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2)
1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的: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条件;掌握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理论及其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熟悉武昌起义、帝制覆亡、民国建立与袁世凯窃国的过程;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同时要求学生深化关于辛亥革命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进行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3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武昌起义的准备与经过;《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尤其是如何理解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相同与不同;如何理解武昌起义成功而辛亥革命却失败了;如何理解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与妥协。4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5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6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出现新态势。《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它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7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新态势之一:掠夺铁路修筑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摘自当年日本《朝日新闻》《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回京乘坐的火车8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在华已开采和准备开采的矿区共59处,资本总额为1·2亿多元。而同期中国自办的新式矿区89处,资本总额仅2200多万元。可见中国矿业为外资所压倒。不仅如此,帝国主义在已夺得采矿权的地区,极力限制和排斥华人设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新态势之二:攫取采矿权开平矿务局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新态势之三: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恶性膨胀1903年外国进口商品总额为4·83亿多元,但出口总额为3·47亿元,入超高达1亿多元。辛亥革命前,外资已垄断了中国生铁生产的100%、内外河航运的84·4%、铁路的93·1%、煤矿的76·3%。到1913年,各国在华共设21家银行和101个分行。它们借助投资、贷款、发行纸币等手段,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口岸——厦门通商口岸——上海10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频繁从1902~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包括抗捐、抗税、抗租、罢工、反洋教、拒俄、拒法、抵制美国货以及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等各个阶级阶层广泛参与的反抗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漫画:民不聊生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考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2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3(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宣传革命的书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1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宣传家、组织活动家15(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6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17(一)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推翻满清政权,解除民族压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反满并非民族复仇,而是要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孙中山手书的《民族主义》民国初年的五色旗18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1)创立民国(2)实现主权在民(3)新国家的政体为“五权分立”孙中山手书的《民权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平均地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节制资本台湾孙中山纪念馆“三民主义”碑刻孙中山手书的《民生主义》20(二)“三民主义”学说提出的重要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1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论战同盟会成立后,积极主动地与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民报》第3号刊发号外,提出与《新民丛报》论战的12条纲领22(二)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主要问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考题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24(三)论战的意义和暴露出的缺点意义: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论战也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上的弱点:如在反帝问题、人民群众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不坚定。25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6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一)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1906年萍浏醴起义中牺牲的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影响最大的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史称“黄花岗起义”。27(二)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利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劣。清廷出卖路权的行径,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民众参与保路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朱德保路运动纪念碑28(三)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成功。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湖北新军29各地响应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形势图武昌起义的成功,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不到一个月,就有13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0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华民国玉玺31(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孙中山大总统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32(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人权”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届国会开幕33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宣统帝退位诏书3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之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总统府职员合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之三漫画:德先生与赛先生五四运动浮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3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之四革命军为百姓剪辫子校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3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之五孙中山会见菲律宾独立军代表代表彭西,支持亚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39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0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1(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报纸报道《二十一条》签订的消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2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31、“二次革命”(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42、“护国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云南护国军将领合影率护国军出征的蔡锷45段祺瑞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于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3、“护法运动”护法战争时的军政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6(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先后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7(三)辛亥革命失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19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