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
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目的第一条为规范员工行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信嘉公司员工准入管理、岗位规范、行为观察、行为矫正、员工心理、生理状态管理、产生原因分析、预防、治理基本措施及其他人员行为控制的有关要求。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信嘉公司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条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第五条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第六条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规定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第七条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规定,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岗位操作法、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规定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第八条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规定、其他纪律等。第九条不安全行为分类:分为A、B、C三类。一、A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二、B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严重不安全行为,即危害程度仅次于A类,可能导致人员受伤事故或其他较为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三、C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一般不安全行为,即其行为造成的情节和后果较轻的不安全行为。第四章组织与职责第十条安环部是不安全行为控制的主控部门,负责不安全行为控制规定的制定和实施,负责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管理。第十一条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第十二条各车间依据本规定完善业务范围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工作。第五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员工准入管理第十三条各部室、车间应通过分析各岗位的任务、责任、性质等特征,制定员工任职标准,作为选择、安排人员的依据。第十四条通过分析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确定人员适合的岗位,使人员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失误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第二节岗位规范第十五条各部室、车间应基于风险控制需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制定员工岗位规范。第十六条各部室、车间应按照下述原则制定岗位规范:一、客观性:根据岗位制定岗位规范,要因岗而异,不要因人而异。即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的职工,应具备什么素质,就应相应地制定什么岗位的规范。二、实用性:根据岗位控制安全风险的需求,规定岗位人员安全技能要求。三、科学性:岗位规范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上,把科学的操作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列入岗位规范。四、层次性:要按企业劳动力结构的不同层次制定出不同的岗位规范。第十七条岗位规范内容一般应包括:一、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明晰岗位工作任务并形成文件的描述和表达。二、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根据岗位接触的风险和危险源状况,规定各个岗位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例如:带电作业防护服、绝缘操作棒等。三、岗位安全职责:根据不同岗位接触的风险和工作性质,确定岗位安全职责。例如:操作工、安全员等。四、岗位安全行为标准:根据岗位与危险源关联的运行和活动,明确控制运行和活动安全开展的准则。第三节行为观察第十八条行为观察的重点:一、重点人群:新入厂员工、劳务工、外委施工人员、单岗作业人员、检维修人员。二、重点时段:中夜班、交接班时间、加班延点时间、突发抢修设备故障时段、检查人员刚离开时。三、重点作业活动:各类特殊作业、设备检修、非日常操作。四、重点行为:检修不挂牌、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睡岗、脱岗、酒后上岗、厂区吸烟。第十九条行为观察的步骤:一、工作准备:二、工作计划;三、确定人员;四、确定观察区域;五、观察:1、观察员工的作业行为;2、留意好的和不规范行为做法。六、沟通:1、认可好的做法;2、交流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后果。七、分析与反馈1、建立《三违台账》;2、编制报告并反馈。第四节产生原因分析第二十条生理因素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使得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差异。如手是人操纵机器的主要部位,手的大小与操作装置、安全装置的设计密切相关。若个别人手比一般人群的手过大或过小,在某些情况下,常是关系到个别人的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因素。此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在从事某种作业时,亦可能会出现事故。如高血压患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有癫痫、癔病和皮肤对汽油过敏者不宜从事接触汽油作业。由于每个人的上述因素各异,因此,人的行为(包括安全行为)也必然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个体差异的特点。第二十一条心理因素主要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虽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但具体到个体而言,却往往表现出种种不同特征,因而造成个体行为的不同。再者,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不同,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不同,便构成了个体不同的特征。因而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给行为带来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第二十二条知识与技能缺陷一、培训规定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二、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岗位操作法,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第二十三条思想和情绪因素一、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规定、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二、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三、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四、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五、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六、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第二十四条利益与管理原因一、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产量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二、规章规定、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第二十五条生产环境影响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产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一、作业场所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二、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而产生不安全行为。三、机械噪声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易使人多疑易怒,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第五节行为预防第二十六条各部室应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训,配置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为员工创造自觉规范作业的条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第二十七条各车间应承担本车间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主体责任,要把员工不安全行为预防纳入整体安全管理之中,明确不安全行为控制目标;各部室应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提供保障,把不安全行为管理纳入业务保安职责。第六节治理基本措施第二十八条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要根据生产组织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做好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特别要针对不同岗位做好《岗位危害因素》、《岗位技术岗位操作法》的培训。第二十九条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要持续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生产的一些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工作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第三十条安环部是明确不安全行为治理的主管机构,安环部、各部室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第三十一条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第三十二条各工作岗位和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科学地选择和配备人员,做到人机匹配。第三十三条改善作业环境,使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第三十四条做好员工的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员工热爱本职工作,随时掌握其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第三十五条发生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人员所在车间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不安全行为人员,并按照规定给予考核和帮教谈心,决不姑息迁就,坚决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帮教。充分利用现身说法、书面反思、书面承诺等手段,帮助不安全行为人员诚恳认识错误,吸取教训,严格要求自己。第七节行为矫正第三十六条任何人发现不安全行为后,均要及时制止,同时告知当事人行为的危险性及其后果,并明确正确的方式、方法。第三十七条各车间每月可利用板报、展板等手段对不安全行为专题曝光,并将考核结果向员工公布。第三十八条采用谈心引导、平等交流等形式,纠正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认识,保证员工从根本上认知不安全行为。第三十九条组织不安全行为员工观看不安全行为动漫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员工。第四十条举办工伤人员和不安全行为人员“现身说法”教育活动,警示其他员工。第四十一条制作通俗易懂的不安全行为漫画让员工认识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后果。第四十二条针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实施再教育,填写《三违人员帮教记录》。培训要求如下:一、培训内容1、思想认识教育,解决思想认识问题;2、对不安全行为后果认识;个人写出书面检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3、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公司、所属单位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及规程措施;4、本岗位危害因素辨识;5、相关事故案例;6、关于不安全行为对国家集体、个人造成后果的有关材料;7、其它相关知识。二、培训单位1、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由安全健康环保部组织待岗培训;2、B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由车间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培训;3、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由工段班组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培训。三、培训考试成绩不得低于90分,考试不及格给予一次的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继续接受培训直到合格为止。第八节员工心理、生理状态管理第四十三条各单位应合理安排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通过以下方式调整员工工作时的适宜紧张度:一、工作难度与员工的能力相适应;二、工作任务的明确;三、工作负荷适宜;四、工作的风险可接受。第四十四条各单位应控制员工在如下病理状态下开展工作:一、过疲劳;二、睡眠不足;三、醉酒;四、饥饿;五、生物节律、精神异常;六、慢性酒精中毒;七、脑外伤后遗症;八、疾病。第九节其他人员行为控制第四十五条对进入生产作业场所的承包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单位应采取如下方法:一、安全培训或交底:生产单位要对进入其生产作业场所的承包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交底。通过安全培训或交底,使承包方人员掌握所进入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则要
本文标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7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