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创造学会
1 /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上海市松江一中罗明单慧璐引言: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该民族共享的“历史记忆”,也是该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悄然生长在每个人的血脉深处。优秀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国人对于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感知与理解,言说着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行为规范与审美取向,积淀着本民族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与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那么,如何让中华优秀传文化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创新与传承。我校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踏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之路。一、建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背景与意义(一)建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背景1.现实需求: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公民,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停留在“零星听闻”或“知而不解”的半懵懂阶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新一代公民若丧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也将逐渐丧失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更遑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继承与现代化发展。长此以往,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带来致命的创伤。2.政策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将“人文底蕴”列为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直指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人文底蕴与文化基础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冷的困境,教育部曾于2014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分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办学理念: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松江一中是沪上一所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历来重视中华2 / 8 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滋养作用。学校不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淀,同时也注重各类浸润传统文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途中,学校已尝试依托各类载体与借助多维渠道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形塑健美人格,培养家国情怀,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主题“课程化”。(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意义建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目标与意义体现在四个维度:第一、对于学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课程的实施浸润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增进文化底蕴,形成宽厚的文化基础。第二、对于教师而言,开发中华优秀文化课程不仅利于增进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涵养了其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能力。第三、从学校层面而言,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今天,通过课程变革来推动特色化发展是学校精品化办学的必经路径。第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通过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可使其更为系统地得到传承与再创造,借助课程的实施找到与新一代公民的联结点。二、课程愿景课程愿景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回答了“为什么学”这一关于学习目的问题。《纲要》对于教育目的的描绘是,高中阶段的目标在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传统文化课程需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既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激发他们重视传统、热爱国学的兴趣。同时,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治学、修身、立德,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养,同时也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有鉴于此,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愿景定位为如下四点:第一、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初步认识——体验与了解。第二、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与认同。第三、涵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精神感悟——理性与感悟。3 / 8 第四、实现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研究与应用。三、课程建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兼顾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专长,同时也要考虑课程得以实施的场地与设施。基于学校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松江一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将沿着“传统文化生活体验——传统文化知识建构(技艺习得)——传统文化思想感悟——传统文化内涵创生”这一脉络前行。第一、注重传统文化生活体验,指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背景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进传统文化体验。第二、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建构与技艺习得,指学生在领略与探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个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传统技艺。第三、注重传统文化思想感悟,指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所传达的精神气质沉淀、内化为自我感悟与修养。第四、注重传统文化内涵创生,指学生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诠释,进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每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皆需紧扣四条核心原则,力求让每位学生在传统文化长河的徜徉中,既达成自我完善,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四、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设计的主体部分,是对“学什么”这一关于学习内容的回答。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广博而宏大的系统,在进行课程体系建构之前,需对其内容进行梳理,描绘出相对清晰的文化图谱。