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儿童异常发展的病因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易感因素、促发因素、维持因素和保护因素。易感因素表示儿童具有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倾向;维持因素指心理障碍产生后,使心理问题得以持续存在的因素;保护因素则阻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对求助者的预后及其对治疗作出积极反应都有意义;促发因素引发心理障碍,或者使心理问题显著恶化。易感因素、维持因素和保护因素又可进一步分为个人或环境亚因素。个人因素是指儿童的生物和心理特征,环境因素是指儿童的心理社会环境特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以及治疗的机构。可见具体结构图一、易感因素易感因素表示儿童具有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倾向,包括:1、个人易感因素2、环境易感因素1、个人易感因素1.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双生子和领养子女的研究表明,许多心理特征如气质和智力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胎儿期和产前期并发症:子宫内环境存在的危险源可能会危及胚胎的健康发展:母亲因素(怀孕时的年龄、血型的不相容性、营养不良、抽烟、酗酒、吸食毒品等。风疹、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也会由母亲传给胎儿);产前期脑损伤;分娩并发症;阿普伽新生儿评分指数;早产儿•身体损伤、伤害和疾病童年晚期头部的伤害与认知损伤、去抑制机制和行为问题相关联。这些后遗症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头部损伤的程度和位置,同时也取决于伤害和康复的社会环境。一些慢性病以及威胁生命的疾病等都可以影响儿童的心理适应,因为它们对儿童和家庭造成了慢性的生物-心理-社会应激压力。•气质气质类型研究:Chess&Thomas(1995)容易型(40%)保护因素;困难型(10%)很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活动慢起型(15%)Kagan使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分为:抑制型(inhibited1/6)害羞、胆怯,面对新情景时会出现退缩行为。多数抑制型儿童的父母都有焦虑、情绪失调问题。因此这类气质风格可能是童年期出现焦虑和情绪失调的一个易感因素。21.2心理因素•智力:IQ测验鉴别出的智力低下是行为失调的易感因素•自尊:低自尊可以将儿童置于行为和情绪失调的风险之中•控制点:相信自己难以控制外部强化源和外部情景的信念,也是容易产生行为和情绪失调的易感因素。2、环境易感因素个体特征使儿童有出现心理问题的潜在可能性;而且,一旦心理问题出现,这些个体易感特征也维持着心理问题。情景易感因素同样使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在心理问题持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因素可以解释许多心理特性中大约50%的变异(Plomin,1991;Rutter,1991)。2.1早期的亲子关系研究已经证实,亲子依恋关系的性质、父母为儿童提供与其年龄相宜智力刺激的程度,以及父母适当组合控制和温暖的教养风格对儿童日后的心理适应水平产生着重要影响。当然,在总结上述三个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发现之前,先要简单地讨论一下联结这个概念,因为对这个概念目前还存在着许多误解。•关系联结Klaus&Kennell(1976)认为,为了形成亲密的母子关系,在孩子出生后紧接而来的一段关键期内,母亲必须要与孩子进行肌肤之亲。但严格的实验结果并没有支持这种联结理论(如Sluckin等人,1983)。产后即使没有肌肤之亲,母子之间也可以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尽管缺少实验支持,在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联结理论仍为医院中母婴治疗方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即使母亲或婴儿的健康状态不佳、难以进行肌肤之亲时,认为也会鼓励母婴之间进行亲密而频繁的接触。这是因为联结理论让人们相信,母子关系联结的失败可能会使婴儿处于被忽视、被躯体虐待,以及难以茁壮成长的风险之中,尽管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如Gaines等人,1978)。当然,虽然产后的即刻肌肤之亲对儿童以后的适应并非最为关键,但婴幼儿在其生命的头两年与主要看护者(特别是父母)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性质,的确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依恋关系MaryAinsworth《依恋模式》陌生情景试验三种依恋类型:安全(研究显示是一种保护因素)、焦虑、焦虑回避型依恋•智力刺激父母给儿童提供的感觉运动和智力刺激的水平,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测量家庭观察量表,影响变量:母亲对儿童的反应性、处罚强度、游戏材料的多3寡、父母利用游戏与儿童进行智力活动的数量等。