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游击队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一、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我将从面向对象,教材联系,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等四个方面来进行。面向对象:本课面向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上课精力不易集中。教材联系:本课所用教材为河北版,是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以学唱为主的声乐作品。本单元在设计上,体现了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感受与鉴赏”能力培养的要求,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学习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体会欣赏声乐作品的愉悦。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说明。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改活动的要求,配合教学大纲,结合本课教材,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体验歌声中所蕴涵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2)过程目标:在认真地聆听、感悟、交流与讨论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表现的欲望。(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作曲家贺绿汀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能够用弹性、富于力度变化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并设计多种可行的演唱形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真聆听音乐,通过听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等要素,并一起分析、探究歌曲创作上独具特色之处。教学难点:着重加以练唱后半拍起唱的特点,加深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二、教法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愿望逐步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现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着鉴赏与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独立思考与发表见解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教学中我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以聆听为基础,以感受为重点,把握教材编写的核心意图,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三、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认真聆听:在听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音乐的旋律美。2、协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能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同学之间的互动中能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四、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科特点,本节课教学内容可安排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激情导入”部分教师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本课:二十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开始入侵我国,中国人民有着坚强不屈的光荣传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起反抗。参加抗战的有正规军队,也有很多的地方武装——抗日游击队。引出抗战歌曲《游击队歌》。【设计意图:从回顾历史的角度导入歌曲,体现学科综合,扩大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学习内涵。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个环节:“聆听与鉴赏”1、教师让学生聆听《游击队歌》(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2、简介歌曲及曲作者贺绿汀(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内涵)《游击队歌》是一首表现抗日战争期间,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歌曲为大调式、44拍、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贺绿汀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等。【设计意图:“烽火历程”这一单元涉及抗战题材的作品较多,内容丰富,本课选用贺绿汀所作的《游击队歌》为重点,设计上以音乐的感染力为核心,并以此贯穿始终。完整地聆听使学生对歌曲留有更完整的印象。】3、复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旋律,体会歌曲情绪、节奏特点。(复听歌曲,讨论交流,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第一乐段颇具动力感的节奏型与由低向高同音重复的旋律线有机结合,传神的塑造出灵活、机智的游击队形象。第二乐段结构较为方整,节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使音乐形象在变化之后得到统一。4、学唱歌曲(1)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2)难点处理:重点要求学生注意弱拍起唱部分。在歌曲的中部,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音调或轻声演唱的方法妥善处理。(3)能用弹性、富于力度变化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歌曲中真正走进抗战地区,用自己的歌声来感受曲作者创作此曲的本质,最终让学生在歌声中演绎出游击队员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第三个环节:“拓展与延伸”部分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可行的演唱形式。如:轮唱、齐唱、表演唱。【设计意图:以学生兴趣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参与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产生愉悦感、满足感,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板书设计:游击队歌曲式结构1、结构自由2、结构方整塑造形象形象升华
本文标题:游击队歌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2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