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地理综合题中行为动词研究(答题技巧归纳)(新)
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例1:(2011四川文综)36.(36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例2:(2012四川文综)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理部分)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15)。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1)分别归纳图15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耕地、果园禽、畜饲养麦、棉、果种植农产品市场畜产品市场肥料肥力品产品产饲料生态林滑雪场观光草地果园畜禽放养场乳畜场麦地、棉田拔海高低图16图17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8分)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例3:(2013四川文综)13.(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2°134°50°42°1000500200500500200200200图例-2~-1℃-4~-2℃<-4℃122°134°50°1000500200500500200200200图例等高线(米)等高线(米)-25~-0%0~-50%50~-100%100~-200%42°(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例4:(2013四川文综)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8分)第一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材料二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9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次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分析L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6分)3、推断类推测、预测、估测、推断、判断等第二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的分析一、常见的行为动词分类:1、描述类:描述、简述、阐述、概述、说出、指出、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2、分析类分析、简析、说明、评价等二、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的分析(一)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描述类描述,是地理学科能力要求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把“描述什么”以及“如何描述”都落实到了实处,这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第二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的分析1、首先是审题,明确描述什么,都有什么可描述?一般题目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描述的内容。按照高考的现状和趋势,试题中都会给出必要的、足够的信息,通过文字材料、图像、表格、数据、符号等形式,直接或间接的提供信息,需要学生充分利用。例如:描述某种地理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地理位置、区域范围等)的空间分布,或是描述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某地理要素的变化等(一)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描述类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一)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描述类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一般地理位置的描述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描述。绝对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热量带位置等相对位置包括:大洲位置,海陆位置和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参考答案: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2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2分);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2分)。参考答案:气温分布特点:①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②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参考答案:图6: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大,达1~2倍(2分)。2、其次,要使用书面的,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对于不同的地理要素的描述需要用不同的地理术语进行表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主要描述:总体表现、差异性、突出变化等。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不同描述类问题具体需要描述的内容不清。所以需要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具体的地理事物分布或变化。(一)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描述类例如:例如:(1)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从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热量带位置等)和相对位置(大洲位置,海陆位置和四周相邻的地理事物等)方面进行。(2)在区域地图上,对于点状的地理事物的描述,可以用多少,疏或密等相关词语进行描述;对于线状的地理事物的描述,要描述整体走向,空间过度,局部变化和异常区域描述;对于块状的地理事物的描述,则要表达出宏观的空间位置。(3)比较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变化等(4)对统计图表或是表格提供的信息中,要描述“构成”成分,比例大小,突出重点,抓住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注意差异,把握趋势。(二)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分析类一般而言,分析类比说明类能力要求高一些。描述,即陈述地理事实,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环境的比较等内容,类似于“看图说话”。“分析说明类”则不同,就地理学科而言,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要求,要求学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断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且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且由2013年高考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答案的设置中也更加注重对题目的分析和解读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应注重对题目的分析和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能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题,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分数。第二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的分析(二)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分析类1、首先审题,明确分析说明的对象。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是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就高考试题中的地理学科而言,分析多用于分析某种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分布、某地理要素变化等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或是解决措施等。对于这类问题,审题十分重要,分析什么,从哪些方面分析。通过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分析类问题十分常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的理解概念。例如:分析某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等,要明白的什么地理要素变化了,对什么产生影响。分析某地区的某条等值线或是某地区等值线分布的原因。分析影响某地理事物分布的区位因素的问题(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等),学生首先要明确区位的定义: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二)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分析类例如:(1)分析某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要明白的什么地理要素变化了,对什么产生影响。(如:某地的气温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包括:作物种类、播种时间、生长期、收获时间、熟制、气温日较差影响产品质量,耕作方式等)(2)分析促进某地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或农业区位、商业网点区位等)学生首先要明确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水源等)、经济因素(原料和燃料、市场、劳动力素质和数量、交通条件、科技条件等)、社会因素(政策、工业惯性等)、环境因素(3)其他:根据试题材料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评价某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等2、调动和运用知识学生在分析清楚说明对象的基础上,回顾课本上的总结性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内容,按题目要求作答,文字要简洁、准确,再现教材的知识,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二)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分析类3、组织答案在完成前面两个过程之后,还需要形成文字答案,答案应该是连贯的,富有逻辑联系的,是把“概念”、“地理术语”、“地理条目”等内容用一定的管连接词进行联系的句子。过程中要注意因果联系、前后联系、空间联系等,避免出现答案自相矛盾的情况。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不会分析问题也就谈不到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建议:首先,教会学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其次,在做练习时,注重分析过程,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分析试题材料、或是分析或评价其他学生的答案,练习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自然跟着学习。(三)高考试题中行为动词分析——推测类推测,根据已知或是事实进行推理判断未知的。即要求学生在已知材料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予以加工而得到新的信息或结论的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应该属于特殊的分析类。符合考纲中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例如:已知某地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推测其成因(如:已知地貌类型推测该地貌成因;已知植被变化情况推测其形成原因;已知地区地形推测气温分布等)某种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存在的或是短时间无法看到的。(如:黄赤交角的变化的影响、地球自转公转方向的变化的影响、地理不自转的影响等)第二部分高考试题中的行为动词的分析(2013四川文综)读图2,回答3~4题。试题分析:西侧沿海为热带雨林带,内陆为热带草原带,即可推出沿海降水多于内陆,而题目设问为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则可进一步推出应是偏西风,则排除CD答案,再根据试题纬度可知地处东北信风带,即不是信风,结合纬度可推出该风应是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而形成的西南季风。因此,就可推测出R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特征。以此考查学生对西南季风的形成和降水差异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4.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BA(2010四川文综)图3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A.风蚀谷B.冰蚀谷C.张裂谷D.断层谷6.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试题分析: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地震频繁,由此可以推知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综合题中行为动词研究(答题技巧归纳)(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1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