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关系理论讲座李少军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互动现象,人们如果不能进行某种程度的理论化,就根本无法加以理解与解释。有了理论,人们对国际关系事实才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互动事实的系统解释,其形式是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命题。为什么讲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当代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仍然是以西方学界为主导。原因:第一,现代国际体系自产生起就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第二,现代国际关系学科是产生和发展于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出现了众多学派,目前影响最大的有三家: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中国国关学界正在为创建中国学派而努力。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谋求阐释的是世界的现实情况(howtheworldis),而不是世界的理想情况(howtheworldoughttobe)。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就是在一个缺少资源的世界上,国家间为了权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由于现实主义与国际关系的“现实”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它受到了众多政治家和外交决策者的青睐。现实主义的不同分支古典现实主义(classicalrealism)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新古典现实主义(neoclassicalrealism)进攻现实主义(offensiverealism)防御现实主义(defensiverealism)这些分支有共同的假定,也有不同的观点。1、古典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强调人天生就是利已的,个人权力意志的放大就是国家的权力欲。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把古典现实主义称为人类本性现实主义(humannaturerealism)。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死于公元前400年)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为例,说明了今天可称为“权力政治”的现象。雅典权力的增大,以及所导致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马基雅维里:《君主论》(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提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心命题,即人性恶。认为国家安全远比信义和道德更重要。提出了国际关系中结盟的利弊和后果。提出了军事力量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卡尔(E.H.Carr,1892-1982)《二十年危机》(1939)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现代危机表明空想主义的大厦已经瓦解,应提出更现实的观点。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权力政治;道义是权力的产物。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持批评态度,认为理想主义无视历史教训,现实主义过于悲观,夸大了一成不变的因果关系,应该既关注权力,亦关注道德原则。摩根索(HansMorgenthau,1904-1980)《国家间政治》理论前提:1、人性恶;2、无政府。国家的行为都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国家利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生存和安全。权力政治的表现是一个国家企图控制另一个国家。外交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的。国家追求利益必须与其实力相称。保持国际体系稳定的基本因素是“权力均衡”。2、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的修正是相对古典现实主义而言,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亦称结构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作是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Waltz)1979年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体系塑造国家的行为关注点是行为体构成的国际结构。权力斗争是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而不是人性(thenatureofman)的结果。强调国际体系对行为体的塑造作用。结构的原因解释了国际政治生活不断重复的模式和特征,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单元行为彼此相似,为什么它们产生的后果在可预期的范围之内。例如,周而复始地形成均势。结构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构通过两种方式,即行为体的社会化与彼此间的竞争,使行为体的运作“趋向产生同质的结果”。社会化进程所形成的规范会限制和塑造行为体的行为。竞争则会导致行为体理性地模仿成功的行为体系决定于大国数量国家作为统一的、以生存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单位。国际体系的变化,是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造成的。它的特性是由大国数量决定的。由于在无政府状态下行为体的行为相似,而结构决定于国家的能力分配与排列,因此结构理论可以忽略单元能力之外的所有个体属性。国际政治的规律:均势国家行为的可预期的结果:无论国家是否愿意,它们将周而复始地形成均势。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国家将涌向较弱的一方,因为威胁它们安全的是较强的一方。如果它们加入的联盟有足够的防御和威慑能力以吓阻敌对联盟的进攻,它们将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安全。关于“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一个国家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为了安全而相互采取的措施,造成了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不会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力而冒不安全的风险。权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因此国家有时会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因为“合作”可以避免高代价的冲突并有利于保持和平与解决经济问题。例证:美苏不使用核力量而谋求安全。强调安全并为合作打开大门,是新现实主义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国家应拥有适度的权力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有风险。力量软弱会遭致攻击,力量强大则会使对手不敢发动进攻。力量过于强大则可能刺激其他国家,使它们增加军备并联合起来对付它。这一观点与沃尔兹强调的均势理论在逻辑上是一致的。