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农业与手工业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消长赋役与户籍人身依附关系门阀士族的兴衰前汉是我国作物生产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农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一般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大部分是在这时期具备了;通过精耕细作以取得单位面积高额丰产栽培的科学基础,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中国农学史》上册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许倬云著水碓模型汉代粮食加工工具。以水为动力,主要用于谷类去皮。耧车模型汉代播种工具。以人或畜牵引,种子由箱内沿耧管撒下。代田法示意图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林川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汉亩折合平方公里西汉帝国全部疆域145136405006690700非耕作土地102528889004724600可垦未垦土地32290947001488000已垦田地827053600381100(当代计算结果)西汉帝国全部,包括朔方和西域,总面积应是6263120方公里,较《汉书·地理志》的“提封田”总面积不过相差437880方公里,差距仅仅是7%。这至少说明这个两千年来无人问津的数字决不是不负责任胡扯来的;相反地,我们不能不对西汉行政、边防、驿传、及里程计算、大地估测等方面的成就肃然起敬。元始二年的一系列全国性的土地数字虽然是孤立的数字,但每项都相当合理,各项之间质量也很相称。内中“提封田”与历史地图核对之后,证明是相当准确的。可垦而未垦的土地面积,与今日全国已耕之地相比较,也决不荒诞离谱。户均、人均垦田之数,亦与现存西汉讨论农作的文献大体吻合。这些土地数字,加上全国及各郡国的户口数,是相当令人惊讶而景仰的,是世界上古文献中的“奇迹”,是我国的珍贵历史遗产。(何炳棣)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12233062)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59594978)每户平均口数4.87尽管其中也难免有虚报或隐漏的成分,这还是公认的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精确的数据之一。这项统计数不仅反映了西汉一代状况,实际上也显示了在西汉末以前近3000年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果。…这项数据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精确的人口调查记录。(葛剑雄)《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的农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础上辑得3500余字,分101条。《四民月令》的体裁来自《礼记·月令》篇,逐月记载应行之事。后者针对帝王而作,前者则是为士农工商“四民”所写,主要是一部供地主家庭使用的日常生活用书。今仅存3200余字,有缪启愉辑本。《后汉书·张让传》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02468史籍记载5.962.15.650.781.62葛氏估算63.5633.5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东汉后期三国西晋汉晋时期人口变化(单位:千万)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汉书食货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煤饼河南巩县西汉炼炉遗址出土水排示意图西汉炼铁炉陶制鼓风管陕西霸陵出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单衣长一二八厘米袖通长一九零厘米重仅四十九克《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一九九四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北京大学考古系齐东方教授发现“君幸酒”漆器酒具青瓷罐青瓷瓿浙江上虞出土东汉瓷器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计然曰:“…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贵出如粪土,贱进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共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史记·货殖列传)战国至汉初,中国经济发展,在城市化与商品化两项动力的配合下,出现了相当发达的工商业。《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富商大贾及《游侠列传》中的民间社区领袖,都不是一般农业社会所能出现。如果循此方向开展,中国的经济基础未尝不可能以城市生产业为主体,此后历史将可能完全不同。——许倬云《汉代农业》中文版序言商品交换越是打破地方的限制,商品价值越是发展成为人类劳动一般的体化物,货币形态也就越是归到那种天然适于担任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那就是贵金属。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蹄金麟趾金金饼金五铢西汉“市印”东汉“长安市长”东汉市井图画像砖四川新繁县东汉墓出土市场由十字形街道隔开中为市楼系市场官署所在四川彭县出土四川彭县东汉墓出土庄园谷仓壁画何兹全先生,一九一一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东汉末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三国志·田畴传》(晋八王之乱中庾衮)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晋书·庾衮传》坞壁的主要特点:①坞壁主身份一般是庄园主或有号召力的官吏②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③规模一般大于原来的里、村,内部建有基层行政单位④往往立有律令礼仪条文以相约束⑤内部生产经营多采用庄园式方法⑥有军事化色彩,但以自保为主——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认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并非简单的随想之作,而是对十六国后期北方弘农、上洛一带一处坞壁的真实描写。