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新学期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课程类型:青岛版小学数学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册课时:51课时时间:2019年9月一、数学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直观、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二、课程背景(一)课程标准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独立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4.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二)教材分析1.“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准备课《数数》、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第四单元《认识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综合与实践”领域包括《找找周围的数》、《分积木》。本册教材还包括两个“智慧广场”,分别是《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和《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2.准备课《数数》是在学生入学前已具备初步的数数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用10以内的数数物体的个数。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是在入学前虽然已经具备了数数的能力,但对1-10各数的真正含义还不理解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理解1-10的概念,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重点是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写;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重点是能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单元是全册的重点,也是难点。第四单元《认识位置》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都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学习的;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是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比较知识基础上学习按一定标准分类,重点是按指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综合与实践”中《找找周围的数》是学生在找数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分积木》是学生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积木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智慧广场”《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和《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向学生渗透画直观图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一些与本册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由于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三、课程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知道数的意义;能准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2.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按照给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4.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四、课程内容领域单元内容课时数学素养数与代数数数1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直观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一10以内数的认识①5以内数的认识②认识0③6-10各数的认识及序数④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10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①认识加法,会计算5以内加法②认识减法,会计算5以内和关于0的减法③和是6和7的加法④被减数是6和7的减法⑤8和9的加减法⑥10的加减法⑦1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14⑧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五11—20各数的认识①认识11-20各数及意义,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8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①9加几的进位加法②8加几的进位加法③7和6加几的进位加法8图形与几何四认识位置①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六认识图形①认识并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2统计与概率二分类与比较①会按标准分类②会比较物体2综合与实践一找找周围的数1六分积木1智慧广场四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1五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1五、课程评价评价内容评价要素等级描述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30%)课堂(10%)行为习惯坐姿、听讲、发言A坐姿端正,听讲认真,积极发言B坐姿端正,听讲认真,能发言C坐姿端正,听讲认真,不发言师评生评(量表)学习习惯认真勤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反思质疑A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B能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考欠积极C不积极动手操作,不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师评生评(量表)思考不积极作业(10%)家庭作业书写正确率及时A书写认真、正确率100%、上交及时B书写较认真、正确率100%、上交及时C书写不够认真、正确率较高、能按时上交师及时评生及时改面批作业本实践性作业(10次)四清(10%)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结果性评价(70%)期中测试(20%)期末测试(50%)六、课程实施1.数学教学活动要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生通过接受学习、自主探索等方式,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学会学习。3.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教师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厘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4.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5.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七、课程资源1.文本(课标、课本、教参、配套练习册、行知天下)2.教学设计、PPT、学具、教具3.社会资源4、个性化资源(数学活动、自编习题
本文标题: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新学期课程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4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