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资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的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课堂教学艺术的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开课导入艺术、课堂提问艺术、引导点拨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应变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组织艺术、体态艺术、板书艺术、结课艺术等等。一、沟通学生心理的艺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一次在杭大借班上课。地点在大礼堂,学生坐在舞台上上课,下面听课的老师有上千人,看得出学生心情有些紧张。上课伊始,孙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以惊奇的眼光看着教师。孙老师扫视一周,宣布“上课”,师生互致问好。礼堂顿时鸦雀无声,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人人都屏住了呼吸,学生当然就更加紧张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知道。师:我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姓,姓孙,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什么本事吗?生:会七十二变,会翻筋斗……师:孙老师有孙悟空本事那么大吗?你们想有孙悟空那么大本事吗?生:想。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生:答师:你们的名字都蕴含了父母对你们的期望,多好的名字,老师这儿也写个名字板:落花生支老师执教《晏子使楚》片断: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生:不紧张。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学生无人举手)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有一个学生举起手)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二、开课导入的艺术“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清代学者李渔《闲情偶寄》“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于漪“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魏书生1、“温故知新”式的导入例: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这样导入:上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一首是《锄禾》,一首是《鹅》,一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踊跃背诵。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好不好?学生都兴奋地说:“好!”跟我一起写,于老师板书题目。2、“开门见山”式导入例:于永正老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3、“辨析”式导入例:于永正老师教学《壁虎》一文又这样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9课《壁虎》。(板书:壁虎)有人说,这一课的题目后面应加上“捉虫”二字,改为“壁虎捉虫”。该加还是不该加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立刻用心读起课文来。4、“故事”式导入例: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时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略)5、“音乐”式导入例:教学《月光曲》于永正老师这样导入:(上课铃声落下,师生问好之后,教室里响起了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师:(深沉地)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书:月光曲。稍片刻,琴声渐止。)《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6、“绘图”式导入例:于永正老师教学《惊弓之鸟》这样导入: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画的是什么。(于老师用彩色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于老师画的是一张弓。师:这叫什么呢。(师指弦。)生:这叫弦。(师又画了一支箭,学生作了回答。)师: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十七课《惊弓之鸟》,学了这一课就明白了。7、“虚拟”式导入例:《鲸》教学,于永正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课间,我听五年级一班两个同学在争论鲸是不是鱼,一位说是,一位说不是,二人争得面红耳赤。(说到这里,于老师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鲸”字,然后接着说)请大家打开这一课读一读,读过之后评一评谁说得对,理由是什么。生:都迅速翻开书认真地读起来。于老师边巡视边念叨:这理由啊,必须读完全文才能看出来。学生们很快就读懂了课文,找出了说明鲸不是鱼的两条理由。8、“煽情”式导入《马背上的小红军》写得非常感人,板书完课题,等学生都安静之后,于老师用低沉的声调,缓慢的速度说: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庄严肃穆,片刻,于老师缓缓地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里的这位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把书打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个个认真肃穆,轻轻打开书用低沉的声音读起来,有的学生读到课文最后一部份禁不住潸然泪下,这正得意于于老师导入时的感情渲染,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为整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调。