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专本科通用 中华文明礼仪中华文明礼仪在线考试100分
单选题(共30道题)展开收起1.(2.0分)关于“无于水鉴,当于民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自《尚书》B、“鉴”的意思是“镜子”C、这段话是孔子对诸侯的忠告D、意思是,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要把民众的反应当作检验自己为政得失的镜子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2.(2.0分)关于周人对祭祀的庙数所作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子七庙B、诸侯六庙C、大夫五庙D、士四庙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3.(2.0分)关于《周礼》中所勾画的官职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所有官员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B、六官中,每官下设十二个具体官位,总数刚好为七十二。C、六官分别主管宫廷、民政、宗族、军事、刑罚和营造。D、隋唐以后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即脱胎于六官。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4.(2.0分)关于《仪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仪礼》的作者是周公B、《仪礼》原名《礼》,唐朝时才定名《仪礼》C、《仪礼》中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古礼D、《仪礼》现存十七篇,体例完全一样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5.(2.0分)阅读《礼记》时,下列哪个是最佳的辅导材料:A、《周礼》B、《仪礼》C、《大唐开元礼》D、《四书章句集注》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6.(2.0分)关于《论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儒家最重要的著作B、由孔子本人执笔完成C、体例为小故事、小寓言集D、记录了孔子关于做人、治学、治国以及养生长寿的心得体会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7.(2.0分)儒家认为乐与礼的关系是:A、乐由中出,礼自外作B、乐的层次较低,礼的层次较高C、礼的层次较低,乐的层次较高D、二者互斥,不能共存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8.(2.0分)下列哪位国君/政治家坚决反对放弃本国服饰、改穿外国服饰?A、赵武灵王B、北魏孝文帝C、明治天皇D、李鸿章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9.(2.0分)关于保持服饰的干净整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持服饰干净、整洁是对他人的尊重。B、服饰不应有明显的污迹、异味和褶皱。C、王安石是保持服饰整洁的反例。D、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不必考虑服饰问题。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10.(2.0分)孔子对“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的态度是:A、大力赞扬,认为合乎君子之德B、坚决抵制,认为缺乏自知之明C、不予评判,属于个人习惯D、心存疑惑,对其特立独行不能理解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11.(2.0分)关于儒家的服饰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服饰代表一个人的品味和地位,因此应追求档次B、服饰与人的道德修养无关,所以邋遢、肮脏一些也无妨C、儒家主张穿着干净、整洁而朴素的服饰D、服饰是个人的自由,怎么穿都可以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12.(2.0分)关于君子之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指人的表情。B、只要“容”得体,举止、体态、声音语言等等都不重要。C、“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之容。D、通过“容”,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人是出于真诚还是表演。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13.(2.0分)“立容德”的意思是:A、站立时微微低头B、站立时身体呈现“S型”C、站立时要显得有德行D、站立时要挺直,同时微微向前倾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14.(2.0分)下列符合“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的是:A、心情激动时,一连跃上几级台阶B、阅兵仪式中的正步C、国家领导人在街道上向群众致意时的步伐D、解放军战士抬着邓小平同志的灵柩从大会堂出来时的步伐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15.(2.0分)关于揖拜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揖拜礼已经过时,现在没人再采用了B、奉手和执手是与西方的“握手”相近的一种揖拜礼C、鞠躬是西方礼节,我国古代是没有的D、揖拜礼只能用于两个人之间,不能用于多人之间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16.(2.0分)古人说“改日到府上叩见”,其中“叩见”指的是:A、叩门后相见B、叩首拜见,即见面时要跪拜C、一种自谦的说法,不是真的要跪拜D、平辈偶遇时的一种文雅说法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17.(2.0分)关于揖拜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位低的先拜B、地位高的先拜,地位低的答拜C、主人用较轻的礼答拜客人D、男女之间要拜两次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18.(2.0分)与普通客人会面时,下列哪种坐姿是得体的:A、箕坐B、跷二郎腿C、左右倚靠而坐D、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19.(2.0分)关于古代对站姿的要求,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保持体态挺直、不妄动B、双手应放在身前或两侧C、背在身后可以表示威严D、身体不要有所倚靠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20.(2.0分)在古代,字是由谁所起?A、由父母所起B、成年时由德高望重的嘉宾所起C、由自己所起D、死后由后人所起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21.(2.0分)在古代,名与字的意思一般是有联系的,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孔明的意思是:A、非常亮B、非常聪明C、非常开明D、非常明白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22.(2.0分)关于师生的称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古人也将老师称为“业师”B、古人称自己的正式学生为“弟”C、古人称自己的名义学生为“兄”D、古人以“夫子”称呼老师,因此称孔子为“孔夫子”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23.(2.0分)下列哪个称谓不能用来称呼老师:A、夫子B、函丈C、业师D、砚兄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24.