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4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4题号一二三总分积分人复分人得分亲爱的同学,不知不觉半个学期过去了,欢迎你来到语文平台,同我们一起与作家作品、与生活、与自然对话,在对话中展示你的智慧和才华,只要放松、自信、沉着、仔细,你一定会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4分)金秋十月,神州再度欢腾,载.人航天成就举世zhǔ目。从神州六号升空的那一天起,数以亿计的人们就开始举目苍穹.,遥望太空,心系飞船远航,关注载人航天。十月十七日凌晨,áo游太空五天的神州六号成功回收。此举,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领域,也向世人昭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攀登科技高峰。()()()()2.根据原文填写(6分)①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冰心《成功的花》)②中庭地白树栖鸦,。(王建《十五夜望月》)③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⑥,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3.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进行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2分)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4.请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两句(在原句上改动)(2分)删除号:调位号:增补号:①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一生受用不尽。②平桥村的夏天是我的乐土。5.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后面题目(6分)小文等几位同学筹备创办一个希望文学社,并准备编排文学小报《希望》,以此来团结一批文学爱好者,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推动校园文学的健康发展。①假如你是小文,你想得到老师和学校的支持,于是,你找到语文王老师,对王老师说:(2分)②“希望文学社”准备首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重点向同学们推荐一部文学名著,但几位同学为到底先推荐哪一部文学名著争执不下。小文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文说:“我推荐(作者)的《》。因为,_______________。”(2分)③为了让《希望》小报能够深入人心,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文学社向同学们征集最能体现社刊特点,而且最引人入胜、简要易记的宣传语。请你为《希望》社刊写一句应征的宣传语,不超过15字。(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幼时记趣》选段,然后答题(10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解释加点字(4分)①常蹲其.身()②以土砾凸者为邱.()③怡然..自得()④鞭.数十()7.翻译下列句子(2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8.选文写了几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之趣。第二段写的是之趣。(2分)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二)、阅读《社戏》节选,完成12—16题(13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0.用一句话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内容(2分)11.选段中有几处语句构成了呼应,如:②段中的“跑”与①段中的“飞一般”,试再找出两处来(2分)12.上文中,“我”的心情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使之能准确反映出这个变化的过程(3分)()→()→()13.第二段中把“扑面的吹来”改为“迎面的吹来”好不好?为什么?(2分)14对选文内容理解恰当的两项是(4分)()()A、选段从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描写了作者童年的一段愉快经历。B、通过写两岸的景色来衬托船行之快,也可以突出农家孩子架船技术的高超。C、“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种心境与上文中急切想看戏的心情是矛盾的,也是作者矛盾心情的流露。D、写船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E、平桥村离赵庄只有五里,“他们换了四回手”,但“我却以为船慢”是因为“我”看戏心情的迫切,产生的错觉。(三)、阅读《我喜欢书》(作者:白夜)然后答题(17分)①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②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③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④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⑤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⑥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⑦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⑧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⑨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15.作者说“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喜欢”的原因。(2分)16.第③段写到“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①.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种阅读感受:(1分)②尽管那时“我”还小,可是对书为什么却能如此“入迷”?(2分)17.第③段中“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句中的“拦路虎”指(2分)18.根据作者的读书体会,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①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②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19.请根据语境提示,仿照前句,试将文章末句补充完整(2分)“多看要一目十行,而。”20.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读书,不仅要圈点批注,而且还要学做读书卡片。请你根据本文,试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4分)三、作文(40分)21.课余时间: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资料来源:(篇名、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句摘录:(摘录你认为写得精彩的一个句子或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概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天、游戏,有人喜欢下棋、打球……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请以“课余,我喜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500字。题目:500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1.(每空格1分)zài、瞩、qióng、遨、2.答案略(每小题1分)3.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②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③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共2分,配对一副1分)4.①删除“通过”或“使”②将“平桥村的夏天”调整成“夏天的平桥村”(每小题1分)5.答案:①略(说清创办文学社的目的、宗旨和意义,(1分)请求老师同意并予以指导和帮助(1分))。②示例:我推荐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1分)因为,这部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趣味性强,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很符合我们初中生的阅读口味。(1分)③示例:文学的希望从这里起飞!(每小题2分)二、6.(每空格1分)①自己②同丘③喜悦的样子④用鞭子打7.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各1分)8.(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省略的主语未写扣1分,“为”要翻译出来。)9..原因: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颗童心(前两点必须答,答对一点得1分)10.“我”和小伙伴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11.“淡黑”与“铁的兽脊”“起伏的”与“踊跃”(找对一处得1分,每处前后对应的词语一定要写完整,否则不得分)12.轻松(兴奋)-焦急-(平静)自失(或:轻松(兴奋)-平静-自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3.不好。因为“扑”字暗含了船行之快,切合上一段的“飞一般”,如改为“迎”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14.BE(每空2分)15.因为小时侯读的书没有意思,不符合儿童阅读口味,教育方式也单一,束缚儿童天性,所以不喜欢。(意思对即可)16.①身历其境(意思对即可)②一方面书的内容形象生动,对儿童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我能驱谴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受书中的无穷乐趣,欣赏到书中的艺术美。(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17.指书中不懂之处18.①受年龄和阅历等的影响,有些书暂时是不能全读懂,而要经常读甚至一辈子读才能读懂.②我不能完全领略书中的精彩.之处。(意思对即可)19.少看要十目一行20.共4分,资料来源(1分),摘录(1分),概括内容(2分)。三.、21.建议切入分为30分。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5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