《纲要》指出,传统文化课程需从“爱国、处世与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纲要》中也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内容维度与实施途径。(一)基于课堂的正式课程群基于松江一中的办学传统,课程研发团队几经论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文化思想类:通过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及其间涌现的文化与思想,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厚重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经典文本诵读类:通过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4 / 8 传统艺术鉴赏能力。传统技艺类: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教师团队在《纲要》、《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于2016学年尝试开设了三大类传统文化课程。分别是文化思想类(12门)、经典文本诵读类(13类)与传统技艺类(7门)课程,合计19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微课程与13类经典文本的诵读。详见表1。表1松江一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览表文化思想类经典文本诵读类传统技艺类1.文化的肇始:上古神话——文化化的初始进程2.儒家文化:理想社会与理想人生的现实设计(以孔子思想为主)3.仕宦文化的悲吟:汉代文人诗--文人人生价值的自我悲悯4.战争文化的图景:《左传》--中国早期战争文化的经典范本5.文化的解析:汉字——中国文化构成的基因6.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心理学7.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8.趣谈节庆文化9.家训文化10.中国传统文化——百家姓11.历史之谜12.高中人文地理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Ⅰ1.《诗经》2.先秦历史散文3.乐府诗歌4.史传文学5.魏晋南北朝诗歌6.唐诗7.明清小说1.走进楹联的世界2.感受书法3.诗词学习与赏析4.中华舞韵5.中华传统武术6.走进艺术经典——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7.中华赏石文化经典诵读Ⅱ1.《楚辞》2.诸子百家3.“建安文学”4.“唐宋八大家”5.宋词6.元曲12门13类7门其中,经典诵读类课程以语文学科为实施载体,作为高一与高二古文学习模5 / 8 块的拓展与延伸。文化思想类与传统技艺类课程,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兼顾学生兴趣,自行开发的系列微课程。这两类课程除了依托语文学科之外,还联合了历史、地理、政治、心理、体育与艺术等学科领域,详见表2。表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微课程清单(二)主题式活动设计1、基于校园的主题体验活动学校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设计了相应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的学校教育生活中。经多年积累,已逐渐形成有鲜明学校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楹联书写、“清明时节话寒食”、“八月十五庆中秋”的中秋吟诗、“九九重阳齐敬老”等内容丰富的多项主题教育活动。2、基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题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和校园内,也可拓展至校门外的广阔空间。按照地域,我们分别开发了扎根松江和走出松江两类社会实践活动。扎根松江的活动是人文历史专题研究——“持版图游松江”,如程十发故居、云间邦彦图、二陆等相关主题的研究性活动。走出松江的主题活动是“走访历史名城与走进历史名人”。高一、高二和高三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南京社会实践”、“跟着课6 / 8 本游绍兴”、“地域文化比较调查”等活动。每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将分组完成相关专题的社会调查报告。(三)增进国际理解的文化交流短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并非关起国门的自说自话,需坚持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既要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又要注重引导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博采众长。为此,学校与韩国光明高中携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我校师生在寒假期间赴韩,通过体验韩国传统民俗文化,感受韩国文化变迁史,增进对韩国的了解;韩国师生于暑假期间来中,通过观赏与体验中华传统技艺(书法、武术等),聆听与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增进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与理解。五、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愿景达成的关键,是指向“怎么学”的学习方式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课程内容模块已罗列了主题活动设计和国际交流短课程的时间与实施,下文将着重介绍我校基于课堂的课程对象与课时数。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式。(一)课程对象与课时数1.经典文本诵读类课程,面向高一与高二的全体学生,分散至语文课堂与晨读时间。2.文化思想类和传统技艺类课程并称为中华传统文化微课程,面向高一全体学生。每门微课程共8学时,每周1学时,总时长为半个学期。19门课程交叉开设,每位高一学生在一年之内可以选修4门不同的传统文化微课程。(二)课程实施方式学校立足文化教育的要求,结合多年探索经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教学范式,力图构建“文化濡染—审美体验—认知发展—技艺习得-价值澄清—主题探究”等多维实施方式。文化濡染,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妙渗透各类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潜移7 / 8 默化中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接纳。审美体验,在展现传统文化时,让学生在体验与鉴赏中提升审美情趣。认知发展,指向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技艺习得,指向那些可实践操作类的传统技艺,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若干传统文化技艺。价值澄清法,通过创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文化的冲突情景,引导学生在多种价值冲突中领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意涵。主题探究法,引领学生就传统文化展开专题性研究,在研究中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创新性继承。此六类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课程目标的达成。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既要检验课程愿景的达成度,同时又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向学生“学得如何”与教师“设计与实施的如何”。特色课程体系的评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于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传统文化研究者、传统技艺从业者、课程研究者、教师、学生与家长等。七、课程支持体系(一)组织机构为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学校特设“课程委员会”,统筹课程领导、审议与研发。其中课程领导小组统领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所有环节;在此基础上,设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课程评
本文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创造学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7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