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戴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盛行于清朝。形如大碗,里外乌黑,毛毡厚实,不易浸水,不易沾上污泥,戴在头上能遮风、挡雨,在厚实的翻边处还可以夹烟、放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乌毡帽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故乡》•他在《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阿Q正传》渔船整装待发祭海祈福金狮起舞敬五谷献五果放生苍南的生产习俗胡公庙会食饼筒:每逢春节、七月半、端午等一些传统节日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食饼筒。很多家庭也就是借着做食饼筒的机会才能聚一聚。台州的食饼筒的菜肴非常丰富,一般少则五、六个菜,多菜十几个菜。这样方便不同口味的人食用。家里每次做的时候都会有十多个菜,除了我比较喜欢的炒蒜苔、肉片、海带、豆干炒胡萝卜、洋葱炒肉丝、绿豆芽之外,还有芋头、炒米面、萝卜丝、笋干丝、炒豆面……•山粉糊:是台州人家常的食品,由火腿、土豆、香菇、胡萝卜、猪肉、蚕豆等十几种原料组合在一起,其中还有酒糟,所以叫“糟羹”,因为味咸,所以也称其为“咸羹”。•历史典故:糟羹的诞生还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有关,听说当年正月十四的时候,老百姓为了让抗倭士兵们欢度元宵,准备了很多食物,但由于天气寒冷阴雨,送到半路食物都受冷受潮了,因此厨师就把所有的食物都组合在一起,煮成了一大碗羹,同时台州也留下了正月十四吃糟羹的习俗。清明团:青团子的上色一定用的是一种叫“青”的野菜,“青”据说也叫鼠鼬草,正因为这个“青”,台州的青团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地方青团的特殊香味。青团有咸、甜两种,甜的是豆沙,咸的包豆腐干丁、笋丁、肉丁、咸菜等,为了能分开甜的和咸的青团,往往甜的包成圆的,而咸的包作大饺子的样子。包好的青团用鲜楮树叶垫到底下上屉蒸,伴着清明时节纷纷的雨,家家户户的青团便在雾气腾腾中出笼了。上坟祭祖,青团是必不可少的,供完了先祖,青团自然成了野餐的最好主食,热乎乎的青团固然好吃,但冷了的青团吃起来也有格外的香味。课外作业:1、仔细观察,在我们日常的饮食、服饰、居住、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方面,有哪些是对传统生活习俗的传承。2、通过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当地的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生产劳作中,有哪些传统的生产习俗流传至今,有哪些习俗已经消亡,消亡的原因是什么。3、了解当地的节庆习俗,搜集这些习俗背后的有趣故事,在班级中进行交流。(选一题做)
本文标题: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6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