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第7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讲解
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第一节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以改善人民营养状况为目标,通过营养科学的信息交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形成科学合理饮食习惯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营养教育概述•目的:在于提高各类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膳食因素,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养教育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干预活动,提供人们必需的营养科学知识和技能,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与生活方式,以便在面临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时,有能力做出有益于健康的选择。•特点:途径多、成本低、覆盖面广营养教育的主要对象1.个体。主要指公共营养和临床营养工作的对象。2.各类组织机构。包括学校、部队或食品企业等。3.社区。包括街道、居委会、餐馆、食品店、社区保健等各种社会职能机构。4.政府部门。包括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营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2.了解社会、经济、有关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对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3.具有社会心理学、认知、教育以及行为科学的基础。4.具有传播营养知识的能力。5.有一定现场组织协调和研究能力。营养教育的主要工作领域1.有计划地对餐饮业、农业、商业、轻工、医疗卫生、疾病控制、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2.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从幼年开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将营养知识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4.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营养宣传活动。营养教育的发展现状1.日本的营养教育为指导人们在日常膳食中均衡营养,日本就把所有的食品按其颜色印象分成三类,称之为三色食品A.黄色食品:指粮谷类、坚果类、薯类、脂肪和砂糖等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原料;B.红色食品:即动物性食品等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的食物。C.绿色食品:即水果、蔬菜、海藻类等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食物营养教育的发展现状1.我国的营养教育我国的营养教育在近十余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幼儿园儿童和家长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儿童:减少(吃肥肉、睡前吃糖果、挑食和偏食的人数)增加(早饭前和睡前刷牙,饮奶的人数)•家长:增加(注重食物营养和孩子营养需要的人数)我国的营养教育•开展了“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社区肥胖成人进行膳食行为干预•社区人群高血压营养教育——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社区营养教育活动对改善居民不良的膳食习惯,树立平衡膳食观念是行之有效的。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1.了解教育对象在营养教育之前,应充分认识教育对象特别需要的营养健康信息,为制定计划提供可靠依据。①发现问题:对目标人群进行简略的调查和评估,发现和分析其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②分析原因: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知信行)③考虑相关因素:了解和分析与营养有关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及政策和信息资源。④结果:知道该人群在膳食营养方面那些行为可以改变,那些行为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2.制定营养教育计划①确定优先项目:根据与知信行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可改变性、外部条件、危害性以及受累人群数量确定。②确定营养干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③制定传播、教育策略以及实施计划,包括确定与分析目标人群、实施机构和人员、教育内容以及活动日程等。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制定营养教育计划还要做到:•预先制订营养教育评价计划–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实施评价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评价的时间以及结果的使用等•做好经费预算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3.确定营养教育途径和资料①确定是否有现成的、可选用的营养教育材料②确定对教育对象进行营养教育的最佳途径•宣传途径包括个体传播、面对面交流、讲课、大众传播等③确定营养教育最合适的宣传方式•宣传方式包括发放小册子、放映幻灯片或录像片、讲课等。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4.营养教育前期准备①编写营养教育材料•具体要求: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②对准备好的宣传材料进行预试验,以便得到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注意:⑴了解教育对象对这些资料的反映和修改意见⑵了解教育对象对这些信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⑶对教育资料进行修改。⑷综合分析,确定信息如何推广,材料如何分发,如何追踪执行。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5.实施营养教育计划•确定宣传材料和活动时间表,让每个工作者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同时要观察教育对象对宣传材料有何反映,如果反对,找出原因,以便及时纠正。二、营养教育的实施步骤6.教育效果评价–近期效果:目标人群的知识、态度、信息、服务的变化。–中期效果:行为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远期效果:人们营养健康状况(身高、体重)和生活质量(劳动生产力、智力、寿命、精神面貌等)的变化。根据上述几个方面内容,以目标人群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重点,写出营养教育的评价报告。将取得的经验总结归纳,以便进一步推广。三、营养教育的相关理论1、健康传播理论•健康传播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诞生。我国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健康传播的概念,将健康传播学研究纳入健康教育科学体系。•21世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被确立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在医疗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手段,是健康教育方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健康传播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获取、制作、传递、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营养信息传播是健康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改善个人和群体的营养状况与促进健康而制作、传递、分散和分享营养信息的过程。•营养信息传播理论对营养教育项目的执行和有效完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广泛开展营养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理论基础。