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秋冬养生八讲第一讲:中医养生,扶阳为纲《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说,阳气就象天上的太阳,作用很强大,是生命的根本,是协调阴阳、保证健康长寿、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如果阳气不固密导致“失其所”了就会折寿,就会短命。治病和养生的真谛就是激发、顾护阳气。正是阳气的虚衰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就是人体中的太阳。把人体中的太阳托起来,它就能温煦我们的五脏六腑,驱除体内的阴寒邪毒、痰浊水饮,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任何人,只要注意时时顾护阳气使阳气旺盛,就可百病不侵。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充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我们说阳气仿佛如天上的一轮红日,阳气所具备的一些特征也与红日相仿,阳主升、主动、有温煦推动之功。阳气旺盛时,好比春回大地,冰雪融化,草长莺飞,鲜花盛开,天地一片生机。阳气虚衰时,秋风萧瑟,草木凋零,天寒地彻,冰封大地,天地一片寒冷沉寂。天地有一年四季阴阳交替的变化,人体也有生长壮老已的阴阳消长。如果把孩子和年轻人比喻为八九点钟的太阳,灿烂光明无比;老年人则是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日薄西山,寒气渐生。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健康离不开体内的阳气。如果阴云蔽日,那么雾雪冰霜就会凝结充斥于天地万物。如果自然界没有了太阳,大地就会变成一个冰疙瘩。同样道理,人体阳气不足,则阴寒自生,就会产生风湿骨痛,痰浊水饮等阳气不足时的病理产物;如果阳气决绝,生命也就结束了。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但阴阳平衡绝不等于阴阳平等。《黄帝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体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只有当阳气饱满且处在潜藏封固的状态下,才能阴平阳秘。也只有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方能固生命之本。说明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旺盛和饱满。《医理真传》讲的更为具体:“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反之“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简言之:人体五脏六腑、经脉官窍、皮毛肌肉,但有一处阳气不到,就会得病。这是统摄所有疾病的主要病因。人身阳气(命门真火)亦称真阳、元阳、元气、龙雷之火,由这些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故古人认为:一切阴(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精血津液)皆是静止的,谓之“死阴”;唯独阳(命门真火)是灵动活泼的。阳气一绝,生命便告终结,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而已(故人的寿命被称为阳寿)。这样绝顶重要的东西亦有绝顶重要的特性,就是宜潜藏而不宜飞越。所谓“阳不患多,贵在潜藏。”人体中的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生命乃得长久。如果真阳得不到潜藏或派作其它用场,生气得不到温养,生命怎能不危机四伏?故做好真阳、命火的潜藏对生命绝顶重要。失于潜藏使真阳过度耗散甚至外越,不仅不能长寿,且会导致诸多危症的发生(危重病人临终前出现回光返照,就是真阳外越动摇生命根本的征兆)。在生活中熬夜、暴饮暴食、大怒大喜、醉酒纵欲等错误的饮食起居,或者烦躁忧虑、大怒大喜等不良情绪都会耗损阳气,使阳气失于潜藏。第二讲:现代人普遍阳衰的十大原因(一)1、空气及水污染《黄帝内经》讲: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养人之阴。在被污染的空气中呼吸,阳气必然受损。有些人一天到晚精神不起来,到山区待上几天气色就好多了。山区的空气质量好、阳气(称之为天阳)充足,能补人体之阳。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将增强人体肝脏解毒的负担,损耗阳气(人体解毒本质是阳气在做功)。城市用水多是自来水,采用漂白粉净水。漂白粉性寒,对人体阳气损伤明显。2、嗜食生冷寒凉现在是一个嗜食生冷寒凉食物的时代,有时想吃一些没被冰冻过的食物反而不容易。生冷寒凉的东西都是损阳的,部分人经调养没有作用,就要考虑有没有这个因素在内。