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赵场中心校《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课题研修报告
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1页共31页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二0一0年十二月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2页共31页《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很多教师都在为学生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提高而心碎、而操劳。但是,对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其相互促进方面的系统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只有丁有宽先生的读写结合法有所触及。丁有宽老师主编的读写结合教材在改革陈旧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同时,创立了以记叙文为主体,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为目标,以单元分组教学为特征的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结合”的综合训练型创新教学体系。二年级训练:查字法(运用音序查字法识字、阅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句群。三年级训练:读书法(初读、细读、精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结构段。四年级训练:读记法(读,重在精读;记,摘录、评注、提纲、读后感),以篇章为重点,练好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修改、观察六项能力。五、六年级:训练对应法(读写七条对应规律),以综合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能力,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丁老师的研究对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融合很有意义,但是我们针对人教版教材,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讨,去挖掘。二、课题的提出1、学生的现状分析:习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不仅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作基础,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乃至谴词造句或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都主要通过阅读获得的。然而,我们的学生习作能力却比较弱。我们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现状,特对中心校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三年级的情况:(共有108人)存在的问题语句不通顺无真情实感词汇不丰富内容表述不清内容不完整人数21人60人80人25人45人比例10%49%74%23%42%总的来看,学生习作情况A等的有20人,占19%,B等的有42人,占39%;C等的有28人,占27%;D等的有18人,占12%。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1)词汇量不丰富,文章短小贫乏。(2)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3)内容表述不清楚,意思不完整,语句也不太通顺。三年级是学生开始习作的初始阶段,我们一定要抓好。但是,在学生身上却存在着这么多问题,这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研究。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五年级的情况:(共有学生138人)存在的问题语句不通顺思路不清晰内容不具体素材单一词汇量少想象力不丰富没有真情实感人数35人49人49人56人70人66人42人比例25%35%35%40%50%48%30%总的来看,学生的习作情况A等的有24人,占18%;B等的有52人,占38%;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3页共31页C等的有42人,占30%;D等的有20人,占14%。对上面的材料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五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1)素材单一,词汇贫乏。(2)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具体。(3)思路不清晰,想象不丰富。(4)不能表达真情实感。综合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都与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探索农村小学阅读与习作的互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2、学生现状原因分析。我校学生全为农村孩子,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农村孩子摆脱不了的局限。(1)农村学生生活单调,知识面窄见识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受到局限。(2)学生家中存书少,阅读量少,而且阅读的内容也不太适合他们。全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课外读物。有书的学生即便有多数也是那些以插图为主的卡通书和《奥特曼》、《快乐星球》,对学习没有多大帮助。(3)隔代教育造成了农村学生缺少家庭指导。我校学生共650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04人,占到了总数的16%。而且剩余学生的家长也有不少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剩下年迈的老人能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已实属难得。所以作文的家庭指导是一片空白。3、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我街道教师也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习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对学生习作能力差的原因尚未做深入地研究。(2)对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课标的要求还理解的不深刻。(3)教师们对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没做深入地思考。(4)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5)在课文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与习作教学的切合点。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这个课题的研究就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三、研究与实践过程研究重点:1、研究的基本内容:(1)将教师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其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2)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习作技巧、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独特视角等,并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3)使学生课外阅读更具有目的性,从只是鉴赏态度转变到学习借鉴态度。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本项目的研究以调查研究法贯穿始终,一切以调查为准绳。早期调查后定研究方案、策略;中期调查后进行研究调整;后期调查作研究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还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跟踪调查。(2)行动研究法。本项目拟以“学习——实验——反思——再实验——反思——总结”为研究模式。其中以实验为重点,通过实验,实现教师从学习到运用,在到总结的过渡。(3)教育叙事法。本课题计划通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记录教学片段,加以反思的形式不断深化研究,找到方法。(4)类比研究法。