2、行为改变理论①知信行理论模式(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KAP)–知:知识和学习–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基于“知”“信”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改变的三个关键步骤:接受知识、确立信念和改变行为•这种理论模式直观明了,应用广泛,但影响因素很多。三、营养教育的相关理论2、行为改变理论②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五因素:感知疾病的威胁,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效能期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提示因素。•有价值,但该模式的效度和可信度检验较困难。③计划行为理论是能够帮助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理论。•适用于健康领域,已被大量应用,但对不同健康相关行为的预测能力也不尽相同。三、营养教育的相关理论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社区营养指在社区内,运用营养科学理论、技术及社会性措施,研究和解决社区人群营养问题,包括食物生产和供给、膳食结构、饮食行为、社会经济、营养政策、营养教育及营养性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社区营养的目的:通过开展营养调查、营养干预、营养监测、营养教育等社区营养工作,提高社区人群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进健康,进一步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国家或当地政府制定食物营养政策、经济政策及卫生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社区营养管理几乎涉及所有人群–主要工作对象包括:•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社区营养管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分为5个步骤:①现状调查②确定项目目标③制订计划④执行计划⑤评价效果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1.了解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调查•是社区营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全面了解被调查社区人群营养状况(食物消费水平、营养素的摄入量,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等)–了解健康状况(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影响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2.社区营养监测、干预和评价–通过对有关营养状况指标的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价,掌握人群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发现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营养与疾病的联系,以便采取特定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营养及有关健康问题。一、社区营养管理概述•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3.社区营养改善–改善社区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措施包括:•普及营养知识,改善卫生条件,推行食品强化和补充营养素防治营养缺乏病,推广家庭养殖业,调整膳食结构预防慢性疾病等–其中进行营养教育和咨询服务是一项主要而经常性的工作。•通过此项活动,向社区群众宣传营养知识及国家的营养政策,使社区群众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做到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增进健康。二、社区动员•社区动员是将满足社区居民营养需要和增进健康的目标转化成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的过程。•是社区营养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目的:–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区营养工作,争取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采取行动以便解决社区的营养问题。二、社区动员•工作内容:1、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主动参与–基层社区卫生人员是社区营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也是社区营养工作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技术力量,他们对保证社区营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社区动员•工作内容:2、促进社区人群主动参与营养工作–社区是开展社区营养工作的基本场所–社区的基层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是社区动员的主要对象–家庭是组成社区的基本细胞–推动家庭参与是社区营养工作的社会基础。–重视社区的关键人物二、社区动员•工作内容:3、动员领导部门积极参与–人力、物力、财力4、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营养学会、消费者协会、老年协会、妇联等5、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三、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需要收集的资料:①人口调查资料②膳食营养调查资料③健康资料④经济状况⑤文化教育程度⑥宗教信仰⑦生活方式⑧供水情况三、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获得途径:(1)收集现有的统计资料•工作人员可从行政部门(卫生、财政、统计、环境、交通等)、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医院等)、科研学术部门(院校、研究所等)及其他部门现有相应的统计报表、体检资料、学术研究报告或调查数据中获得所需的信息。•注意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发表的时间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经确定资料可靠后再进一步分析数据。•并且要明确表述各项资料的来源,尊重原著作者或调查者的知识产权。三、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获得途径:(2)访谈–即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交谈,以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对象包括领导者、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及专家等–优点是获得的信息资料准确性较高,资料收集快捷。–缺点是费时、费力、费经费。三、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获得途径:(3)专题讨论–是调查对象(本社区的居民代表、行政管理人员、卫生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由记录员现场记录讨论内容的活动。–优点:通过比较充分的信息交流,可以得到相互启发的沟通效果,从而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三、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获得途径:(4)调查问卷–现场调查•面对面调查:形式较灵活,对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要求不高,问卷回收率较高,准确性也较高•自填式调查:较节省时间、人力及物力,但问卷回收率低,内容也不够准确–信函调查–电话调查覆盖面较广,但回收率较低四、营养改善项目1.分析营养问题2.确定项目目标3.制订计划4.执行计划5.项目评价1、分析营养问题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营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社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尽力弄清以下问题:1)哪些人患营养不良或慢性病,其年龄、职业、经济水平、民族等情况。2)存在何种营养不良或营养性疾病。3)营养不
本文标题:第7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0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