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教学与美育美育是一门科学,是人类从审美方面审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自身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成果一代代传递下去的重要途径。人品的塑造应当从少儿时期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着手。如果一个人自幼就受到良好的美的教育,培养真诚、善良的性格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那么长大后就会自觉抵制一切丑恶的东西,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类进步事业的人。在中学施行美育,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世界上各种事物、各种思潮大量涌入我们的眼帘。在学习各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不良的东西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我们的社会,若缺乏审美能力往往会善恶不分,良莠不辨,以至抵御不了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糟粕的诱惑,影响着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物质生活条件逐步现代化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德智体美劳诸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周围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正因为美育在中学时代如此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同意一提美育就认为是音体美三学科的事。做教师的我们应该对工作有个全面的认识。美育的途径是宽广的。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说实在的,种种生动的素材,加上教师优美的语言、缜密的思维、机智的幽默,更会闪出美的光芒。而枯燥的数学,繁琐的公式,都会在这种光芒的照射下变得绚丽多彩。翻开历史课本,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灿若群星;文学名著,汗牛充栋……一时间,珍品琳琅满目。所有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颗颗夜明珠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我们在讲课中信手拈来,捧到学生面前,都会使他双目生辉,叹为观止。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老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真可谓得天独厚了。一、英豪志士的精神美。历史是一面镜子。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辉煌壮丽的爱国主义史诗。当讲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岳飞的“光复失地还我河山”,讲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无一不动情。因为这些掷地有声的誓词是和他们的壮丽的人生和谐地融为一体的。“黄河百战穿山甲,不破楼立生不还”,“愿将此身报国家,何须生入玉门关”,这种崇高的精神体现在壮烈的行动中,惊天动地,气势如虹,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界大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的豪言壮语同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连在一起产生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的境界,使美得到升华。事实证明学生是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当讲到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的那种浩然正气,讲到年届古稀的老将陈化成身中数弹,又从血泊中挺身挥刀杀敌的形象,当讲到邓世昌带领全船水手,劈波斩浪向“吉野”舰勇猛撞击的情景,当讲到谭嗣同高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诗句,从容就义,用热血铺就了维新变法之路的壮举……教室里真是静极了,连平时最顽皮的孩子也会屏息静听。这种情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对这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的需求和渴望,二是他们对于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美的折服和倾倒。这种精神美在学生心灵中必然激起层层浪花,产生共鸣。久而久之,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激发人积极进取,为美好事业献身的精神,正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既有血染杀场的英雄志士,又有以自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超人的毅力、智慧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杰出人物。汉代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而遭腐刑。他痛苦万分,痛不欲生,但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他忍受了奇耻大辱,终于写成闻名中外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巨著《史记》。学生从司马迁于悲愤中奋起,创作了不朽名著的事迹中,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讲历史就离不开讲人物,讲人物就离不开讲命运。给学生讲一点这种遭受人生苦难的悲壮的美,对他们是有好处的。青年人从书本上的鲜花世界移步社会现实,一旦遇到挫折,目睹了丑恶,很容易灰心失望,举步维艰。这是缺乏对历史、对人生全面认识的表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讲到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为了盗火给人间而同众神之王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文艺复兴中,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哈姆雷特、奥塞罗为了真正的合乎人性的原则,在同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守旧心理和保护力量进行斗争中死去……他们的悲剧无不给人一种悲壮深沉的美感,使人在痛苦中猛醒,从悲情中产生力量,激励人们去为拯救美好事物的而战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上的人物。鲁迅说过,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让我们的青年养成坚毅的性格,敢于面对人生。二、文物珍品的艺术美。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砾石、兽齿、贝壳等制作装饰品,如山顶洞人从遥远的地方捡来赤铁矿末和海蚶壳,用以制作饰物;仰韶文化时期的人已有束发的习惯,发明了盘头发用的簪子———笄……这些无疑都显露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西安半坡氏族遗址,是公元前六千年的一个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当时文字还没有形成,各方面都还很落后,但他们已创造了彩陶文化。陶器上不仅有许多装饰纹,而且出现了动植物形象。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审美观。唐朝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精美的手工艺品既代表了唐朝的生产水平,又表明人们审美观的发展变化。课本中提到唐朝邢州的白瓷“象银象雪”。我在讲课时就把杜甫的诗句介绍给学生:“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声“如哀玉”说明火候高,瓷胎密致。釉色“胜霜雪”则说明神质细密洁白。而越州产的青瓷书中提到“象玉象冰”,正如诗人所描绘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这样,学生在学习古代手工业发展史时,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色彩、充满情趣的美的享受。三、文学艺术的意境美。日日夜夜,星星在无边的天际熠熠生辉,而中华民族的思想、科学、文化艺术也如日月星辰般在人类文化史上竞相争辉。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现实的折光。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纵观中国古代史,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优秀作品比比皆是,仅中学历史课本中提及的就相当丰富。关于绘画艺术,中学历史课本中提到的也很多。顾恺之笔下那“奇服旷世、翩若惊鸿”的美丽洛神,吴道子画中那飘飘欲仙、呼之欲出的美女,敦煌塑画中那体态丰满、自天而降自身绕风带和云朵的美丽飞天……学生极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发现美,也很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体验美,感受美。而所谓的审美水平就是在这种不断地体味、观察之中逐渐提高的。在世界史教材中,涉及到一些世界闻名的艺术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学生直接欣赏它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解中精心设计语言。我是这样描述的:被誉为“神秘的微笑”、“永恒的微笑”的蒙娜丽莎是位年轻漂亮的女性。她静静地坐在靠椅上,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就像微风掠过湖面;浓密的栗色长发沿着面颊松软的垂在肩上;晶莹的眼睛如同清晨的露珠,闪烁着生命的光辉;那明亮的微微斜视的眼神仿佛打开心灵的门窗,使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温柔与善良;那柔软丰腴的双手和体态显了年轻女性的美……”讲到这儿学生们坐不住了。他们不安于只听老师的讲解了。有的同学还没来得及举手就抢先发言了说:“这幅画画的是人不是神!”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我画了龙,他点了睛。在课堂气氛达到十分高潮和谐的时刻,我进一步点出这幅画的价值:这微笑是淡淡的或说漫不经心的,但这是人的微笑,而不是神的微笑,这微笑揭起了人性觉醒的旗帜,宣告黑暗中世纪的永远结束。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我们应当为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而努力探索!历史教学与美育赵允学敬仲镇中学2008年12月
本文标题:美育与历史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1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