3、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发展新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防御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相对新现实主义而言。前者侧重解释国际结构,后者侧重解释单个国家的特定行为。新古典现实主义进一步强调了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量与单位变量的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外交政策虽然取决于它的国际地位和相对物质力量,但这种权力地位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以国家领导人的作用为媒介,取决于领导人对国家权力地位的认识以及对资源支配的程度。进攻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下安全是稀缺的,国家实现安全只能追求权力的最大化,因此倾向于采取冲突行动。有的倾向于“结构说”,认为来自体系的压力足以使国际处境相似的国家采取相似的行为。有的倾向于单位变量,强调的是相对能力与领导者的判断。防御现实主义“安全困境”不可避免,但未必会导致剧烈的竞争与战争,导致侵略扩张的情况是有限的。安全并不是稀缺的。国家对付威胁是以一种适度的“平衡”方式。有的强调“结构调节剂”(军事技术的攻防平衡、地区军事平衡和国际经济压力等)和安全最大化。有的强调国内因素对外交政策的重要影响。领导人的决策会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有关现实主义的小结各派的共同点:无政府、权力政治、作为主角的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关于权力政治的由来:古典现实主义:基于人类本性,主要原因在单位层面(即国家)。新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的压力(无政府状态)。新古典现实主义:体系原因与单位原因的结合。进攻现实主义:有的认为是体系原因,有的认为是体系原因与单位原因的结合。防御现实主义:体系结构与单位因素的结合。国家希望拥有何种程度的权力:古典现实主义(内向标准):获取与能力相称的权力。新现实主义(外向标准):以安全为目标,适度获取权力。新古典现实主义:不确定。进攻现实主义:最大限度地获取权力,以霸权为最终目标。防御现实主义:以平衡威胁为目标,适度获取权力。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anarchic),即不存在高居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或普遍权威。2.主要的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自利和自助是国家的基本特性。3.国际政治就是权力政治。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是加强权力与安全。武力和武力威胁是国家推进其利益的主要手段。4.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所要争取的是自身处境的最优和自身利益与权力的最大化。对现实主义的批评国际体制(internationalregime)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大量事实,已经使过于强调国际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面对挑战。现实主义吸收其他理论因素的变通,诸如给国际合作留出余地,对权力原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强调,被认为放弃了传统的核心假定,变成了“最小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思想流派的集合,包含不同的分支和众说纷纭的解释。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渊源关系,但指涉与内涵有很大不同。作为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其语境是国内政治,主要指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自由主义,其语境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涉跨国关系。讨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需要了解自由主义的发展演变。古典自由主义强调自由放任,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使社会的共同的善得到实现。只要知识得以传播,大多数人就会进行正确的推理,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确保社会的进步。个人自由与世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政治也是可以进步的。途径:个人自由保护——自由国家扩大——自由国家联邦——国际秩序建立。在经济上相信自由贸易促进和平,在政治上相信共和制国家可以实现和平。自由放任主义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生产和交换的最大化。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的时候,也会促进全人类的利益——推动普遍的自由贸易。自由放任主义关注的是生产和交换而不是分配。只要车辆的数量不超过道路的承载能力,就没有必要实施交通管制。新自由主义一战的爆发,清楚地表明国际秩序不能经由自由放任的途径实现。德英等欧洲国家尽管有密切的相互依赖,但在战争中却打得你死我活。事实使得一些自由主义者认识到,和平必须“建立”,而不可能“自然地”实现。于是,通过国际制度的管制来建立国际秩序的思想就产生了,这就是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两大分支一支强调弱干预原则,认为行为体的互动能够“自动地”地形成国际秩序;另一支强调强干预原则,认为必须通过国际制度的管制建立国际秩序。在当代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贸易和平论”和“民主和平论”大体上沿袭了前一种传统,而理想主义、自由制度主义等则沿袭了后一种传统。1、理想主义(idealism)理想主义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从威尔逊倡导建立国际联盟到罗斯福策划建立联合国,其指导思想都是想通过建立世界性组织来实施集体安全原则。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与正义。格劳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最早提出了调节国家间关系的法律的见解。集体安全(collectivesecurity)集体安全就是若干国家相互承担义务,确立反对侵略的相互依存的安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成员国将共同行动,反对破坏和平的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行军事制裁。国际组织的实践《国际联盟盟约》: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合国宪章》: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2、自由制度主义(liberalinstitutionalism)亦称相互依存模型。这一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日益成为可能。自由制度主义主要代表人物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Robert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Nye,Jr.)。代表作:《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TransnationalRelationsandWorldPolitics,1972);《权力与相互依赖
本文标题:国关理论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2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