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鞍山地区市场化模式下的电力运营系统设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鞍山地区市场化模式下的电力运营系统设计姓名:裴志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气工程指导教师:黄伟;周志玉20060501鞍山地区市场化模式下的电力运营系统设计作者:裴志男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参考文献(34条)1.马淑清.皮学军.徐志电网模拟电力市场试运行技术方案2000(03)2.于尔铿.周京阳.王兴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2003(02)3.白晓民.钟金.仇明中国电力市场研究和运营系统开发2005(03)4.谢开.于尔铿.刘于一电力市场输电服务(一)2004(03)5.陈显瑞关于西北电网商业化运营的设想2004(08)6.于尔铿电力市场与能量管理系统(EMS)[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9)7.袁棠次.李俊岐电力市场中电网调度的若干问题2000(03)8.于尔铿.韩放.谢开电力市场20039.韩放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2005(09)10.杜至刚对电力发电侧电力市场的认识与思考1999(07)11.张伯明.孙宏斌.邓佑满.吴文传.应敬华.何云良.胡金双面向地区电网的EMS应用软件[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5)12.尚金成.黄永皓.何南强.张兆峰省级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及其技术支持系统探讨[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6)13.邓岳辉电力市场若干问题和智能技术应用研究200114.言茂松电量电价与融资重组-我国电力市场的理论与方法之一200015.赵遵廉.辛耀中.郭国川电力市场运营系统200116.李帆.朱敏英国电力市场及输电系统简介1999(02)17.张晓枫.林日升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及其计算机系统[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18.王平洋电力市场竞争与电力调度2004(12)19.于尔铿.白晓民.谢开电力市场评述2002(04)20.张福生对构建电力市场的几点思考2000(03)21.刘友翔对建立中国电力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框架的探讨1997(46)22.曾伟民电网商业化运营的探讨200?(25)23.刘广一.于尔铿.谢开电力市场中技术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2000(11)24.黄家裕.侯志俭电力市场中的转供研究概述[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1)25.黄永皓省级电力公司电力市场研究[期刊论文]-水电能源科学1998(2)26.左松林.陈瞿铁浅论发电侧电力市场的技术支持系统2000(02)27.孟碧波.曾伟民建设适应电力市场的电能计费结算系统[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28.言茂松.辛洁晴开放的电力市场和电力市场的定价2001(12)29.WuFelixMarketStructuresofelectricity:inSearchofabettersolution200030.WGedraT.PVaraiyaPMarketandpricingforinterruplibleelectricpower1999(02)31.ShirmohammadiD.WollenbergB.VojdaniATransmissiondispatchandcongestionmanagementintheemergingenergymarketstructures2001(06)32.VadariSV.HammerlyJDNemfalesandfunctionsinacompetitivemarket1996(12)33.IlicMD.Lacalle-MeleroJR.NishimuraFShort-TermEconomicEnergyManagementinacompetitiveVtilityEnvironment2003(01)34.MarangonLimaJWAnIntegratedFraneworkforCostAllocationinMulti-ownedTransmissionsystem2004(02)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新华电力市场中发电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价行为研究2004我国发电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垄断与竞争、市场与政府各种力量错综复杂并存于发电产业改革中,均衡的发电市场结构有待形成.作为市场主体的发电企业而言,其市场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不同竟价行为或竞价策略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内影响着市场结构的稳定与调整.因此,在分析电力市场中发电市场结构的同时,研究发电企业的竞价策略,并基于发电市场结构与发电企业策略性竞价行为互动进行政策分析,不但对发电产业改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基于发电市场结构与发电企业策略性竞价行为的互动进行政策分析,并从电力规制政策取向、建立寡头有效竞争的发电市场、发电市场进入壁垒、发电市场结构差异、电力竞价规制等方面提出规范性政策建议,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2.期刊论文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与市场结构研究-商业研究2006,(13)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阶段,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各个环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形成配电网开放模式下的电力市场.弄清电力市场的基本运营模式和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对我国未来配电网开放模式下的电力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配电网开放模式下的电力市场结构的基本框架.3.学位论文唐昭霞中国电力市场结构规制改革研究2008长期以来,电力产业一直实行的是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垄断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尽管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适应了电力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随着电力产业规模变化、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大,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在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结构下,由于市场竞争的缺乏,厂商与行业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运营效率低下。又随着自然垄断理论的新发展,人们认识到自然垄断性具有变迁性,当一定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自然垄断性将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上世纪90年代,在新理论的支持下,为了克服因垄断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世界各国纷纷在电力产业中进行了打破传统电力产业垂直垄断一体化市场结构的措施,电力市场化改革一时风起云涌。