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教版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2课本质区别: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轰轰烈烈下地材料: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摘自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相关报表。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的落后。思考:材料反映农村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一遍哨子不买账,两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材料: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杨继绳《三十年河东》思考:结合材料,城市工业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职工创造的价值低,工业生产效率低,工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票证制度—计划经济的产物同学家收藏的票华国锋主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1977年2月7日)邓小平复出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A.文革结束—政治条件B.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条件C.邓小平复出—领导者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上:抛弃错误方针;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伟大意义:重大转折成为起点人民公社集体劳动轰轰烈烈下地松松垮垮劳动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粮油供应标准登记表姓名儿童出生日期性别工种粮食定量标准于剑辉32关敬庚27.5于松斌32.5卞建海31于方32于肖宇92.9男8每人年货供应量种类供应量瓜子3两花生6两麻酱1两布14尺由于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公社的规模都很大。“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泛滥,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以及社员的劳力、财物无偿调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把政治、经济各种权力集中在公社,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纪实》凤阳花鼓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二、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必要性: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程:农村城市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探索的失误,对农村的危害大于城市,它关系到二亿农民的温饱。第三,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附注: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简表全村有20户人,常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好年景差年景9两/天2.8两/天人均口粮人均收入0.11元/天0.04元/天思考:小岗村村民为什么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穷则思变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昔日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今日的凤阳县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15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16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邓小平做了什么?“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1980年邓小平讲话小岗村民文化广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邓小平时代》05001000150020002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作用?改革前改革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式农村集体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乡、镇政府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撤社建乡的改革试点。行政机构的改变流通渠道的变化华西村一家乡镇企业的车间。产业结构的改变自由市场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从此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或结论?案例分析企业没有自主权,管理僵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城市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一年四季下计划,春夏秋冬调指标”,朝令夕改,企业无所适从。那时,首钢的高炉吃的是从数千里外的海南岛调运来的矿石,多次倒运杂质很多,经过洗选才能使用,成本很高,造成企业长期亏损。首钢产品以长材为主,品种单一。虽然当时实行的是国家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工资也由国家调拨。企业亏损,所需投资照样可以向国家伸手要,可是,这终究是大家的一块心病。—2008年《改革开放话北京》思考:结合材料,“首钢”实行哪种经济体制?生产和财政体制有何特点?职工工资状况如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统一计划,企业无生产自主权;统收统支,企业利润全部上交,支出统一由中央拨款;工资由国家调拨,工资固定、比较稳定。80年代的首钢1979年,首钢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责任制。……1981年市里同意首钢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包全留,欠收自负,国家不再给首钢投资”的包干办法。由于包干后,原来由国家拨款的基建投资、福利费、医疗费、职工升级、奖金等,都改由企业自己承担,……每到年底,都根据每个职工完成承包任务的好坏,进行工资挂率,根据承包任务完成情况,提高按月考核发放的奖金水平。——《改革开放话北京改革后的首钢》思考:结合材料指出“首钢”实行什么样的经营责任制?说出生产和分配的特点及员工工资构成。承包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工资、奖金,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后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所有制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P55最后一段)城市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有什么意义?1979年,尹盛喜在前门卖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是北京第一家自主创业的集体经济。中国真的远离社会主义道路了吗?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什么困惑?1990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到年底也解体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一时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记实》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摘编自《激荡三十年》1989年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中非同寻常的写到:“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激荡三十年》(1989年)在整个年度里,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经济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多。——《激荡三十年》◆包产到户姓“社”姓“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市场经济姓“社”姓“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经济领域、思想领域:姓社?姓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讲话(原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思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什么?他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1邓小平南方谈话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的:意义:措施:以市场为取向,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开粮价、金融体制、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特征: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程:到21C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背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时间重大事件或会议理论发展为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理论和实践前提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78年1992年1992年1993年19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国GDP增长图(单位:亿元)19781988199820084088.2018027.0089831.60362280.502011541926.0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本文标题:人教版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5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