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朝日小学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应对犯罪分子和对社会不满、生活失意、心理变态分子在校园内穷凶极恶,伤害师生生命安全的校园恐怖袭击事件,有效控制现场事态和稳妥处置善后事宜,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分子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采取“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降低恐怖分子对师生生命安全的危害范围和伤害程度。二、应急原则1、谁先发现,谁先报告,依靠群众的原则。报告顺序:公安110、附近教职工、校长,必要时可以大声呼救。人人争取互通消息,达到迅速集结公安武警防暴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2、学生第一的原则。教职工接到应急通知和听到讯息,立即停止一切教学工作,视情况采取疏散、课桌堵门藏匿躲避枪击、砍杀等措施指导学生逃生。严惩丢下学生自顾逃生的教职工。3、统一指挥,优先疏散的原则。接到应急总指挥的口头、电话、广播通知后,所有教职工必须按照先指导正在管理的教育对象逃生,后按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赶赴现场的原则应急。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领导要坚定有力地指挥教职工进行抢险排难。教职工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4、冷静沉着,合法处理的原则。抢险排难绝不得让学生参与。5、积极防范,依靠公安、武警力量的原则。教职工应有基本的自卫意识,及时寻找可以自卫的工具,边保护学生边保护好自我,不到万不得一不直接参与搏斗救人活动。三、工作目标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四、应急电话:报警110紧急救护120火灾119校长手机号:13667443010五、组织管理成立校园恐怖袭击应急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学校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与应急部门和社区联络,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队伍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1、领导小组:校长成员:全体教职员工2、学校应急总指挥:校长职责:①决定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②统一领导恐怖袭击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应急预案调集应急队伍和资源;③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④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项;⑤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件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向新闻媒体公布事故情况;⑥负责事件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3、事件现场指挥:刘秋良职责:①根据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在事件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件消灭在初始状态。②用广播和大声呼叫的办法,指挥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③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⑤把事件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应急总指挥报告。⑥与公安、武警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⑦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和保护。勇敢机智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⑧负责事件后的现场清理工作。4、现场值班主任:各班班主任职责:指挥三名年级组长开展如下工作①组织调查,摸清事态形势报告总指挥和现场指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事后写出事件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②配合现场指挥组织事态以外的师生紧急疏散,避免拥挤踩踏,避免与犯罪分子接触,指挥学生远离事件现场或者回家。③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④冷静面对媒体采访,对外公布事态形势,教育师生未经同意,不得接受采访。⑤加强门岗管理,杜绝与犯罪分子相关的同伙进入校园,尽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5、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朱百福职责:指挥后勤人员和班主任、教师开展如下工作(1)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雷菊香①医疗救护小组负责救护受伤学生和其它伤员。②日常准备,随时能提供救助所用的药品、器具、纱布。③联系医疗救护单位,妥善安置受伤师生。