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给中国电力改革提供了思路:中国的电力改革可以通过将竞争性环节(发电、售电)与垄断环节(电网)实行分离来打破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结构。拆分后的各水平环节中,竞争环节要防止垄断,促进竞争,垄断环节要进行激励。所以,中国电力产业改革的重要本质之一就是市场结构的改革。然而政府规制的滞后导致中国电力市场结构改革出现诸多问题,本文的研究中心就是重建电力市场结构规制。本论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充分运用西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变革为线索,以重建适应新结构的规制为研究中心,沿着“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问题剖析—政策框架—具体措施”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全文。文章首先述评了电力产业市场结构规制的相关文献和基础理论,从电力市场结构的概念入手,认为电力产业市场结构是电力产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总称,纵向结构是指电力产业发、输、配、售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他们是一体化还是分离关系,是市场交易关系还是垄断的内部管理关系;横向结构是指各个水平环节的各企业之间是竞争还是垄断的关系。随后按照电力产业规制的“规制——放松规制——重建规制”的历史演进路径对电力产业规制进行了综述,由于直接针对电力市场结构的规制是散见于对电力产业的规制措施中的,因此目前没有研究从电力市场结构这个视角去系统整理和归纳政府规制,这就是本论文最大量的工作之一:按照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体系对政府规制进行重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立足于我国的特定国情,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结构现状,根据现状选择了电力产业未来的目标结构。由于政府规制没有跟上电力市场结构改革的步伐,出现了滞后,导致了中国电力市场结构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纵向结构方面,厂网并没有真正分开,导致电网歧视性接入;横向结构方面,发电环节的企业集中度低,但投资者集中,容易出现市场力现象。进退壁垒偏高,产品差别化大,企业规模不经济,导致发电环节竞争不充分,再加上中国电力需求一直很大,所以各个企业没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激励,转向“跑马圈地”通过扩大投资来提高效益。电网环节作为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环节,没有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电网投资不足,建设滞后,安全性差,“卡脖子”现象屡有发生。由以上分析,本论文基于我国电力产业纵向分离应该提防风险,提出了对纵向结构进行风险管理的规制框架,基于电力产业横向分切的应该重视激励,提出了横向结构的激励相容的规制框架。最后在风险管理和激励相容规制框架下提出了具体的规制政策和措施。本论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结构安排如下:导论,在介绍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基本思路、逻辑结构、创新与不足等问题的同时,重点对电力市场结构概念和电力市场规制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本论文确定了研究的理论起点。第一、二章为全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自然垄断理论的新进展并分析了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对电力产业的纵向和横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电力产业规制的风险管理和激励相容规制进行了理论梳理。第二章: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探讨了电力产业市场结构改革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的电力市场结构改革提供了国际经验的借鉴。第三、四章为本论文的现状分析部分。第三章:通过大量数据描述了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认为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改革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纵向分割不成功,横向缺乏竞争和激励”。从纵向来说,厂网没有真正实现分开,虽然2007年,随着“920”“647”万千瓦资产的变现,标志着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第一步“厂网分开”正式完成。但实质上电网由于存在调峰电站,由于存在“内部人”持股发电资产,厂网并没有真正分开,从而导致各种类型发电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地位,出现歧视性接入状况。从横向来说,竞争性环节的竞争没有充分展开。通过国家行政划分的发电企业虽然集中度不高,但由于都是国家一个投资者,所以大家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并且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发电环节有着较高的进退壁垒,再加上历史原因造成的电价不一致使中国发电企业的电力产品价格差别化很大。所有这些形成合力,使促进竞争的市场结构改革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五大集团纷纷转向“跑马圈地”和发电量的竞争,而非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来竞争。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电网环节本应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厂网分开”后却出现了投资乏力,安全性降低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既没有建立输配电价又缺乏对电网环节的激励,当然不能促使电网环节快速、高效发展。基于中国电力产业的电网脆弱,技术水平低下以及国际经验,文章认为,中国未来的电力产业的纵向市场结构应该要求厂网分开(目前已实现)、输配分开和配售环节有限的分开,即只允许大用户选择供电公司而限制普通用户的选择权。第四章:本章通过六个指标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电力市场结构规制在保证电力安全、配合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电力资产利用效率和改进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电力行业总体的成长并非全部来自于规制产生的资源有效配置,企业存在资源的无效率使用和A—J效应。原因在于规制在降低成本方面出现滞后和激励不足,使要素投入组合扭曲,造成高的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上述政府对电力市场结构规制的绩效说明,为了适应新的电力市场结构,重建规制的需求日益突出。文章继续指出,在打破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环节的分离,容易出现电价、缺电和各环节协调的风险,所以纵向结构改革要求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规制框架。而横向环节的规制目的是促进竞争和激励,所以要求建立基于激励相容的规制框架。第五、六章为本论文促进电力市场结构优化的措施部分。第五章:按照纵向各环节的协调要求,本论文设计了交易协调规制,价格协调规制和联网协调规制。第六章:按照横向各水平环节促进竞争、激励的要求,本论
本文标题:鞍山地区市场化模式下的电力运营系统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