•教养风格按温暖(情感)和控制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忽视型、体罚对儿童的影响:Turner等1996年的调查发现,在每月遭受一次或多次体罚的儿童中,患抑郁症的人数是其他儿童的三倍。调查结果与被调查者的的年龄、性别或社会经济地位无关。体罚中父母的支持:调查发现,每月受体罚不止一次的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并不能减少他们的心理创伤。对于那些一年中仅受到3至11次体罚的儿童来说,父母给予的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体罚对他们造成的消极影响。2.2儿童早期出现的家庭问题•父母适应问题父母出现抑郁、酗酒或犯罪等适应问题行为,会使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出现问题的父母可能无法为儿童提供安全依恋关系、充分的智力刺激和权威型教养环境;二是儿童通过父母的示范和不经意的塑造与强化作用,学会了与父母类似的信念系统、行为模式、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婚姻矛盾婚姻满意度的变化:随家庭生活周期的变化而变化,高水平的婚姻满意度一般出现在孩子出生前和孩子长大独立生活之后,而低水平的婚姻满意度则通常出现在孩子上学期间。在婚姻矛盾、冲突的家庭,儿童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品行问题。婚姻矛盾乃至出现家庭暴力,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首先父母间的争吵、冲突和暴力会使儿童感到痛苦,特别是当卷入冲突的人正是儿童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时,他们的痛苦更甚。其次,儿童对父母双方都非常忠诚,他们害怕自己对父母任何一方作出的积极反应,都会被另一方理解为背叛,并因此而遭到抛弃或虐待。第三,儿童或许会认为自己应该对父母出现婚姻矛盾负责,因此也应该负责解决父母间的问题,或者阻止父母的冲突或暴力。第四,婚姻失和妨碍了父母协调一致地为儿童提供最优化的养育环境。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对孩子的家养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通常,父母离婚两年以后,他们的孩子中有20%的儿童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或行为问题。父母之间的4相互讥讽,以及通过儿童传递的矛盾冲突,是导致这些儿童出现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相反,那些能够进行协商的离婚父母,他们的孩子则会表现出良好的生活适应。•家庭生活混乱混乱的家庭环境表现为:成员的行为无一定之规,各成员的角色不明确,日常生活缺乏规律性等。这样的家庭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品行问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成员缺少相互沟通的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家庭中存在多种问题,而且危机总是不断,一个紧接着下一个。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儿童感到很大压力;而且这样的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不能形成权威型的教养风格来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品行异端的兄姐不恰当的角色榜样,塑造或强化了弟弟妹妹的品行问题。2.3早期生活适应当婴幼儿缺少足够的社会支持时,他们对安全、照料、控制或智力刺激的需要就会受到威胁,从而导致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亲人分离或亲人亡故与父母的分离,或父母一方的亡故,都使婴幼儿感受到强烈的丧失体验,使儿童处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问题的风险。早期体验过丧失感的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一般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问题。•儿童虐待婴幼儿期,在身体、性和情感方面受到虐待的儿童也容易产生情绪和品行问题。受虐待的儿童有被反复多次虐待的风险。他们长大后也可能虐待他人。•社会地位低下家庭处于社会底层或者贫穷境地是婴幼儿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环境易感因素。这里还可能存在着各种中介作用机制。