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年初三化学教案全册精编版
精选文档精选文档绪言(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重、难点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整体感知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习化学”等问题作出了贴切的回答,借以引起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一个具有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三)教学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教师设疑]: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讲解]: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板书]: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精选文档精选文档[教师活动]: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镁带的燃烧、[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学生活动]: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板书]:2.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板书]: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板书]:(1)特征: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2)现象:发热、发光、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a.镁在空气中燃烧:点燃镁和氧气———→氧化镁b.加热碱式碳酸铜:点燃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讲解]: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精选文档精选文档[板书]: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木棒受力折断。[板书]: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板书]: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3.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四)总结、扩展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四.布置作业复习课本1—4页,划出概念和记忆要点。第一章空气氧第一节空气(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精选文档精选文档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4.解决办法:(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3)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二)整体感知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有燃烧现象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精选文档精选文档(1)光、焰、色;(2)放出热量;(3)生成物的色、味、态。[提问引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板书]:一.空气的组成[讲解]:在学习空气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板书]:1.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举例]:以1L空气中含0.21L氧气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讲解]:下面继续看空气的组成。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测定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教师活动]: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板书]: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及杂质%78%21%0.94%0.03%0.03%[学生活动]:打开课本P7阅读[试验1-1]。[板书]: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师活动]: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按以下三步演示:1.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空气中一样。证明罩内气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以水面为基准,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罩内体积1/5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检验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板书]: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1)发出白光;(2)发出热量;(3)生成大量的白烟。点燃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精选文档精选文档3.试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教师活动]: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知识。[学生活动]: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件,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来源。[板书]:1.空气的污染主要分为:(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沙尘等。(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四)总结、扩展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份,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氮气、空气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内容,划出记忆要点,预习第二节内容。2.记住氧、氮的元素符号。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课时)一.教学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用途。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二.重、难、疑点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4.解决办法精选文档精选文档(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2.了解氧气的用途。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二)整体感知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氧气)、C(碳)、P(磷)、S(硫)、Fe(铁)、CO2(二氧化碳)、H2O(水)等。(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2.第一节习题第3题。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板书]:一.氧气的存在[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精选文档精选文档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不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
本文标题:2020年初三化学教案全册精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0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