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第二节宏观财政政策第三节宏观货币政策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拿何调控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如何调控运用♣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在现有的激励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即全社会的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用失业率来衡量,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物价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不出现剧烈、大幅、持续的变动;没有通胀很困难,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合理的。经济增长: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GDP年均增长率来衡量;国际收支平衡:要求一国能保持汇率稳定,同时进出口大致平衡,无大量赤字或盈余;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使用经济政策时应当注意: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第二节宏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二、自动稳定器效应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四、功能财政五、公债理论六、财政政策的运用七、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是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1财政收入政策: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政府税收政策的改变,将直接对居民的个人收入、消费、企业的投资、生产和销售产生重大影响。间接税:可以转嫁,如消费税,关税。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间接税体现效率影响公平。如商品税,对商品劳务征税。直接税:对收入,财产征税不可转嫁,是收入的再分配,影响收入,即消费者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份额。直接税体现公平影响效果。所得税,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纯收入为课税对象。以何种税制为主体,会影响财政,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政府降低税收——居民消费量和企业投资量增加,使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产出增长。是政府在经济萧条时采取的政策;政府提高税收——居民收入减少,消费量减少,从而社会总需求减少、企业投资下降,总产出下降。经济高涨时可采用增税政策一直通胀。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是对政府收入的再分配,无直接商品交易。政府转移支付在消费者或厂商手中会形成潜在的购买力,其大小受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包括社会福利、保险支出。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如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维持政府系统运行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国家安全支出。2政府支出政策:经济过热时,政府减少购买和转移支付,降低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胀;经济衰退时,政府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增加社会总需求,抵制衰退;3公债政策:政府发行债券称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收入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政府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可以增加政府财力。国债地方政府债公债到期,政府必须还本付息,因此发行公债时要考虑到归还期限和能力。外债内债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政府收支,还能通过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调控影响货币需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政府公债以便有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三中形式。中长期公债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加,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二、自动(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ilizers: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1)税收自动变化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内在稳定器的局限性是自发调节,可缓解经济过热或者过冷;但调节作用有限。关键时期要靠财政、货币政策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就是功能财政。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政策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这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减税和扩大支出所造成。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所形成。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期的作用效果小,作用有限。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政府必须审时度势,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是斟酌使用的、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实行,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补偿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而行。1)扩张性财政政策u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税收+进口时。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降低税率,即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u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四、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政府不能以平衡预算为目标,而应当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政策的制定应注重对经济形势的考虑,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盈余。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凯恩斯主义思想依据预算平衡经济衰退时,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收入,但会加深衰退。经济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又会加剧通货膨胀。预算平衡思想的经历了年度预算平衡、周期平衡预算、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个时期;五、公债理论经济通常存在紧缩缺口,因此财政赤字不可避免,而且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权稳定,债务偿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五、公债理论1、弥补赤字的途径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使用要更为谨慎。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的转移。往往引起利率上升。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债。保持公债占GDP一定的比例,虽然债务绝对值增加,仍是安全的。六、财政政策的运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支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走出萧条。通货膨胀时期,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和减支增税: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减少政府支出:直接使总需求下降。七、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一)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市场上购买产品或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上涨,消费减少;若名义货币供应量既定,实际货币供应量因物价上涨而减少,则投资减少,利率上升,私营部门的投资活动受到抑制;产生了政府指出挤占私人投资的结果。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1、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利率变动幅度很大,挤出效应就很大,财政政策效果小;2、私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说明利率上升时投资将大幅度减少,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越小;(二)时滞效应一个政策方案从提出到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包括:认识时滞、制定政策时滞等。由于存在时滞,根据经济形势所事实的逆向调节政策会因形势变化而失效,甚至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加剧经济波动。(三)预期的影响人们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调整,抵消政策的作用。如经济衰退时,政府试图刺激私人部门支出,但家庭可能预期物价水平下降而持币待购,减税未能增加消费;企业因预期收益下降不愿投资,总支出也未扩大。通货膨胀时,政府即使减少开支,家庭也会因预期物价上涨而超前购买,企业预期收益扩大而增加投资,总支出未减少。八、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IS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IS曲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1)财政政策的效果(2)IS曲线的斜率越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即d越大],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②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1-b(1-t)da+e+G0-bT0dr=-Y斜率的绝对值财政政策的效果(3)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4)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反应越敏感,或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效果就越
本文标题:11宏观经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5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