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四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请同学们在不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的基础上做出各种让物体发声的活动。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把直尺,一根橡皮筋,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有请问大家: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它们发声的时候让它们停止发声,看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产生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的产生二、声音的传播•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猜想: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声音的传播请同学们做以下的两个实验: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声音的传播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事实证明,声音靠空气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声音的传播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思考: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否传播?声音的传播在月球上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交谈。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是为什么?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音的速度量出一段300m以上的距离,当你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下秒表;听到发令枪声时,按停秒表。比较一下两次的记录。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声音的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15oC时,v空气=340m/s(温度对声速也有一定影响)声音的速度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2)原声加强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下。1、现象(1)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2、应用测距:海底深度、冰山距离四、回声现象小结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15oC空气中声速v=340m/s练习•1、以下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地跳动。B对着一张纸讲话,会发现纸也随着抖动起来C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与琴弦接触的小纸片会被弹开D拉小提琴时,琴弦调得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2.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是()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B.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进行交谈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4、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A.0次B.1次C.2次D.3次5、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6.某同学看到一道闪电后,经过4.5s听到雷声,若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320m/s,光速为m/s,则雷电发生处距此同学的距离为()A.mB.1440mC.720mD.无法算出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谢谢!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1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