英二殿为两翼,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中和殿太和殿乾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建在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殿高35.05米,面宽11间,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殿内、外立大柱84根,飞檐重脊,黄琉璃瓦覆顶,装饰雍容华贵,气势非凡。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祝寿以及重大庆典和出兵征讨等活动,都在此举行。太和门太和殿太和殿内景殿内面积2377平方米,正中为金漆雕龙社座和屏风,其两侧有6根沥粉贴金的蟠龙大柱,顶正中为金龙戏珠大藻井,藻井中心倒垂圆球轩辕宝镜,天花板上遍绘玉玺彩画。整个大殿绚丽豪华,金光灿灿,其建筑规格之高,装饰之奢华,堪为中国之最。太和殿穹隆圆顶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云亭式建筑。皇帝到太和殿听政前先在此殿小憩,并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拟事等人员的朝拜,然后乘肩舆至太和殿。保和殿石雕即云龙阶石御道,嵌于保和殿后基座上。这是一块重250吨的整石巨雕,上刻山崖、海水、祥云和9条游龙,刻工精细生动。它是明代宫内最大的石雕。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乾清宫坤宁宫故宫乾清宫摄于20世纪初明到清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乾清宫内景正中为宝座,其上方悬“正大光明”横匾。清代自康熙皇帝以后,在位皇帝生前不宣皇位继承人,而是将内定的继承人名字写好封于密匣,放置匾后;一旦皇帝驾崩,即当众开匣,宣布皇帝继承人。乾清门是后三宫(内廷)的正门,在清代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方。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门中间的宝座上,由内阁官员奏事,皇帝降旨抉择。一些国家大事都是御门听政时决定的。清代此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按照仪式祭奠后,再转至景山内的寿皇殿等处,最后正式出殡,葬入皇陵。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坤宁宫坤宁宫为明代皇后寝宫,清代改为祭神场所。据史载,清代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宫完婚。坤宁宫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房内喜订及订上用品为原物;喜订幔帐上乡有几百个活泼可爱的娃娃,这叫作“百子图幔帐”,以此祈祝皇帝婚后多子多孙,后继有人。交泰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时重建。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成为储印场所。御花园是帝、后游幸之所。园内有亭台馆阁20余座,山石、花木、盆景点缀其间,各建筑物之间以五色石子甬道相连。花园精巧玲珑,典雅富丽,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宫廷花园。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故宫建筑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0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