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合理的表扬表扬是一种正面强化的方法,恰当使用能增加幼儿自信,促进幼儿进步,然而,教师在利用表扬手段时,却常常用得不合理。问题一:表扬方式固定夸张。幼儿回答问题后,很多老师的表扬无外乎“表现真好”、“你真棒”,“真聪明”、“很好”、“实在了不起”等。而在有些班级,经过老师的指导,幼儿会边拍手边说“某某某,你真棒”,但事实上却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伙伴。这样一成不变的表扬没有发挥出评价的应有作用。问题二:表扬夸张频繁。有一次,一位幼儿回答问题后总不坐下来,老师究其原因,结果是“老师还没有表扬我呢”。这种无目的、浅层次、低效果的空洞表扬,会使经常接受表扬的幼儿不以为然。这样的表扬给幼儿提供了一时的、令人轻松的、肤浅的满足感,另外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情绪波动,影响后续的活动正常开展。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表扬呢?1.关注学习的过程。着眼于幼儿的努力。幼儿年龄小,对自己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如果将幼儿的注意引向“学习的过程”、“作出的努力”,幼儿既不会自傲也不容易自负,而会对自己拥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老师的表扬应重点指向为取得成绩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进步真快”、“答得不错,加油”、“你动了脑筋,这个回答与别人不一样了”、“今天某某小朋友能坐下来听课了,再努力”……明确的指导不至于让幼儿骄傲自满,也让其他同伴明白榜样的内涵,使幼儿认识到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幼儿今后才会更有积极性。2.表扬不是目的。比如,“坐得好”改为“某某小朋友的小手一直没有乱摸”;“上课认真”改为“眼睛总是看着教师”;“表现好”改为“听得认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你真棒”改为“你以前拿笔都不会,现在已经会画画了”等等。对于幼儿努力的成绩不能只笼统地概括为“聪明”、“不错”等字眼,幼儿根本不能感受到成绩是通过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表扬应再有针对性一点。“你能把玩具整理得这么整齐,把活动区收拾得这么干净,真让老师感到舒服。”“今天,某某小朋友自己检查出一个小问题,真不简单!”“你的作业都写对了,下次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鼓励的对象应具有全面性,既应包括那些原本好的,也应包括那些有进步的。对较具体的言行作出肯定,旨在促进幼儿继续努力。3.传递欣赏的语言,着眼于价值的体现。表扬首先要传递欣赏。“你的回答很特别”、“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喜欢你这样大胆地回答”、“你听得比以前细致”、“我知道你会怎样去做了”、“我们许多小朋友都会像你这样去做”等等,让幼儿意识到老师在欣赏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递表扬的语言应该重学习内容本身而轻对形式的欣赏。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表扬也要指向学习内容,让幼儿进一步领略学习内容本身的价值。4.丰富鼓励的样式。着眼于最佳的发展。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家庭背景、阶段表现能演绎出各异的鼓励样式,更会收到多样的效果。如根据胆子大小、声音高低、问题的难易不同给予不一样的欣赏和期望。如,“你这两天没有来,还答得这么完整”、“某某已经是第三次将画画得这么大了”、“你的这个法子比刚才那个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也没有难倒你”、“我们班年龄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这么认真”……竭力寻找闪光点进行肯定表扬,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一点点金,也必须肯定面对,切不可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弄得幼儿也摸不着头脑。秦教育反思:让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有意义“树真好”是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中的一个活动,目标是“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树的认识,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请幼儿说说身边的树,回顾自己在哪里见过树,说说自己认识的树的名称等;第二环节,请幼儿理解图中的内容,并欣赏散文前四段;第三环节,请幼儿根据图中的内容学习有关“树真好”的话。接着,我开展了分组教学,期盼精心设计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开始了。我拿出一个“树”字,问幼儿:“这是什么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树。”我接着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树?”天天说:“我家门前有一棵树,我很喜欢。”我忙问:“你为什么喜欢?”“因为可以长种子。”我说:“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这些树是不是你们喜欢的树,认不认识它们,好不好?”孩子们齐声说好。接着,我逐一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认识橘树、桃树、铁树、柳树、枫树等,并趁机引导幼儿把正确的树名组织到相关的句子里去,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如,“桃树上开满了鲜花”“铁树有着长长的、硬硬的叶子”“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变红了”,等等。接下来出现的椰子树图片让幼儿犹豫了许久,他们说“有点像铁树”“有点像羽毛”。我提示道:“它长得像铁树。看,树上有什么?”宋宋受到了启发:“是海滩树吧?”我告诉幼儿:“它长在海滩边,叫椰子树。”看完六幅图片后,我换了个话题:“我们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树,真好!为什么叔叔阿姨要种这么多树,而且要到处种树?”云云说:“因为他们喜欢。”宋宋说:“因为可以把太阳挡住,为我们遮阴。”……以上是活动第一环节的一段实录,我主要围绕幼儿身边的树展开,从“你在哪里见过树”“是否认识屏幕上的树”“为什么种树”等几个问题入手,与幼儿展开对话。在同伴的互助反思中,我感觉到尽管活动开展得还算顺利,但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导入部分在绕圈子。我在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名称上花了很多时间,内容与“树真好”的主题有些偏离,并未紧紧围绕树的好处展开。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我马上进行了调整。在另一组分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尝试。活动开始了。我拿出一个“树”字,问幼儿:“这是什么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树。”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而且要到处种树?”鑫鑫充满感情地说:“为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所以要种树。”我点头:“你觉得大树能让环境变得更美,是吗?伟伟,你觉得呢?”伟伟说:“可以挡住沙尘暴。”我笑着说:“是的,树能挡沙尘暴,上次我们做过调查。”耘耘说:“树可以帮助我们遮太阳。”我用手遮着头顶说:“可以给我们带来阴凉,防止太阳把我们晒伤。”天天轻声道:“树可以挡住龙卷风。”我接着问:“是啊,树的本领真大。它还有什么本领呀?”耘耘补充道:“树能给我们提供果子。