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九讲-弗洛姆
弗洛姆(ErichFromm)第三章: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节内容:《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1《健全的社会》:异化的克服与人的实现3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爱的艺术》:克服孤独的需要和情感2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一)、人的个体化进程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摆脱了“前个人主义”时期社会枷锁的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同时又使人陷于孤独、充满忧虑、软弱无力。”(弗洛姆:《逃避自由》)•“人摆脱了所有精神权威的束缚,获得了自由,但正是这种自由给他带来了孤独和忧虑,使他被一种个人无意义和无权力感压得喘不过气来。(弗洛姆:《逃避自由》)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一)、人的个体化进程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1.个体化及其双重后果一方面人在摆脱了原始的自然联系对自己的束缚,获得自由的同时;另一方面失去了原始关系给人所带来的天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自由与孤独并存是个体化的不可回避的双重后果。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2.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生成“一方面,孩童变得愈加自由,可以发展和表现他那先前被这些束缚他的纽带所禁锢了的个人的自我。可另一方面,他也日益脱离了那个给予他安全和保障的世界。虽然个体化的过程是一个个人人格日益完善和强化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这种日益分离的状况可能导致孤立无援,使人产生凄凉的感觉,造成强烈的忧虑和不安。”——弗洛姆:《逃避自由》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因此: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以及沉重的责任,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于是,“便产生了想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借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力的感觉。”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3.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表现形式第一,极权主义:受虐和施虐的共生以受虐和施虐的共生为基础的极权主义构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社会心理基础受虐者:“这些人经常想要屈服于他人,他们对自由的鼓励无法忍受,因之也就毫不忌惮地想除掉这个负担以期获得安全,这个负担也就是——自己。”(弗洛姆)施虐者:“想完全主宰别人,使别人在我的意志下完全屈服.使自己成为真神,甚至于做到与其同乐的地步,屈辱他们,奴役他们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使他们消苫,因为控制他人的权力越大就越使别人增加痛苦,虐待狂动力的本质便是由完全主宰他人而得到的快感。”(弗洛姆)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第二,攻击性和破坏性破坏性或攻击性的逃避机制所采取的力式是摧毁一切威胁到自身存在的外力,出此来缓解内在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但是,这种孤独是一种绝对的孤立状态,在这种孤立状态中,外在的目的物之力量,不能再压服我了。毁灭世界是想使自己不再受外界力量摧毁的最后的一种,施虐者是欲借统治他人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破坏则是欲借消除外界的威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第三,舍己的自动适应:顺世与随俗普通人为了消除自由和责任带来的重负和孤独.往往倾向于通过采取与世无争的方式或沉溺于、封闭于内心世界的方式来摆脱世界,摆脱威胁与孤独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已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一、《逃避自由》:现代人的性格与处境由此可见,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确具有很大的消极性,它即使不对社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也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和萎缩性人格。正因为如此,弗洛姆极力寻找超越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途径二、《爱的艺术》:克服孤独的需要和情感1、自发性的爱爱是使人既保持独立而又不感到孤独的良方,是连接自由与安全的纽带,也是现代人走出生存困境的关键自发性的爱:一方面它是出于克服孤独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它总趋向于合群;另一方面又不磨灭个性。正是这种出于“自发性”的爱,使得自由的固有矛盾——个体化和孤独感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化为乌有二、《爱的艺术》:克服孤独的需要和情感2、创造性的劳动自发性行为的另一部分是劳动弗洛姆认为的劳动:“不是指为了逃避孤独而被迫进行的活动,也不是指用自己的双手同自然建立起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崇拜与被崇拜、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而是指一种创造,人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与自然相沟通。”三、《健全的社会》:异化的克服与人的实现面对现代人的深层的和普遍的异化,弗洛姆认为,必须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层面上,推进根本性的转变.从而确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三、《健全的社会》:异化的克服与人的实现1、弗洛姆对于健全的人的界定“精神健康的人是创造的和没有异化的人;他使自身与世界建立起友爱的联系,运用他的理性去客观地把握现实;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向时又觉得跟他人是一体的;他不屈从于非理性的权威,而是自愿地接受良心和理性的合理性权威;只要他生存着,他就会不断地发展自身.他把生命的赠予看作是他最宝贵的机会。”——弗洛姆三、《健全的社会》:异化的克服与人的实现2、弗洛姆以健全的人为核心对健全的社会提出了基本构想:在健全的社会中,人不是别人达到其目的和手段,而永远是他自己的目的;因此,没有人被别人当作手段,也没有人把自己当作手段,人可以展现他身上的人性力量在健全的社会中,诸如贪婪、剥削、占有和自恋这些品质,都不再被使用来获取更大的物质财富或是提高个人的威望在健全的社会中让人在可以驾驭和认识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使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动负责的参与者,使人成为他的生活的主人三、《健全的社会》:异化的克服与人的实现3、实现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的构想的社会改革方案:(1)、经济改革方案;核心是形成工人参与和共同管理的新的劳动境遇(2)、政治改革方案:核心是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3)、文化改革方案:核心是进一步确立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
本文标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九讲-弗洛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4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