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倾听声音》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倾听声音》。《倾听声音》是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声音的作用,找出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寻找声音的室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着重观察了解了“声音是由谁发出的”“物体发生时的变化”等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探索声音奥秘的兴趣,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本课主要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为后面《物体传声》、《制作小乐器》、《声音与生活》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了三个部分:知识目标: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力目标(1)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2)能用“耳”和“眼”共同感知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情感目标(1)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2)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四、教学设计针对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一)游戏引入、提出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针对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引导学生模仿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请其他同学猜他模仿的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倾听声音。接着我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现在都能听到什么声音,从而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激发了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我会进一步引导:“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一起找到本节课最想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共分三步:第一步使物体发出声音,并提出假设我是这样做的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的物品,并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他们发声吗?(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看谁想的方法多。(3)观察发声物体,提出假设: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找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可以使它们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二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实验,从正反两方收集事实,验证假设。活动一:观察发声物体,并做记录实验要求:使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听、看、摸等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点,填写实验报告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1。接着小组进行汇报。我让学生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最后将学生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如摆动、抖动、运动等过渡到规范、准确的科学术语“振动”。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振动”就是指物体某一点做来回运动。活动二:反面验证假设,并做记录实验要求:使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观察现象,填写实验报告2。做实验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学生会说出“用手按”“用手抓”“用其它物体压”等不同方法。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填写实验现象时要用科学术语表达,让学生习惯使用“振动”一词。实验完毕后找小组进行汇报。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透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三步综合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所发现的规律,归纳推理,概括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五)欣赏乐曲、思考延伸1、首先课件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2、学生一边听乐曲,一边观察声音的波形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有高有低的,并让学生课下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本课我以人文主义理念展开教学设计。以科学学习、教育探究为核心理念,设计学生的探索过程。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整个活动以学生动手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经历发现过程,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板书设计倾听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文标题:倾听声音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2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