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1-2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绪论:一、古代汉语两代系统*二、古代汉语研究的内容三、古代汉语学习方法四、参考书目与常用工具书*文选:郑伯克段于鄢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古代汉语两大系统;掌握文言;了解学习的方法;了解常用工具书;掌握一篇重点文言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讨论、思考题、作业:查阅与使用课堂所讲到的阅读书籍与工具书。参考资料:图书资料,多媒体材料,网络资料。讲稿内容备注上节内容回顾:讲授新课:绪论一、古代汉语的内容和对象:古代汉语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时间上来说,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即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也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古人的口语,今天已无从见到,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是它五千年的书面语形式。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说到古白话,它只用于民间文学和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中,和现代汉语的差距要小一些,一般说来,能阅读文言文,也就能看懂古白话,因此我们不把古白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言。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不仅文献资料用它,科举考试用它,它是封建社会的“高雅的语言”,有着正统的地位。但是这种书面语言不仅与现代汉语很隔膜,就是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也严重脱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它作为研究对象。第二,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学习这种过时的书面语,目的不外两个:一是为了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文学作品,并能够批判地学习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二是为了丰富、研究和掌握现代汉语。文化遗产中最主要最大量的部分是用书面形式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要利用这些资料,必须克服语言文字的困难。古代汉语是进入这个文化遗产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以发展文化事业。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正确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汉字规范化、汉字改革以及改进文风都有密切关系。例如:“波”读bo还是po,“酵”读jiao还是xiao;某些简化字的字型其实来源于古字型;某些方言区的读音还保留着古音的特点,如胶东威海方言中的ch和sh分为两套声母等。所以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推进语言科学研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及作品,增加自己语言、历史、文学、文化史、思想史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对现代汉语的掌握能力,加深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力、理解力,丰富与提高语言表现力,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有好处的,对于教育和引导学生走进古代文化领域畅游,也是非常有力的。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前人学古汉语,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死记硬背。“五四”前的封建文人都用此方法,皓首穷经,花费大量精力,才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往往是半通不通,或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种是学习所谓的系统的古代汉语知识。“五四”后解放前的旧大学,开设文字、音韵、训诂、文讲稿内容备注法等课程,就是此方法。这种比封建文人的方法进步,但是它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传授分析古代汉语,研究汉语发展史的专门知识。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把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结合。一要接触大量的原始材料,大量阅读文言作品。读的越多,掌握越牢,越熟练,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阅读古书的能力也就会随着提高。但是这种感性认识要由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并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把读过的作品与理论常识互相印证,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使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古代汉语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常识和文选。常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诗词格律、综合运用等内容;文选包括多篇文言文。按大纲要求课时比例应该是4:6,实际我们最好也就做到1:1。原因是课时压缩,常识不能不讲,大量的文章阅读实践便被挤到了课下。但这并不是说文选不重要,文选的阅读对于提高整体阅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轻视不得。所以我们必须课下自己找时间完成这项内容的学习。我们尤其要重视词汇知识,因为词汇的系统性比语法复杂得多,它经常处于变动中,古今差异很大,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掌握。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了这些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阅读古书的困难也就解决了一大半。掌握词汇一要靠学习课文后面的常用词,二要靠读作品来积累加深。文言是与现代汉语差异非常大的书面语,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自然会感到生疏难懂。但是只要肯下工夫,熟读几十篇典范作品,并学习一些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常用词汇,就一定能学会古代汉语。四、阅读书目:1工具书、教材类:«说文解字»;«辞源»;«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出版社);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等2文选类:(略)3研究类:(略)五、相关问题:通论: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一)编排方式1、按照部首和笔划编排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划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划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划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讲稿内容备注旁,分为214个部首。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2、按照音序编排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中文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中文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3、按照号码编排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二)注音方式1、直音。2、反切。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三)释义方式1、直训:即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说文·一部》:“元,始也。”2、描写:即对所释物件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2、《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划排列,分为214个部首。体例是先音后义。先是注音,用反切法。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象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3、《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全书按部首排列。分为200个部首。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5、《辞源》(修订本):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笔划排列法编排。6、《辞海》(修订本):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按照部首讲稿内容备注笔划排列法编排。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全书十二卷,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词典。按照部首笔划排列法编排。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该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9、《助字辨略》: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下至唐。10、《词诠》: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11、《诗词曲语词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共537个。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12、《经籍纂诂》: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三、怎样查字典辞书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布置作业:查阅与使用课堂所讲到的阅读书籍与工具书。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3-4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通论:汉字的字形和意义一、汉字的表义性质二、六书说*#三、四体二用说四、三书说文选:《左传》选读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汉字的性质;了解汉字结构的几种理论;掌握六书说;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掌握一篇文言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讨论、思考题、作业:1、练习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2、用现代汉语翻译《左传》中一篇。参考资料:图书资料,多媒体材料,网络资料。讲稿内容备注上节内容回顾:讲授新课:第一章汉字第一节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一、汉字的表义性质汉字结构理论主要介绍三种:(一)“六书”说;(二)“四体二用”说;(三)“三书”说。二、“六书”说1、“六书”名称的由来“六书”一名流行于战国,最早见于《周礼》。西汉末年,经汉儒发展,“六书”说渐趋成熟,有了细目,开始有人将其解释为六种造字法。东汉时期,许多人研究文字,有名的是郑众、班固、许慎三大家。一般采用许慎的细目、班固的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2、“六书”说的内容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这样阐释:“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说是战国后人们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的汉字分类。许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成果,举出细目,规定界说,列出例字,并据此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使“六书”说臻于完备,写成«说文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0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