比如,贫困的环境和营养不良可能消极地影响儿童的健康,很差的健康状况又消极地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幸福感。此外父母需要应对各种社会处境中的不利因素,因而他们用来满足儿童安全、照料、控制和智力刺激需要的个人资源就会被削弱很多。•被机构领养当婴幼儿被机构领养、面对许多看护人时,他们长大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难以与他人形成并维持良好的关系。由于这些儿童从没有体验过稳定的依恋关系,他们便缺少一个与他人建立支持性的关系的榜样。二、维持因素1、个人维持因素1.1自我调节的信念5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可能会与许多心理障碍有关归因风格:不良的归因风格会使儿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形成抑郁性的归因风格,而这种归因风格可能导致他们失去活力,con个人维持着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学业失败和不能坚持治疗等。从学校获得的习得性无助感要到童年中期才会出现。教师的作用(如教师的归因)习得性乐观与良好的适应高度相关。当父母使用前后不一、不可预期的言语咒骂或身体惩罚手段来约束儿童时,儿童就会因此预期周围的其他人也将做出不可预期的攻击行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除非有确切的信息表明他们不会做出攻击行为(Crick&Dodge.1994),也就是说,只要当他人的行为含义不清时,这些儿童就会认为他人有不友好的企图。这种敌意型的归因风格会导致挑衅行为,反过来又会引发报复或抵触行为。这样,失常的敌对归因偏见维持着儿童在攻击行为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其他各种导致对情境进行错误理解的认知歪曲(出抑郁性归因风格或敌对性归因偏见外),也都会维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过分夸大情境中的潜在威胁的认知,会将儿童的焦虑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2防御机制成熟的防御:自我观察、幽默、自我肯定、升华不成熟的防御:分裂、投射、被动攻击神经症的防御: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情感转移1.3应对策略人们主要在下述情境中使用应对策略,即他们感觉到应激压力与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可分为两类:问题中心应对策略和情绪中心应对策略。后者适用于不可控制的应激情景(如丧失亲人),而后者适用于可控制的情景(如学校考试)。这两种策略又都可分为有效型和无效型。有效和无效的问题中心和情绪中心应对策略1.4生理维持因素2、环境维持因素2.1家庭系统因素•对问题行为无意识的强化:春春、母亲,共病•不安全的亲子依恋:焦虑型依恋•高压式交互作用和专制型教养父母的批评和斥责导致儿童更多的攻击或破坏行为,最终父母放弃不管,双方会感到如释重负,这种感觉消极的强化了双方此前出现的行为,即儿童的攻击和破坏行为,父母放弃自身责任的行为。6多从极端的专制型教养风格演化而来。这种教养风格的特征是高控制和低温暖。•过分参与的交互作用和纵容型教养父母情绪表达中有两个主要因素:批评和情感过度介入反映出家庭成员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努力。父母可能将儿童心理问题视为不服从的行为,因此通过批评来处理儿童的问题。同样,父母也可能将儿童心理问题视为低能的行为,因此试图通过过度保护或情感上过度介入来应对儿童的问题。而儿童则可能将父母的过度关注理解为,父母认为自己有特别严重的问题。儿童的这种信念以及对父母关注自己的期望同时维持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此外过度关注也使父母在无意识中强化了儿童的问题行为。过度关注是纵容型教养方式的极端形式,特征是高温暖和干预,但控制水平很低。•不参与的交互作用和忽视型的教养对某些婴幼儿来说,他们的言语和认知发展迟滞就是因为亲子间存在着缺乏交流、互不关注的交互作用模式;在童年期和青春期,互不关注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加强青少年的品行问题;互不关注的亲子关系在任何年龄阶段上都可能使其出现低自尊感,因为儿童可以将父母的好不关注解释为父母并不珍视自己。•前后不一的教养•无效的沟通模式儿童的心理问题可由混乱的亲子沟通模式的以维持。这种沟通模式的特征是,父母对儿童没有给与恰当的倾听,或发给儿童不明确、不直接的信息。•父母、儿童间的三角关系•父教缺失•婚姻失和2.2父母自身因素父母的某些心理特征使他们在与孩子相互作用时,更可能维持儿童的问题。如:父母存在着与孩子像类似的心理问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心理问题或者出现犯罪行为,住院或被监禁等。此外当父母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不充分时,可能会误解孩子的问题行为,并与孩子建立维持问题的相互作用
本文标题:儿童异常发展的病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3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