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材分析“思品”“社会”类教材为达到“思品”和“社会”课程的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存在着一系列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教条化”的色彩浓厚,以“德目”为线索设计教材体系;课程内容的呈现脱离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背景;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方式单一,过于强调对规范、社会知识的认知学习,缺乏多样化的体验性活动,说教色彩浓厚;教材的呈现方式体现出“语文化”的倾向,往往以大段文字陈述加思考题的方式编排教材,教材呈现方式单一,对师生的教学活动缺乏指导性等。新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大多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克服了以往同类教材的局限性,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面貌全新的教材,但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斟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忽略了“评价”对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没有注重设计学生自我参照、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活动。我们认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品质的发展,一方面是在以认识为基础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活动和交往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来自主实现。第二,教材没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丰富的社会背景。有的教材体现了面向农村的特点,但完全把学生局限于农村,不利于特定生活背景下的学生全面了解丰富的社会现实。我们认为教材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使他们对不同的社会背景都有所了解、有所认识。第三,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自主活动和选择的空间还不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材中体现不够充分。因此,本教材的研制,将在进一步体现现有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努力克服这些局限性,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建设的多样化作出我们的贡献。1.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教学目标2.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的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3.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4.了解家乡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5.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7.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基本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9.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2、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3、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学会一些基本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教学措施1、关于不同领域。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方面不断扩大,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随之加大,这是教材形成的内在逻辑,也是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据。2、把握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单元备课第一单元课题:我与规则单元分析:本单元是第八册的开篇。编写本单元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规律”。课程标准提到的教学建议是“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订规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巾的规则,使学生初步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逐步强化规则意识。3、以规则的制订过程为切人点,逐步展开,引导学生了解制订规则的原则。重点难点:1、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逐步强化规则意识。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3课时1、生活中的规则…………………1课时2、我与规则交朋友………………1课时3、我们一起定规则………………1课时主题一生活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视频建立规则的概念。2.能自学遵守生活中的规则。3.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体会遵守规则的快乐。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矩、规范、制度、纪律、法律等都是规则。课前准备课前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有关规则的材料,可以通过问询父母长辈,采取访谈,调查等形式了解什么是规则。教学过程活动一:案例讨论,引出规则1.教师谈话游戏是同学最喜欢玩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同学们玩游戏的镜头。请大家欣赏。1、2.播放课件2、(1)几个男同学在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吵了起来;3、(2)几个女同学在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吵了起来,后来不欢而散。4、3.组织评析。5、(1)画面中的同学们游戏玩得开心吗?为什么?6、(2)假如像参加游戏的其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怎样?7、(3)怎样做才能使游戏进行得顺利,大家又开心呢?8、4.提示课题:生活中的规则9、活动二:讨论交流,发现规则10、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规则是专门制订的,有的是约定俗成的。11、(1)分小组在一起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规则?12、(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修改意见13、(3)说一说。这些规则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14、内容板块二:生活离不开规则15、活动三:反向体验,认识规则16、(1)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的生活一旦失去了规则,结果将会怎样?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17、(2)从大家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8、活动四:快乐游戏,体验规则19、(1)师生商议游戏口号。20、(2)学生齐呼口号,遵守规则。21、(3)集体做游戏------运鸡蛋。(以小组为单位)22、(4)组织学生畅谈游戏后的感受:为什么开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3、(5)学习名人名言。24、活动五:课后实践,强化规则25、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发现、观察、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和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板书设计生活中的规则生活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作业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观察并收集有关事例。教学反思主题二我与规则交朋友教学目标1.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纪律也是规则2.主动做到时时刻刻心中有规则。3.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教学重点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纪律也是规则。教学难点主动做到时时刻刻心中有规则。课前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关于遵守纪律的故事,做一定的准备,如能读熟或能绘声绘色地讲;如有困难可求助于家长,教师亦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搜索途径。教学过程活动一:故事揭题1.谈话。一个文明的人总是能时时刻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规则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心中有规则的人有许许多多。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周总理补票》的故事。2.讲述《周总理补票》的故事。3.说说听了故事的感受。4.揭示课题。我与规则交朋友5.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或发生在身边遵守规则的故事。活动二:问题辨析1.引导学生弄清“纪律”与“规则”的联系。2.学生在学校为什么要遵守纪律?3.组织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说说谁没有遵守规则。活动三:新闻采访1.(分小组)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班上自觉遵守规则的人和事。2.被采访的学生在班上交流介绍自己为什么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活动四:游戏体验1.第一次集合站队。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修改意见口站队。(老师计时)2.第二次集合站队,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站队。(老师再次计时)3.组织学生分析。前后两次集合站队的时间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儿?4.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活动五:自我评价5.真实地填写“我的自评表”。6.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写在小纸片上。活动六:告别仪式1.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不足,连同小纸片投到老师准备的纸盒里。2.举出一个告别仪式,向不守规则的行为告别。3.下课后,老师将纸盒带走。活动七:策划“名言”1.分小组策划遵守规则的“名言”内容。2.各小组代表交流、评价。3.每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写在小卡片上,放在自己认为最醒目,最能提醒自己的地方。板书设计我与规则交朋友心中有规则做个守纪律的人教学反思主题三我们一起订规则教学目标1.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2.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3.感受规则的公平、公正性。教学重点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课前准备要让学生收集制订规则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比较典型的规则;收集完后,要适当地读一读,体会一下。教学过程活动一:演一演,规则哪里来1.做游戏。请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游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游戏内容)2.提问:(1)这个游戏为什么这样做?(2)游戏的规则是谁制订的?3.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规则。我们第个人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其实又是规则的制订者,人人都能参与规则的制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4.揭题:我们一起订规则活动二:说一说,规则从生活中来1.请举例说明哪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2.举例说说哪些规则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商量。3.制订规则的关键是体现什么?4.为什么有的规则要不断完善?说说四(1)班同学的“吹蜡烛”游戏规则是怎样制订的。修改意见5.简要介绍我国法律的制订程序。活动三:试一试,大家一起订规则1.说一说你知道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中的各项规则。2.阅读《四(1)班图书角小讲读者借阅须知》,了解规则的写作格式。3.你认为制订规则应该注意什么?4.调查在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还需要有哪些规则。5.分小组制订规则。6.交流、展示各组制订的规则。7.评选最佳规则。板书设计我们一起订规则规则哪里来学会订规则教学反思单元备课第二单元课题:我是小小志愿者教材分析:编写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观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人和残障人群关怀的事例。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困难所付。出的努力。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吲及其危害。-通过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在校内开展诸如节水、节能等活动。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环保建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给福利院送去笑声重点难点:1、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3课时1、给福利院送去笑声……1课时。2、同行蓝天下……1课时。3、我是绿色小天使……1课时。主题四给福利院送去笑声教学目标1.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2.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3.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教学难点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
本文标题: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2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