本次研究采取抽样研究的方式,在我教改实验的实施范围内重点选取两个班(中心校三年级二班、五年级一班)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实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4页共31页验班和非实验班的类比,更便于彰显实验研究的成绩。四、研究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研究方案,开展进行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研究探索工作。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形成一定认识,开展课堂展示活动进行实践论证,形成一定模式。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教师研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习作训练”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第四阶段:(2010年8月——12月)资料汇总,形成《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结题报告,宣传研究成果,完成《教师论文集》、《教学叙事集》、《学生优秀作文集》的撰写编册。五、研修具体过程阐述(一)研修人员说明本课题历时三年完成研修工作,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中的部分教师出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外调的原因)已发生变动,最后完成研修工作的主要人员有:1、顾问组刘祖俊(翠屏区教育局副局长)唐元毅(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钟永强(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川(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室主任)彭亚莉(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小学部部长)方助生(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科室研训员)2、领导组成员组长:彭鸿志(中心校校长)副组长:童祥珍(中心校副校长)3、主研人员:郭楷(教导主任、区级语文骨干教师)徐芳(副教导主任、镇级语文骨干教师)冯丽(语文教研组长)张龙琴(校语文骨干教师)刘玲(语文教师)4、参研人员:马正容、王艳梅、苏大友、李莎、朱燕、王宗捷、张龙琴、刘宇、刘永兰、(二)课题修订本课题开题之初,确定的研究课题名称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互动研究》,经专家组顾问组建议,互动一词无法体现,故后期将课题更名为《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三)研究形式变动之后的课题组成员,均为赵场中心校的语文教师。因此,我课题组将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与学校语文组的校本研修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日常化。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5页共31页(四)研究内容课题组将《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分成两大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个内容为“以读促写”,另一个内容是“以写带读”。“以读促写”里又包括读中训练学生的小练笔、续写故事、仿写句子、扩写片断、仿写作文几种内容;而“以写带读”又分为自读、互读、师读、齐读等。(五)研修模式课题组在开展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套成型的研究模式,主要体现为“一学二看三研四课五赛”:1、“一学”这里的学主要指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自学,特别集中中研究的初期。在研修的第一阶段,我研修组为全组成员查找了有关此课题的丰富的理论学习材料,装载成册,人手一本进行自学。随着研修进程的不断推进,研修成果的不断显著。给教师准备自学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这时,我们购买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藏书,让教师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自学。这样,在学习与成长的门道路上,有效防止了一刀切,教师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这样,有效地达到研究上的求同存异。2、“二看”读和写都是语文教学的中的重点,分开把握都难以把握好,将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交融那就更要讲究技术和技巧。所以,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主要体现在观看教学光碟和专题讲座上。①.观看教学光碟为使教师研之有物,课题组组织教师观看了很多教学光碟。通过光碟向优秀教师、名师学习读写交融的教学课例。三年里,我们先后观看了窦桂梅教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丑小鸭》、《牛郎织女》、《晏子使楚》,王崧舟老师的《鱼游到了纸上》、《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于永正老师的《翠鸟》、《长相思》、《新教材作文课》、李卫东老师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慈母情深》……这些优质的课里面,都或多或少地蕴藏了读写交融的技巧和思想,让我们能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思考问题,受益匪浅。②.观看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看并学习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分为两类,专家讲座和教师讲座。专家讲座学校重视请进专家以提高校本研修的成效。近年来,我们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困惑,邀请了区师培中心的唐元毅、钟永强、彭亚丽、张玉珍、田云春、钟曙光老师到我校开展专家讲座。这些专家的观点言论,极大地推动了我校课题的开展,促进了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讲座除了专家讲座外,我校还开展本校教师讲座。随着《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每位教师的收获有所不同,进步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请收获大、感悟深的教师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为课题组其他教师举行专题讲座。这是对所有课题组教师的培训,同时也是对开讲座的教师的一种锻炼。(三)、“三研”1.个人研读赵场中心校区级课题《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研修报告第6页共31页课题组为所有课题组教师提供方便,购买大量有关课题研究的书籍,提出个人研读的要求,让教师利用在校课余时间,在家休息时间进行自读自悟,并定期进行研读感悟交流。2.理论研修课题组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研修课题理论知识,组织课题组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柱。3.实践研讨研讨会是我课题组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区级课题的研究历来年都固定时间和内容。每逢双周的周二下午第六、七节课为《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实践研讨会时间。在繁杂的学校工作中,保障了研讨时间就能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研讨质量。(四)、“四课”读写交融最终要以课堂教学进行落实,因此,课堂是《农村小学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的主研阵地,为此,在课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面进行不断探索、研究。1.磨课磨课就是在上课之前,课题组教师对教材的反复揣摩、对教案的反复修改。我们都会召集课题组教师,共同探讨出每一节课的读写结合点在什么地方,教师采用哪种切合方式比较有效等进行磨合。最终达到最好的预设。2.展课通过广大课题组教师对教案的共同修改,最后形成较好的教案后,由教案初撰者选择一个班进行上课。课上要充分体现和运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教师要对执教教师的课
本文标题:赵场中心校《农村小学语文读写交融的实证研究》课题研修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4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