(2.0分)儒家将纷繁的社会关系归纳“五伦”,“五伦”不包括:A、父子B、夫妇C、主仆D、朋友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25.(2.0分)“对子女言行的规定非常具体、细致,是古代家庭教育的必读参考”指的是:A、《周礼》B、《仪礼》C、《礼记·曲礼》D、《颜氏家训》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26.(2.0分)《颜氏家训》中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不包括:A、子女教育B、经商法则C、学习方法D、天文地理常识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27.(2.0分)下列不属于儒家的家教观点的是:A、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B、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C、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D、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28.(2.0分)下列哪句家训表达了儒家的交友观?A、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B、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C、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D、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29.(2.0分)《颜氏家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人们应从小学习,错过无法补救B、反对老人学习,认为像在夜里用蜡烛照亮,非常勉强C、认为学习应随性而为,想学再学D、说明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30.(2.0分)对“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理解错误的是:A、对父亲的召唤,要拉长了腔调大声回应B、对父亲的召唤,要以快速而短促的声音答应C、父亲召唤时,如果手中正拿着学习用的木版,一定要先放下来,不能继续看D、父亲召唤时,如果嘴里正在吃东西,一定要吐出来,不能继续嚼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多选题(共20道题)展开收起31.(2.0分)孔子认为,“克己复礼”的内容包括:A、非礼勿视B、非礼勿听C、非礼勿言D、非礼勿动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0分32.(2.0分)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背景是:A、天下甫定,百废待兴B、天下大治,和平盛世C、武王去世,成王年幼D、天子有德,王权稳固我的答案:AC此题得分:2.0分33.(2.0分)关于《周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礼》详细记述了周朝的礼制B、《周礼》原名《周官》,因其主要内容为官制C、《周礼》中将官员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类D、《周礼》中的官员分别主管宫廷、民政、宗族、军事、刑罚和营造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0分34.(2.0分)《礼记》适合给什么样的人阅读?A、想要提升文化修养B、想要学习古代官制和治国方略C、对古代文化感兴趣D、古汉语入门水平我的答案:ACD此题得分:2.0分35.(2.0分)关于《颜氏家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颜氏家训》为南北朝时官员颜之推所著B、《颜氏家训》是作者应官方邀请而作C、《颜氏家训》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说D、颜之推生逢乱世,目睹精明巧诈之人得势,遂希望子女也能习得如此精明巧诈我的答案:AC此题得分:2.0分36.(2.0分)关于礼法与礼义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礼法是行礼的章法、程式,是礼的外在的、可见的形态B、礼义是制定礼法的依据,是礼的内核C、礼义是行礼的章法、程式,是礼的外在的、可见的形态D、礼法是制定礼义的依据,是礼的内核我的答案:AB此题得分:2.0分37.(2.0分)礼仪中的辞令有哪些特点?A、对不同人有不同的称谓B、在礼仪场合中,有很多规定的说法C、必须一字不差地背诵D、有时需要临场发挥我的答案:ABD此题得分:2.0分38.(2.0分)关于儒家礼学术语“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是一位有具体形象的神B、“天”是宇宙的主宰和万物之道的渊源C、“天”是儒家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D、“天”是其他万物的依据,但无法再追究它的依据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0分39.(2.0分)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敬”:A、说话前后不一B、“对事不对人”C、对人轻率善变D、做事时三心二意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0分40.(2.0分)关于“敬”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识字、懂礼节的人才能表现出“敬”B、“敬”是对人身份的尊重,对身份低的人不需要心存敬意C、“敬”的对象不分时空距离,即使已经过世,也应心存敬意D、“敬”是不分场合的,无论私下还是公开,都应心存敬意我的答案:CD此题得分:2.0分41.(2.0分)关于礼与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俗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风俗不同B、礼是通用的,中华之礼有在各地都通用的标准C、俗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D、礼有很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发挥我的答案:ABD此题得分:2.0分42.(2.0分)关于儒家的“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是高层次的乐B、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称为乐C、有强烈感染力,甚至毁灭人性的音也属于乐D、儒家认为,由于乐与德相通,因此只有君子能识乐我的答案:ABD此题得分:2.0分43.(2.0分)“以乐治心”有哪些好处:A、强制性,音乐播放时,想不听也不行B、低成本,一架简单的古琴即可自己弹奏C、见效快,一曲毕,心灵即得到净化D、深入内心,所以效果深刻持久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0分44.(2.0分)关于“胡服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时的政策B、“胡服骑射”指的是放弃宽袍大袖的中原服饰,改为短衣窄袖的胡服;放弃笨重的牛拉战车,改为骑兵C、“胡服骑射”显著提高了赵国的军事实力,有历史进步意义D、“胡服骑射”属于文明的倒行逆施,是错误的行为我的答案:ABC此题得分:2.0分45.(2.0分)下列哪些是出自《颜氏家训》的:A、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B、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C、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D、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我
本文标题:专本科通用 中华文明礼仪中华文明礼仪在线考试100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9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