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散步》课堂实录-完美版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执教:凌宗伟班级:通州市金沙中学初二(1)(课前多媒体播放《我爱我的家》师生共同哼唱)师:同学们,唱这首歌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生:温馨。生:亲切。…………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生:因为歌曲反映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师:我们天天感受着家的温馨:这温馨在父母的关怀中,亲人的问候中,也在一家人的饭桌上,一家人的散步中……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就为我们再现了一家人的这种温馨。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的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在散步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多媒体播放《散步》朗读录音)师:文中一家四口在散步时发生了怎样的事?生: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而“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师:分歧怎么解决的?生:“我”决定走大路,但“我”的母亲改变了注意走小路。师:“我”为什么决定要走大路呢,母亲为什么又改变注意走小路了?生:“我”觉得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而“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所以决定走大路;母亲因固有的舔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改变了走大路的想法,同意走小路。师:很好!本文写了一个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故事,可我们就很少有人去写,原因何在?生:因为太平常了,我们没去关注它!师:对!作文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和积累,我们同样可以“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刚才我们在听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语句?…………师:没注意?没关系,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注意了:你最喜欢文中那一句,为什么?(多媒体播放《散步》朗读录音)师:记住:在听读的时候,及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师: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然后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子来交流,好吗?生:好!生:我喜欢文中第二段,因为春天是生命力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师: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也很喜欢,因为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的一句俗语:“寒冬到老牛,死老人”。文中“今年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年老的人抵抗力差,挺不住寒冷的天气,像去年那场暴雪,使多少老人过世了。然而,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言语间,对春的期盼,对母亲顽强生命力的赞颂溢于言表。同学们觉得,老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悟?生:老师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感想自然比我们深刻。师:对!学语文,我们不能就课文说课文,要自觉的联系生活,联系以往所学来思考。这样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深刻许多了。同学们想想看,这段中“春天总算来了!”还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生:对春的期盼!师:很好!我们以往所学的哪篇课文中对春的期盼,对春的到来的喜悦的文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段文字?生(齐):朱自清的《春》!师:好!能背其中几段对春的期盼,对春的到来的喜悦的文字吗?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师:作者为什么要说“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而不用“挺”、不用“度”?生:“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也写出了母亲顽强的生命力。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还有喜欢其它句子的吗?生:我喜欢“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因为它使我们看到了小时候我们对父母的依赖,而老人们对年轻人也很依赖,我们一定要关心老人。师:很好!我看到这句话,想起了我外公的一句话:“老侯,老侯,人老了,就变成候了”,意思是说人老了,需要年轻人像照顾孩子一样来照顾他。生:我喜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因为它写出了春天带给我们的生命力。师:对,这就如《春》中描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句一样,春,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生:我喜欢“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因为母亲和儿子的分歧,靠我来解决,平时母亲、儿子、妻子都听“我”的,而“我”想不出两全的办法,一边是“我”的母亲,一边是“我”的儿子,“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又“终不愿意”。写出了“我”的为难,但“我”还是“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它告诉我们中年人特有的责任: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师:是呀,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生:我喜欢最后一段:“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因为“我”和妻子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我们来说这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正是我们对生活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我们背起了母亲和儿子。师:说得好!一个家庭是这样,我们的民族更是这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说“我”和妻背起的是整个世界。生:我喜欢“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因为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写出了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母亲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师:说得好!正是母亲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才使她“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相信大家喜欢的句子一定不止这些,由于时间关系请同学们课后在自己的课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看,你喜欢文中哪一个人?生:我喜欢文中“我”的儿子,从他那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以看出他的天真可爱。生:我也喜欢文中“我”的儿子,因为他很温顺,不像我们一些独生子女那样胡搅蛮缠,“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师:嗯!要学会谦让。生:我喜欢文中的母亲,因为她会迁就孙子,体贴儿子。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本不愿出来的。但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拿了外套和我们出去散步了。当和孙子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上发生分歧后,她“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师:嗯,这就是舔犊之情。生:我喜欢文中的“我”,因为他很孝顺,天暖了想起要带母亲出去散步;散步时,当儿子和母亲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上发生分歧后,“我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散步时,见走不过去的地方,“我”便下来,背起了母亲。师:对!百善孝为先。“我”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儿子长大了会理解的。生活中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的,孝敬老人,就不容易做到。生:我也喜欢文中的“我”。…………师:有没有同学喜欢文中的妻子的?(冷场)师:其实文中的妻子也蛮可爱,我们没有发现是因为文中对她着墨不多。“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丝毫没有争执。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媳妇对婆婆的孝道,对丈夫的尊重,对儿子的关爱。为人妻子,为人儿媳,理当如此。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妇道!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个别妻子那样偏爱孩子,亏待婆婆。同学们觉得呢?生(齐):对!师:读文章,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体悟,我们就一定会有所发现。师: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思考一下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读)生:句子整齐、内容相关。师:对!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几十年前,把“我”对母亲的温顺,现在母亲对“我”的温顺都表现出来了。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句子写得整齐,也有一种对称美。文中类似的句子比较多请找几个出来看看。生: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生: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师:这是一篇表达歌颂亲情的散文,请同学们用一个比喻说说亲情是……生:清亲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越品越香。生:清亲是一首歌,婉转深沉。生:清亲是一杯白开水。师:怎么是白开水呢?有创意!生:只有你细细地去品味,才能品出甘甜。师:很好!课后希望每个同学写出三个类似的比喻,已经有同学说过的不要再写了。下课!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标题:《散步》课堂实录-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2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