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弟子规》概说一中校区李博小引一、一个沉重的问题青少年偷盗、抢劫、杀人、强奸等犯罪案件频频发生。2000年,北京一名17岁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4名同学杀死在宿舍里。2005年,万荣县海源学校高三男生冯某连捅女教师21刀,致其当场死亡,后冯某连捅自己数刀自杀。2008年,山西朔州高中生课堂上捅死班主任老师。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出于愚人节整人想法,投毒杀死同宿舍同学黄洋。2013年11月7日,安徽肥西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用刀捅老师。就在一周前,2014年9月12日,浙江苍南龙港第九中学一女同学拿剪刀捅了两名女同学几十刀。手段残忍,怵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年轻娃娃怎么回事儿?这些大学生们到底怎么了?他们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走进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为什么转眼之间就沦为囚犯呢?一般认为,是由于信仰的缺失、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网络坏消息、社会坏风气的影响等等。然而,这些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我看来,家庭教育的失范是一个非常重要原因。何以见得?请大家仔细回想:当小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大人们又经常会问孩子什么呢?当孩子上了小学直到高中之后,大人们又经常会问孩子什么呢?家长们问的最多的话是吃喝和学习,最关心的也就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一阶段最不常问的事情是什么?——怎样做人。那么,大人们这些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话对不对呢?难道家长关心孩子身体健康、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的心理愿望有错吗?但是,仅仅把孩子们学好课本知识取得优异成绩考入大学作为“成龙成凤”的唯一通途,就不对了,跑偏了。事实证明,不“成人”何以“成才”?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事业有成,才能成龙成凤。故而,先做人,再做事。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从儿童抓起,从孩子们抓起。我想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弟子规》是一部怎样的书。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山西新绛县城东周庄人,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学问好,修养好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去世后其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及其优点《弟子规》360句,1080字,正文共七章。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弟;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加上前面的总叙,共分为八个部分。《弟子规》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符合教育规律,好读、好记。第二、贴近生活,形象具体,好理解。第一章入则孝第五章泛爱众第三章谨第二章出则悌第六章亲仁总叙第四章信第七章余力学文第二讲李毓秀和他的《弟子规》总叙总叙,是一本书的总纲领,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概括地介绍全书的基本内容,让人一看总叙,便明白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的时候,总叙、序言、、导言、前言、绪论都是应该首先要看的部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首孝弟【首:首要,第一,最要紧的。孝:孝顺,孝敬,孝敬父母。弟:通“悌”,尊重兄长。】做弟子的首先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次谨信【次:其次,第二。谨:慎重、小心。信:诚实,讲信用,人言为信】。其次,就是做事说话谨慎小心,诚实守信。【“狼来了”】【烽火戏诸侯】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爱:热爱、关爱。众:众人、大众。而:连词,而且。亲:亲近。仁:指品德高尚之人。】要博爱大众,要以广泛的爱心对待大众,而且还要亲近仁德之人。为什么呢?后面我们还要讲到,这里暂且搁下。有余力,则学文。这是第七章“余力学文”章。意思是,在做好了上边这些事情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就应该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这是要求我们抓紧时间读书,不要虚度光阴,不要浪费时间。【董遇三余】第二讲李毓秀和他的《弟子规》入则孝第一章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入则孝这一章是讲,回到家里就要孝敬父母。【入:在家里。则:就。】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的起点,弟子规就得先从孝讲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孝敬父母呢?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喊我们的时候,我们应答要及时,不要缓慢。父母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行动要迅速,不要懒惰懈怠。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恭恭敬敬地听取。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顺从地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处处想着父母,读懂父母。父母是怎样爱我们的,我们就应加倍地爱他们;父母是怎样抚养我们的,我们就应加倍地孝敬他们。要从饮食的口味、衣着的冷暖,住宿的舒适、行动的安全等方面细心观察,时时顺着父母的心意,使其心生欢喜。怎样才能做到呢?《弟子规》讲了几个比较具体的方面:。《弟子规》讲了几个比较具体的方面: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注释:温:暖和。凊:(qìng)凉爽。省:察看,引申为看望、问候。昏:黄昏,天刚黑的时候。定:安定、稳定。译文:冬天睡觉前要为父母亲温暖被窝,夏天睡觉前要为父母亲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子女应该先去探望父母,伺候父母起床,收拾房间,然后再做自己应做的事情。晚上应到父母房中探望一下父母是否能安好入睡,安心休息,如果父母年纪大了,还要为父母铺床展被侍奉父母就寝。——出自《礼记·曲礼上》冬温夏清晨省昏定译文:出门的时候,必须告诉父母亲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亲说自己回来了。住处一般要有固定的地方,所从事的职业也不要经常改变。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注释:告:告诉,告知。反:同“返”,回来。面:见。居:住所。常:永久的,固定的。