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诵读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的理解。《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篇章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想象、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象和创造来使想象的“逍遥”至境具体化甚至人格化。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寿之长,曰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曰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都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对应的,明说斥安鸟之小,暗指人的渺小。大如鲲鹏尚不能逍遥,何况渺小之人呢;写冥灵、大椿之长寿,也暗喻了人生短暂,连长寿之人彭祖也只能算“小年”。这种“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掉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下列文言词语有不同的意思或用法,这在过去所学的古诗文或成语中都出现过,你能举出一二例来说明吗?若:1.像,好像。例句:背若泰山,翼苦垂天之云。(《逍遥游》)2.假如,如果。例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3.你例句:若毒之乎?(《捕蛇者说》)表对称时,除了有“你”“你们”之意,也有“你的”之意。例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此外,“若”字还有以下用法或意思:①及,比得上。例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表他称,他,他的。例句: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王充《论衡·实知》)③表近指,这,这样,如此。例句: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④表选择,或,或者。例句: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⑤与“夫”“至”等结合,组成“若夫”“至若”,用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语气。例句: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是:1.代词,这。例句: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2.动词,表判断。例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此外,“是”字还有以下用法或意思:①形容词,正确。例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意动用法作动词时,有“以……为是”“认为……正确”之意。例句: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②助词,与“惟”构成“惟……是”结构,“是”表宾语前置。例句: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斯:1.副词,则,就。例句: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柳宗元《封建论》)2.代词,此。例句:予为斯序,既痛逝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字本义为“劈”,如《诗经·陈风·墓门》中的“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另有一种用法是用作句中、句末语气词,如《诗经·豳风·破斧》的“哀我人斯”。之:1.助词,的。例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2.代词,这,此。例句: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3.助词,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无实义。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之”字的用法或意思还有:“到……去”,如《汉书·高帝纪》中的“沛公引兵之薛”;第三人称代词,如《汉书·高帝纪》中的“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等。特:1.形容词,独,独特。例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2.副词,只。例句: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特”字有“公牛”之意,引申为“雄性牲畜”,也可泛指“牲畜”,另有“配偶”之意,用作副词有“特此,特别”之意,用作形容词可表“杰出的、独特的”。修:1.长。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修饰。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修”字主要用作动词和形容词,用作动词时有“修建”“修理”“治理”“修养”“修订、修改”“编写”“学习、研究”等意思,用作形容词时还有“善、美好”之意。三、鲲、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等。再找出几例,体会其中鲲、鹏的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如李白的《大鹏赋》、西汉贾谊的《鹏鸟赋》等,都是以鹏鸟为主题的作品,此外还有毛泽东的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等。这些文学作品大多深化了庄子笔下高大雄伟的鲲鹏形象,人们习惯于将鲲鹏与斥安鸟对比,突出大与小的形象之分和优与劣的境界之分。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往往为鲲、鹏的伟大形象所倾倒,从而将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寄托在鲲、鹏身上,可以说鲲鹏意象是人们志向高远、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人们对鲲鹏形象也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事实上,在庄子的思想中,尽管鹏、安鸟有别,尽管鲲鹏的形象确实比斥安鸟高大,境界也比斥安鸟高,但它们同样是“有所待”的,同样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庄子反复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还是能看出作者在向往逍遥却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的。
本文标题:逍遥游课后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1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