你在这里扶阳,他在那里损阳,你在这里扶了四分,他早那里损了八分,这样调养是不会有效果的!顺带一提的是,脏腑无热者勿喝凉茶。凉茶选材多为苦寒泻火清热之品,有损脏腑阳气,尤其对脾阳损害明显。除凉茶外,啤酒是唯一寒性的流行酒。这些都是导致现代人普遍阳衰的因素之一。3、嗜食肉类《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气为阳,有形之物为阴。延伸到饮食上:吃进的食物能运化开就是“气胜形”,就是营养,就能养生;运化不开就是“形胜气”,就是毒,就容易出问题。有些老年人跟着年轻人大鱼大肉地吃,吃进去的东西化不掉,不仅损伤脾胃,而且体内增加了很多垃圾。脾胃受损,身上的痰湿化不掉,必然阻塞经络血脉,遏制阳气在人体中的正常运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体内痰湿热郁结,长期处于闷热潮湿气候中,没有阳光普照,哪能不生病?4、抗生素的滥用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中国现在很严重,不仅西医滥用,中医也滥用,老百姓自己也滥用。你问十个病人,喉咙痛了吃什么?眼睛红了吃什么?感冒了吃什么?回答保证都一样,抗生素!抗生素从中医性味去分析,大多是苦寒的,苦寒就容易攻伐阳气。现在很多人让西药折腾的差不多了,然后再来找中医调养,初期效果当然不理想。滥用抗生素对体质伤害很大。尤其是小孩,只要感冒发烧,一律都上抗生素。其实感冒发烧没什么大不了的,过去老人常说:小孩发烧一次,就长一次身体,就长一次智慧,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做功,阳气在做功,感冒发烧,大都是因为受寒,《内经》讲的很清楚,“寒者热之”,这个热是肌体在做功,是正邪相搏,是驱邪外出,就是要热上加热。现在倒好,呼啦都上抗生素,一派寒凉。大家看看《伤寒论》,发烧了先问有没有汗?有汗就用桂枝汤,没汗就上麻黄汤,都是温热的东西,都是在助热,一热寒散掉了,没有仗打了,自然就不热了。按照中医思路的方法去调养,鼓励了阳气,鼓励了免疫力,它自己就会去做事。第三讲:现代人普遍阳衰的十大原因(二)5、空调的普及几千年来,人们在没有空调的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空调普及后,人为阴寒之气就频频进入人体内损耗、遏制人体阳气,特别是在夏天,外边是一团火,回到家里或是单位就像进了冰窟窿,这么一冷一热,每天经过多次,就会反复吧寒气一层一层压在体内。寒气伤人是最厉害的,会造成很多病。常见的空调病有:头痛、慢性鼻炎、腹泻、吃了东西吹空调就吐泻、高热不退、常年难愈的感冒、青年妇女的痛经和产后病。另外,婴儿在空调环境下长大容易得哮喘;身体虚弱的人,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且这种疼痛带有一种抽搐的性质,这就是中医总结的寒主收引。感受到寒邪以后,阳气一时抵抗不了寒邪打了败仗,它就收缩。6、工作烦劳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的工作,而且心情很烦、心理压力很大。“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7、房事过度的问题过去这个问题很单纯,房事限于夫妻间,称为正淫。现在满地都是邪淫。做这个事太方便了就不是好事,因为普通人的把持能力是有限的。把持不住就会损耗阳气!很多年轻人的身体就是这样被糟蹋的。对于性事,不一定做了才损耗阳气。脑子里只要一想,身上就有反应,阳气照样会损耗,中医称之为“暗耗”。现在街上和电、网络上,满眼看区皆是美色,都在挑逗人的欲望,人心不乱都不行!我们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要少看色情、恐怖片。色情片挑逗人的欲望,使阳气耗散,真精动摇;“肾主恐。恐伤肾。”恐怖片使人受惊吓,极伤肾气。8、作息非时古时讲究“天人合一”,物随阳而出入,人的生理和生命状态也是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叫做“因时之序”。这个序很重要,天地阴阳如此,我们也要跟着走,但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现在别说晚上9点睡觉了,就是10点、11点的都很少,12点、1点睡觉反而是现代很多人的正常睡眠时间。阳气当入不入,就不叫“因时之序”,而是“非时”。作息非时就不能让阳气归根来复,人为地损耗阳气。9、心性修养差《黄帝内经》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现代人竞争压力大,但心性修养普遍较差,负面的心理及情绪很容易在内心产生、缠绕,极损人身阳气。10、自然格局的变迁为何现代人十之八九都认为自己上火,一吃煎炒东西喉咙就痛、嘴上就起泡,其实是受自然格局影响。现在煤、石油、天然气被大量开发出来,然后再地上燃烧释放热能。这些能量体相当于人身的元阳,本应该潜藏在海底、土层中,可现在我们把它开采出来了。这样,地下的热越少,地上的热越多,出现上热下寒的格局,导致温室效应。天人相应、天人一体。自然格局必定影响到人身上来,那就是现在人的阳气比之于古人更不易潜藏,很容易浮到上面来耗散。