业:学业、职业、工作——出自《礼记·曲礼上》译文:事情即使再小,也不能擅自去做,如果不经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张去做了,就有损为人子女应遵守的孝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便再小,也不能偷偷地收藏起来,占为己有。如果这样,就会伤害父母亲的苦苦爱心。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1.不孝儿咬掉母亲乳头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一日一钱,千日千钱三个小故事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注释:好:喜好。力:努力,尽力。具:准备。恶:wù,厌恶。去:去掉。贻:yí,带来。翻译:对于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就应该尽力去准备;对于父母所厌恶的事物,就要小心谨慎的去除掉(包含自己的坏习惯)。如果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是患病,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如果我们品行不端,就会给父母带来羞耻。★怎样才能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面对父母的关爱、憎恶、过错怎么办?译文:父母亲那样地疼爱我们,那我们孝敬父母又有什么难的呢?即使父母亲讨厌我,憎恶我,我也能做到孝顺,那才是真的贤人。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注释:方: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注释:谏:规劝,劝说。怡:快乐,愉快译文: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他们使他们改变过来,而且劝导的时候要态度诚恳,和颜悦色,柔声细语。注释:悦:和悦,高兴。号泣:哭号抽泣。挞:(tà)打。译文:如果你的劝谏父母还是听不进去,就应该等父母情绪好转高兴的时候再去劝谏;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父母的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陷父母于不仁不义。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舜大孝孙元觉劝父译文:父母生了病,吃汤药的时候,做子女的先要尝一尝,看苦不苦,烫不烫。而且要昼夜服侍,不离床前。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注释:侍:服侍,侍奉。武王不说冠而养(说通“脱”)汉文帝亲尝汤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注释:丧:丧仪、丧事。尽:尽力做到。祭:祭拜,祭祀。事:侍奉、供奉。译文:在为父母办理丧事时,要尽力做到礼的要求,祭拜时内心必须真诚。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还活着一样去供奉。注释:丧:服丧。悲:眷念;哀痛、伤心。咽:声音因阻塞而深沉,多用于形容哭泣声。丁兰雕木侍亲译文:当父母亲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这三年中,要常常因为思念故去的亲人而哀痛,伤心落泪。守丧期间不再居住在原来舒适的房间里,禁绝酒肉等。第二讲李毓秀和他的《弟子规》出则悌第二讲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注释:道:道理,规矩。友:友爱。恭:恭敬,敬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翻译: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也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卜式不吝钱财帮助弟弟】《荀子•君道》中说:“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诎(屈服,折服,顺从。)而不苟。”方:才忿:怨恨。泯:泯灭,消失。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翻译:如果把钱财物品看得轻一点,怨恨怎么会产生呢?如果说话时冷静不冲动,言语措辞忍一忍,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自然就会消失无踪。【牛弼射牛】【公艺百忍】译文:无论是吃是喝,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文: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并问长辈,看看有什么事,能否帮上忙或代为转达。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礼记·内则》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译文:称呼地位、辈分高的人,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不能直呼其名。在回答领导和年长的人的问题时,或者在他们面前不要刻意地去显露、表现自己的才能。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注释:对:回答,对待。见:xiàn,同“现”,显现,炫耀。注释:疾:快,急速。趋: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紧走,表示恭敬。疾趋: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跑,表示心情更迫切,更恭敬。揖:拱手行礼。退:退却,后退。恭:恭敬,有礼貌。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文:在路上遇见长辈,要马上小步快走上前行礼问候或小步快跑到长者跟前行礼问候。如果长者与你无话可讲,就要恭恭敬敬退立一旁,让长辈先走过去。《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注释:犹:还,仍然,依然。待:等待,等候。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译文:在路上遇到长者,如果自己是骑着马的,就应该下马,如果自己是乘着车的就应该下车,恭候在一旁,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再离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译文:当年长的人还站着的时候,年纪小的人不要先坐下,应等年长者坐下之后,吩咐你坐下才坐下。注释:命:命令。吩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译文:在地位高、年纪大的人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如果低到听不见的程度,反而不合适了。注释:宜:合适。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注释:迟:缓慢。起:由躺而坐,坐起;由坐而立,站起。对:回答,多用于对上级的回答或问话。译文:到尊者、长者面前时必须小步快走,告退时必须步子慢些,要慢慢退出。回答尊者、长者的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目光游移不定,左顾右盼。《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译
本文标题:《弟子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7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