明知故问式背景介绍式实验演示式谈话式猜读式谜语式竞赛式实物展示式三、引导点拨艺术语文教师的点拨语言(即提示语和过渡语),要“点”明要害,抓住重点;“拨”正谬误,排除疑难。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她进行了如下层层深入的点拨:金吉娅在圣诞节送给大家什么礼物?(生:送给妈妈和兄妹们棒棒糖。)棒棒糖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质的。金吉娅还送给了大家什么?(生:还送给大家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小女孩如愿以偿后的快乐。)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美好的精神品质。作者是用什么词语把这两方面联系在一起的?(生:不但……还……)那么棒棒糖和美好的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呢?(生:美好的品质更重要。)因而“不但……还……”这组关联词语中,“还”后面表达的意思要比“不但”后面表达的意思更近一层。四、教学应变艺术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老师提问学生:“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有位不太喜欢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怯怯地说:“回家找妈妈。”“轰”的一声,学生们都笑起来,那个孩子立刻脸涨得通红,头陷得很低很低。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多听话的孩子呀!遇到事情先想到妈妈,你们能做到吗?”学生们静下来,乖巧得像妈妈怀里的宝宝。“让我们继续来帮乌鸦想办法吧!想到办法,乌鸦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就这样,学生又动脑筋为乌鸦想起办法来,而那个可爱的学生也慢慢抬起了头,不再羞涩。一位老师上《夜莺之歌》,才写完课题,一位调皮的学生就突然用自制的口哨学夜莺大叫一声,另有几位学生也跟着叫了起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先是很恼火,但随即一想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课无法上下去,便马上微笑着对大家说:“他们学夜莺叫像吗?”学生说“有点像”。老师便把刚才学夜莺叫的几个学生请起来,比谁学得逼真一些,结果那个调皮的学生评为第一。老师表扬他模仿能力强,课前能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同时又希望他以后要区分场合,注意遵守课堂纪律。一位教师正在讲《游园不值》,某个学生迟到,“砰”的一声推门走进教室,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过去,然后全班同学转头望着老师,等待和推测老师的处置。老师停顿了一下顺势取材于课文问:“‘小扣柴门久不开’,同学们,请说说诗人为何用‘小扣’而不用‘重扣’、‘猛推’?”学生先笑,接着议论起来,最后明确:诗人知书达理,有教养,有礼貌。这时老师走到那位同学面前弯腰轻声问:“你赞成‘小扣’呢,还是‘重扣’、‘猛推’啊?”那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又笑了。在笑声中,学生受到了教育和感化,又理解了教学内容。一次,一位老师刚踏进教室准备上课,忽然听到有个女生在哭泣。他眼睛一转,看了看教室说:“是谁家的小孩子到我们教室里来上课啦?”这句话一出口,同学们都带着好奇的眼神回头看刚才在哭泣的女孩,顿时鸦雀无声。“既然没有小孩,那就让我们上课吧……”这个例子中,这位教师就是凭借学生发出的哭泣声,假说这哭泣是因为有人带小孩到课堂而发出的。老师对学生既没进行批评,对哭泣的原因也没进行深入的课堂调查,仅仅是一句话,就将课堂的干扰平息了。一次教师在课堂上正乐此不疲的讲诗词,突然一只小麻雀毫不畏惧地站在窗台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同学们都带着好奇的目光去审视它,有的同学甚至按耐不住想跑去捉它。就在这时,老师便转移了话题,悠哉地说道:“我有一幅对联,如果有人先对出来,期中考试给他多加五分。”同学们一听马上又来了精神,显得兴奋异常。老师接着:“上联是一只麻雀鸣窗台。”同学们进行了短暂的思考后有人对“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人对“满室学生看窗外”……老师接着说“还有更好的对法,所以就当是留给同学们课后作业去思考,现在回到正题上……”五、组织教学的艺术组织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要搞好组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要有驾驭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1.形象感染法走上讲台时,神情要亲切、庄重、肃穆,站定后要扫视整个课堂,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从原来的注意对象迅速转移到教师身上来,自觉地投入教学活动。2.趣味激发法讲课时,如有较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适当穿插讲一些表面看来跟教学无关(但内含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而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使学生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引发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课文《蚕姑娘》时,老师在分析课文,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采用猜字谜的方式引导他们:“一只黑狗,不叫不闹”谁猜到了就发奖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全集中了。3.心理暗示法(1)用语言暗示(2)用表情暗示(3)用节奏暗示(4)用停顿暗示4.提问点拨法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转移注意对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学生答题不够理想时,不要急于批评,可稍加点拨,鼓励他们动脑筋思考或用心听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积极投入学习的活动。5.指名演板法此法类似“提问点拨法”教师指名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演板,并在适当时机轻声对演板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6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