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专题练习
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专题练习一.选择题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小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此回答1-3题1.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2.太平天国时期,其统治区内普遍存在的土地制度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太平天国土地国有制3.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作用有①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③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④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4-7题4.19世纪4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目的是A.独霸中国金融B.控制中国经济命脉C.加紧资本输出D.适应洋行贸易需要,方便汇兑5.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抢得修筑铁路权产生的危害有①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②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便于掠夺财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④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一战期间,在华经济势力位居首位的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7.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得到恢复和发展,它与近代外资企业的主要不同是A.采取中外合资经营B.必须向中国政府纳税C.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D.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私人资本主义是近现代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因素。据此回答8-10题8.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定义包括①是国内资本,而非外国资本②是民办,而非官办③是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④产品在国内销售,而非国外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9.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①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走上独立发展道路③受封建经济的束缚④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10.过渡时期政府采取的以下措施,不针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是A.稳定物价B.五反运动C.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近代中国,先后产生多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据此回答11-13题11.19世纪中期,在中国创办的外商企业A.依据不平等条约开办B.以掠夺矿产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目标C.生产商品销往内地D.主要为中外商品贸易提供服务1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共同点有①受西方侵略影响而产生②以“求富”为目的③属近代企业④属资本主义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13.对官僚资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僚资本就是“四大家族”B.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C.是一种垄断性的资本D.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经济的发展经历曲折的过程。据此回答14-17题14.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15.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其实质是A.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B.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继续调整生产关系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部分调整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16.与西方工业化相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工业化的最突出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推动农业实现机械化C.突出国防工业的地位D.国营经济是工业化的主导17.改革开放后,对城市经济的改革措施包括①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实行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④优先发展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据此回答18-20题18.英国实现扭转对华正当贸易逆差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通过A.走私鸦片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加大资本输出19.二战结束后,美国商品在中国形成独占地位,其原因是①欧洲、日本普遍衰落②美蒋勾结③美国商品享有比其它国家更低的关税④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20.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最主要表现是A.引进外资数量剧增B.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C.外汇储备迅速增长D.进出口总额进入世界前列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人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象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朱镕基“新加坡讲座”回答:(1)材料一:“这是历史上形成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同观点?(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西部开发目标上各有何侧重?(4)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为何毛泽东把新的工业大部分摆在内地,邓小平则放在沿海?22.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哪些变化?(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给中、日两国哪种相同的机遇?为何结果不同?(4)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期,中国为何没能抓住机遇?后期又是如何抓住机遇发展?答案:1.A2.B3.A4.D5.D6.A7.D8.A9.C10.C11.D12.B13.A14.B15.B16.D17.C18.C19.B20.D21.(1)近代以来,沿海地区受西方侵略时间早、程度深,自然经济解体快。近代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2)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利用东部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的发展。(3)前者侧重于实现工业布局平衡和备战需要;后者侧重于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4)五十年代,两大阵营对峙,沿海局势紧张,从国防战略出发,工业发展重点放在内地。七十年代后,中国国际环境改善。沿海在投资环境上具有明显优势,从迅速发展经济的战略出发,率先发展沿海经济,以此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22.(1)资本主义侵华,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等近代经济成份相继出现。(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展开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争夺,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阻碍民族经济发展。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又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客观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也有利中国经济的近代化。(3)相同机遇: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提供较快发展的可能性。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掠夺、封建顽固势力的阻碍;日本已经明治维新,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4)前期:国共内战;新中国前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国内左倾思想的影响。后期:改革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本文标题: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8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