容易上火,一般来讲就代表着你阳气不足、阳气不固密、潜藏不住。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有阳气为之主;气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所化。我们所处得时代和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阳气的损耗太多了,因此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第四讲:阳衰的表现与调养之法由于传统的中医知识没有在社会上普及,很多人搞不明白阳气虚弱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和表现。一般来讲,有以下症状就意味着人体阳气衰弱或受损:1、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不是非常红润,类似于亚健康的状态;或面色黧黑(肾气不固以致外露之故,很危险)2、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容易感冒(阳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之故);或喜喝热茶、热汤、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阳衰,以致背部督脉阳气不升)。3、饮食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容易拉肚子(脾胃有赖于先天肾阳之温煦,方能蒸化水谷。阳衰,肾火不生脾土,以致脾不健运之故)。4、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大多为脾肾两虚)。或劳累后体力恢复困难,受伤后伤口愈合慢(阳气功能之一表现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青少年以及儿童一般阳气充足,所以体力恢复及伤口愈合很快)。5、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或容易出汗,夜间多尿(阳衰,阳失统摄之故)。6、女性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或肤色灰暗;男性阳痿、早泄等。7、腰部酸痛、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等(脾肾两虚之故)。8、畏寒怕冷、手足冰凉;害怕虚邪贼风,颈肩腰膝关节疼痛以上是阴盛阳衰的表现,总根源就是阳气虚弱。时至今日,上述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久病体衰之人,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具有以上部分病症,可以说:阳气虚弱是现代多数人的通病。凡阳气虚弱明显者,一定要注意调养身体。否则接下来就可能得大病。阳气虚弱者,可根据自身具体虚损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鹿宝金鹿元浓缩液来顾护培补人体阳气,在生活中遵循合乎养生之道的饮食起居,进行专业调养。这样人体就能逐渐正气来复、恢复平衡,增强体质重获健康。早在晋朝《五杂俎》中对金鹿元有这样的评价: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金鹿元。说明金鹿元的补阳效力可以同野山参相媲美(在当时,是没有移栽或养殖人参的),而野山参、鹿茸这些补阳之品都存在一个缺憾,就是虽能补阳,但是性燥,容易上火伤阴。而金鹿元则不同,金鹿元还具有“大补阴液”的作用,《温病条辨》记载金鹿元“大补阴液,柔筋通络”,金鹿元阴阳双补,深得“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妙,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金鹿元阴阳双补,确实是中老年人的养生圣品。秋冬之际天气转凉,很多老年人平时就怕冷,秋冬感觉更甚,而喝了金鹿元液以后感觉小腹发热、手脚心也发热,说明金鹿元的补阳的效果非常好。明朝《食物本草》记载金鹿元“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中国人是最讲究养生的,道家养生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道家曾经计算过人体一共有384铢元气,随着年龄增长到男子16岁以后,元气在减少,当一铢不剩的时候,人就死了,元气不足的时候,人体感觉就是怕冷。阳虚则寒盛,而金鹿元第一效力就是可以培补元气。很多老年人吃补品怕上火,那么喝金鹿元会不会上火呢?《药性考》中明确记载金鹿元“降火滋肾,除劳祛疾”,喝金鹿元不但不会上火,而且还能降火、撤火。鹿宝金鹿元
本文标题:扶阳派(中医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7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