④协助医疗医疗救护人员护理受伤师生。⑤负责记录师生受伤情况,为调查组提供师生病历与治疗进展情况。(2)排险抢修小组负责人:朱百福职责:①重点管护好广播系统,通过关闭门窗防止恐怖分子进入的办法管理制好广播室,并通过手机随时与总指挥联系,向全体师生通知有关事宜。②协助现场指挥控制学校校门、教学楼大门,杜绝学生和其他犯罪分子随意进出,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③紧急修理被损坏的通讯工具、照明线路、供暖供水设施。(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王旭职责:①为参加指挥抢险工作人员提供饮食和工具保障。②如有必要,在总指挥的命令下满足给犯罪分子提出的交通、饮食和其它要求。六、具体应急办法和措施1、犯罪分子持刀(其它凶器)杀人伤人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隔离犯罪分子与师生接触,减少人员伤亡。(1)学校与派出所建立安全联系制度,制定学校联防工作方案,进出校园的陌生人必须先登记后进入,必要时可以拒绝其进入校园,提高学校自卫的水平和实效。(2)当那些穷凶极恶、丧心病狂伤害学生和劫持学生作人质的犯罪分子,学生要做到反映及时,迅速从教室和事发点“跑开”,边跑边高呼救命,提醒其他学生逃生。(3)及时对外报告:教职工一经发现事件发生,必须第一时间对外报告:报告顺序:公安110、附近教职工、校长,必要时可以大声呼救。人人争取互通消息,达到迅速集结公安武警防暴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4)领导小组应组织教师迅速查明现状,搞清楚犯罪分子人数、行凶地点、师生伤亡人数、是否劫持学生作人质等情况,以便在准确告诉公安人员,为事态控制提供依据。(5)安排通讯组向学生家长、教育局、医院、巡特警报告,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恐怖事件的抢险救助活动。(6)及时设置警戒线,宣布学生放学回家的决定,并安排教师疏散围观学生,强行劝告学生远离事件现场。(7)如果犯罪分子劫持师生作人质,领导小组应机智与犯罪分子周旋,为公安营救人质争取时间,创造机会。(8)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9)教职工遇到犯罪分子或听到犯罪分子在校园内行凶伤害师生,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2、犯罪分子在校园内安置爆炸装置(1)对学校内的可疑物品应持高度警惕的态度。(2)校长接到教职工和其他部门的报警后,要迅速组织老师们组织学生疏散,同时关闭电源。学生们也马上用衣服前襟捂住鼻子,在老师的指挥下弯腰跑出教室,向操场(或者校外)方向聚拢。全校师生全部撤离到操场上,按照防爆演习要求,师生撤离的距离应远离疑似爆炸物50米以上。(3)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4)排险抢修组负责现场的警戒任务,防止无关人员靠近现场,关闭现场的总电源。并安排专门人员到路口(门口)引导消防车、救护车顺利进入现场。开展扑救工作。3、犯罪分子在校园内滋事生非,殴打师生,挠乱教学秩序。(1)拨打110报警。(2)教职工遇到犯罪分子或听到犯罪分子在校园内滋事生非,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4、可疑分子在校园内窥视乱窜。(1)校园内出现精神病患者①教育学生遇到精神病患者,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②教育学生不要挑逗、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③智能低下的痴呆者,甚至醉酒者,也会做出类似精神病患者的举动,同学们也应躲避,不要刺激他们。当他们自身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④对手执凶器的精神病患者,教职工应该马上阻止学生靠近,马上报告周边的教职工共同布置警戒线,然后报告校领导。⑤如有可能,灵活机智地引导精神病患者进入室内,然后反锁室门将其控制起来。⑥如学校无法控制事态发展,应一边组织学生疏散,一边报告公安处理。(2)个体商贩在校园内活动①严禁个体商贩进入校园开展经营活动,门卫要切实负责杜绝商贩进入校园。②每一名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劝告个体商贩离开校园。③教职工有权拒绝个体商贩找学生讨帐、推销。严禁教职工把学生派到教室和学校大门以外与个体商贩接触。④对不听劝告执意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寻找学生索要钱物者,教职工先报告校长,学校安排人报告110处理。班主任有义务报告学生家长到校处理相关事宜。5、发现犯罪分子正在盗窃和毁坏师生个人和学校财产。目前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现象,盗窃占有较大的比例,盗窃分子的作案目标是公家或者私人的财物。发现盗窃分子作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对小偷小摸的盗窃者,在人多的场合,教职工可以高声喝令其停止盗窃,迫使其无法得逞;也可以告诉周围的教职工,共同制止其盗窃。②对正在室内作案的盗窃分子,不应径直入室制止,而应迅速到外面喊人或报告门卫、其他教职工共同追堵盗窃分子。③如果发现已经得逞离开作案现场的盗窃分子,应当认真记住他们的特征和逃离去向;对有交通工具的作案者,可以记下他们车辆的型号、颜色、车牌号码,以便向公安部门报告,及时破案。④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与盗窃分子正面接触,以免受到伤害;应机智灵活地与盗窃分子做斗争。⑤及时将事件向学校领导报告,必要时直接拨打110报告。
本文标题: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0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