苹果树能长苹果。”我给予了肯定:“我们周围有许多果树,每天能给我们提供水果,让我们吃了身体健康。你们知道树还有什么本领吗?”怡怡说:“树还可以做些东西,比如做成小鱼贴在墙上。”我回应道:“把树切成一片片薄薄的,做成工艺品,然后用来装饰,对吗?”“树可以制造氧气。”“树能做船。”……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树的作用,他们的已有经验被激发了。从以上师幼对话的情况来看,幼儿不仅乐说,而且有话可说,虽然谈论的范围缩小了,但讨论的方向更明确了,更有意义了,对下面活动环节的开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与目标“携手共进”,使活动重点更加突出,从而推动了目标的达成。教育反思:适时应变促进互动大班幼儿正在进行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他们已经开展了很多活动,如制作动物头饰、大手小手自制动物服装、举办动物运动会等。该主题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动物假面舞会”,即幼儿用自制的服装、头饰等打扮自己,以展示各种动物的特征。在这之前,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欣赏活动“动物音乐会”,要求幼儿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我按照预先的设计让幼儿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并让幼儿讲讲有哪些动物朋友来参加音乐会了,然后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听到的乐曲内容。当我组织幼儿欣赏第三遍乐曲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坐不住了,似乎对这首乐曲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南南还和边上的贝贝说起话来。我问南南在说什么,他说:“我在和贝贝说这首歌曲太长了,听不清楚。”幼儿的一句真话触动了我:“是啊,这首歌曲确实挺长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我是否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呢?”孩子们也觉得记录是个好办法,他们在接下来的欣赏中立即变得专注起来,听得很仔细。“老师,我听到歌里有小猴子在跳来跳去的声音。”“不对,我听到的是大河马在打哈欠。”“我听见的是美丽的白天鹅在水里游来游去。”……我马上给予鼓励:“你们的耳朵真灵,听到有许多不同的动物在发出声音,请你们再完整地听一遍乐曲,猜猜这些动物都在干什么,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把听到的记录下来。”孩子们马上又投入到了安静的倾听和认真的记录活动中。有的幼儿用表格记录,给代表不同动物的乐段编号,还用同样的号码表示重复的段落。有个幼儿的记录是一座两层的小房子,她解释说这首曲子有两段,前面的音乐很轻快,应该是表现温和的食草动物。后面的音乐中有重重的、粗粗的声音。有些吓人,应该是表现凶猛的食肉动物。食肉动物都住在楼下,食草动物都住在楼上,这样食草动物就不会被食肉动物吃掉了。根据孩子们的记录,我马上抛出问题:“有没有同一种动物在曲子中出现两次的?”孩子们对照自己的记录和同伴一起讨论,结果发现:这首曲子有两段是重复的,是ABA的段落形式,A段与B段明显不同,一个节奏轻快,一个节奏低沉粗重。从中,他们感受、理解了乐曲的节奏、段落、音乐形象等。通过这个活动,我对师幼互动有了更多的理解。在活动中,教师不宜按部就班地实施预设的方案,而要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反应并作出适当的调整。真正好的活动是幼儿能与同伴、教师产生共鸣与互动的活动。如今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我们更注重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探究意识,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等过程性目标,并以幼儿的“基本经验”作为组织活动的线索和依据,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和调整教育策略。因此,关注幼儿的各种反应,判断预先选择的教育策略是否合适,分析活动过程中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等,是教师教育反思的重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引领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以往我大多会在欣赏前告诉幼儿这首曲子有几段,然后让幼儿去听辨。而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倾听、欣赏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发现乐曲的段落,这不仅使幼儿有了独立判断的机会,也让他们有了分析、共享同伴经验的机会。幼儿在与同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凭借种种记录符号使自己的表达更为清晰,这种学习方式使幼儿有了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验证他人的想法,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可能。翻看幼儿的记录,我发现不同能力幼儿的表达是不同的。那些对乐曲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幼儿因为教师的指导而有了更合适的表现。而能力不强的幼儿记得有些杂乱,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与乐曲所呈现的节奏变化大相径庭,有的幼儿甚至凭空臆想,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因此教师对这些幼儿应适当降低难度,如用半开放的问题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加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这种不断反思、调整教育策略的过程中,相信教师的教育会更贴近幼儿的需要,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李影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大班教学反思时光老人就有这样的本事,他把一切新的变成了旧的,刚在嘴边挂叨的“新学期”转眼间就变成了“旧学期”,回首这逝去的一年,我有颇多感慨:一为庆幸。为孩子们的安全庆幸。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特别是当自己的儿子融入这个集体时,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晨会课》,我苦口婆心,宁可多给孩子打“预防针”,少让孩子吃安全上的“后悔药”;《品德与生活》课上,我模拟各种急发现场,教孩子学会自救,让孩子远离危险。切实为孩子考虑,你就会更爱护孩子,当我把教鞭高高扬起又轻轻落下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魏巍老师那轻轻落下的教鞭里不仅有对孩子身体的爱护,更有一份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万分庆幸的是一学年下来,没有让人担忧的事发生。二为欣慰。学生活泼好动,年幼无知,特别是男生人数又居多,于是不遵守纪律之事反复发生,真又所谓“屡教屡犯,没有记性”。恼火之时,我也真想“以暴制暴”,来个“武力镇压”。但我还是时常提醒自己温习佛典中记载的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些微嗔怒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您大老远来看望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
本文标题:幼儿园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0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