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海王星的发现历程(精)
故事3:海王星的发现赫舍尔偶然发现天王星之后,天文学家根据天体力学给它编制了运行表。一开始,天王星的实际运动与运行表很符合,但到了19世纪20年代以后,之间的误差开始显现出来。而到了1830年,误差就更大了。想用力学规律预测它未来的位置总是不成功。天王星的反常运行引起了天文学界的注意。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可能并不普遍适用,牛顿定律对于那些远离地球的天体也许并不可靠。另一些人则提出,并非万有引力定律不适用,而是在天王星之外可能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正是由于它的摄动作用,天王星才偏离正常的轨道。在持后一种意见的天文学家中,最著名的有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白塞耳。他曾因测量恒星的周年视差而誉满世界,他的看法因而也被认为有着重要的权威性。白塞耳的看法虽然有道理,但如何才能找到那颗预想中的行星呢?星海茫茫,用望远镜满天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也是赫舍尔只是“偶然”发现天王星的原因)。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运用天体力学将造成天王星摄动的新行星“计算”出来。如果已知一个天体,要求它对另一个天体的摄动是很容易的,但反过来就不太容易了。由于该天体的一切均为未知数,不可能通过一次性计算加以确定。可能的办法是先假想一些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计算它对天王星的摄动,再将计算结果与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表对照。如果不符合再修改条件,再计算、核对、修改,直至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吻合为止。这个笨办法的计算量十分巨大,加上人们对是否真有这么一颗新行星没有把握,所以,搜寻新行星的工作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最先从事这一工作的是英国的青年天文学家亚当斯(1819—1892)。这位贫困农民的儿子,靠奖学金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直到1843年大学毕业。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研究天王星的运行问题。他沿着白塞耳的思路,在课余时间进行了大量计算,并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得出了一个计算结果。大学毕业后,他接着当剑桥的研究生,继续改进他的计算结果。于1845年得出了新行星轨道的一个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这一年他才26岁。论文写好后,亚当斯来到伦敦求见皇家天文学家艾里,希望他能帮助确认这颗行星。艾里拒绝见这位无名小辈,亚当斯只得将自己的论文写成了一篇摘要,请人转交。艾里接到了这篇论文摘要,但不以为然。他本来就认为天王星之反常原因在于万用引力定律不完善,并非新行星的摄动作用,因此对亚当斯断言宝瓶座中一颗暗星就是新行星表示怀疑,论文摘要也被放置一边。由于皇家天文台不理睬此事,亚当斯又求助于剑桥大学天文台。当时的天文台台长沙利愿意试一试,但他拖拖拉拉,直到1846年7月才开始进行观测。由于他手头没有该天区完备的星图,虽然两次看到了这颗新行星也未能证认出来。就在亚当斯计算新行星轨道的同时,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1811—1877)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勒维烈出身也很贫寒,为了到巴黎念书,他父亲甚至卖掉了一间房子。在巴黎,勒维烈考上了综合技术学校。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室里当实验员,1836年又回到母校当天文教师,因为他逐步发现自己的特长其实在天文学方面。他继承了法国的天体力学传统,将数学分析运用于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研究之中。他重新研究了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并且由于这一研究而结识了法国著名的科学家阿拉果。阿拉果当时是巴黎天文台台长。天王星的反常运行问题也引起了阿拉果和勒维烈的注意。大约从1841年开始,勒维烈开始考虑另一颗新行星对天王星的摄动问题。1846年8月31日,他完成了对新行星轨道和大小的计算,写出了《论使天王星运行失常的行星,它的质量、轨道和现在位置的决定》,其结论与亚当斯基本相同。勒维烈将论文提交给了科学院。由于巴黎没有那一天区的详细星图,他又于当年9月18日将论文寄给了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加勒(1812—1910)。9月23日,加勒收到了勒维烈的论文。当天晚上,他就将望远镜对准了勒维烈所说的天区。他仔细地记下了他所观察到的每一颗星,然后将新纪录的星与不久前刚得到的一张详细的星图进行比较,果然发现在勒维烈所说的位置附近有一颗星是星图上所没有的。为了可靠起见,第二天晚上他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与勒维烈的预言完全符合。又一颗行星被发现了!柏林天文台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9月25日,加勒给勒维烈复信说:“连续两天的观测证实它就是那颗您所要寻找的行星。”勒维烈接到信后欣喜若狂。真令人不可想象,柏林的望远镜真的看到了巴黎数学家笔下计算出来的天体。消息传到英国,也引起了皇家天文台台长艾里的震惊。他马上从资料堆里找出了亚当斯的论文摘要,才知道这位年轻人早就给出了同样准确的预言。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艾里马上发表了亚当斯一年前交给他的这份论文摘要,使科学界得以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一次的发现比上一次天王星的发现更富有戏剧性、更加激动人心。它不是观测天文学家偶然发现的,而是数学家“笔尖上的发现”,因而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命名问题被提了出来。由于英法两国正为发现权争吵,阿拉果坚决提议将新行星命名为“勒维烈星”。勒维烈本人明智一些,主张沿袭神话神名命名行星的作法,用海洋之神耐普顿(Neptune)命名。这一更少名族主义特色的主张马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文译为海王星。优先权之争并没有使勒维烈和亚当斯结下怨仇,相反,他们于1848年在伦敦会面以后成了好朋友,经常切磋、探讨各种天文问题。勒维烈于1854年继阿拉果之后任巴黎天文台台长。人类发射的“航海家2号”探测器曾经在1989年8月25日拜访过海王星。
本文标题:海王星的发现历程(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4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