记中人谓“先世避秦时乱”,所指实是苻氏前秦。东晋末年刘裕北伐关中,其幕僚戴祚随从,著《西征记》,其中提到桃源、桃林之类地名。《桃花源记》的题材,可能直接或间接源于戴祚等人的见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商品经济虽较两汉衰微,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却有进一步的发展。上图鸭嘴形玻璃水注下图玻璃碗均辽宁北票北燕墓出土右图鎏金银壶宁夏固原北周墓出土西汉赋税制度补充1.献费与赀算的性质和实施情况尚有争论补充2.百姓服“更卒”之役,每年一月,后普遍交纳代役钱,称更赋名目征收物品一夫一妇A未婚丁男B=A/4受田奴婢C=A/8受田耕牛D=A/20租粟2石5斗2.5斗1斗调绢帛1匹(合4丈)1丈5尺2尺绵或麻绵8两或麻15斤绵2两或麻3斤12两绵1两或麻1斤14两绵0.4两或麻12两与魏晋租调制的比较:因有均田制背景,故田租并非按亩征收,而是按受田单位(一夫一妇等)征收。调的征收也不再采用“九品混通”之制。征收额度总体来说有较大下降,对小家庭尤其如此。征收的关键因素是丁男。加藤繁(1880~1946),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供养。供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供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汉书·毋将隆传》汉定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少府所领园地作务之[八](入)十三万万,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太平御览》卷627引桓谭《新论》参阅加藤繁《汉代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的区别及帝室财政一斑》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大变革,村社走向瓦解,社会上贫富分化加剧。…富者大量地利用奴隶去从事于物质生产,贫者则因破产或贫困而沦落为奴。从这时起,奴隶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秦、两汉基本上都是如此。从战国到两汉,…奴隶劳力被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可以明确,秦汉时期,奴隶劳动在农业生产中完全居于一种重要的地位。——吴荣曾《试论秦汉奴隶劳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数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作用最大的时期。……汉代社会的私家奴隶约为四百到六百万人。官奴隶官刑徒以五十万计。…除一部分家内奴隶外,他们所参加的产业一般是商品生产,是大产业,在交换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佃农秦…除井田,民得买卖,…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兴,循而未改。(汉书·食货志)宁成…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数年,…致产数千金。(史记·酷吏列传)雇农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梁鸿……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后汉书·逸民列传)上家累巨亿之资,斥地侔封君之土。……下户崎岖,无所置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率妻孥,为之服役,…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崔寔《政论》河南密县出土秦汉全国人口都被编籍归郡县管辖。受豪族强宗役使的贫民和“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佃户,都是国家的编户民。编户民以外被豪强隐匿的人口是不占民数的逃亡户,是非法的、犯罪的。没有任何公开的、制度化的人口分割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被公开的合法化的分割,一部分属于国家政府,一部分为豪族强宗所分割。政府承认这种制度,并把它法典化。战国秦汉,奴隶是大量存在的。……身份变化只有两者:自由平民变为奴隶,奴隶变为自由平民。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身份和依附关系成为显著的社会现象。…自由平民通过投靠、赐与等等途径降为豪族强宗的依附民。奴隶解放,一般也不是直接解放为自由平民,而是解放为依附民,通常被称作客。依附民代替自由平民和奴隶,成为突出的社会阶层。——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士族高门(北方)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而谱有世官。过江则为侨姓,王(琅琊)、谢(陈郡)、袁(汝南)、萧(兰陵)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均吴郡)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太原)、崔(清河、博陵)、卢(范阳)、李(赵郡、陇西)、郑(荥阳)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新唐书·柳冲传》引柳芳《士族论》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卬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文献通考·选举考七》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宋书·恩幸传序》晋、宋之间,士庶区别日益严格,宋、齐时已达到僵化的程度。…门阀贵族坚决反对把新兴的或假冒的士人处于自己的同一等级,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原来独占的统治轨道。士庶区别的严格化发生在此时,正因为士庶有混淆的危险。所以这里并不表示门阀势力的强大,相反的倒是由于他们害怕这种新形势足以削弱甚至消除他们长期以来引以自傲的优越地位。——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黄门郎路琼之,(宋孝武帝)太后兄庆之孙也,宅与(王)僧达门并。尝盛车服诣僧达,…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身昔门下驺人路庆之者,是君何亲?”遂焚琼之所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1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