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静能生慧”主题班会
10、心静的人看到的是自己一天天的进步,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心静的十条标准:1、窗外的精彩和无奈与我无关,我用勤奋挑战自己的精彩。2、课间看到我的总是匆匆前进的脚步。3、心静的人在学习的辛苦中体会进步的快乐。4、心静的人只恨做学习无关的事耽误时间太多。5、心静的人珍惜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分钟。6、心静的人总能把班级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认真做好。7、心静的人总会让自己提前进入学习状态。8、心静的人谈吐积极进取,你追我赶,和谐竞争。9、心静的人躺到床上能够迅速安然入睡。10、心乱的人心事重重,久久难以入眠。心乱的十条标准:1、外面的世界真稀奇,我的眼球成了你的“粉丝”。2、一路上总夹杂着你悠闲的打闹。3、心乱的人只会尝试学习中的滴滴苦酒。4、心乱的人只为逃离课堂找一万个伤心的理由。5、心乱的人一直在逃避老师关切的目光。6、心乱的人总把自己的事当作大家的事,漠不关心。7、心乱的人总会为自己的迟到找借口。8、心乱的人只比衣服流行,发型时尚,哥们义气。9、心乱的人一天天虚度光阴,因为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行动盲目,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学习,这种心理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浮躁”。浮躁心理是当前中学生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则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何谓浮躁?浮躁的表现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常性的表现为“想不到”“坐不住”“听不进”“忙不停”“写不完”“长不了”等。浮躁的表现“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甚至手足无措,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另一本。“坐不住”:在课上找各种借口不听课,或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浮躁的表现浮躁的表现“听不进”:觉得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不值一听,或是在哈欠连天,或是在交头接耳,根本不管老师在讲什么。“忙不停”:每一天都在烦躁的忙乱中度过。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从早忙到晚而内心却没有充实的感觉。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却没有什么收获。浮躁的表现浮躁的表现“改不了”: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后也时常后悔、自责。在老师批评和考试后,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几天之后,依然故我,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上课一听就懂,练习一做就错。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可怕的是: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书一看就会,一放下就忘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没有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题目没审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做完题没检查好就上交。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考试后汇总,总以“粗心”为借口。每次考得不好,总把责任归咎于粗心,总是自我安慰:下次细心点。但是仔细想想:你什么时候细心过呢?你忘记了根本原因:浮躁,浮躁让细心离你而去了!失败永远是为逃避的人准备的,机会不可能永远属于你,成功永远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也说:“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它是默默汲取,蓄养生命的能量;心境不随外境而转,就是静。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坚守之后,咀嚼得出,享受得到。《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所以,我们应该是静心阅读,静心欣赏,静心学习,静心结交,静心提高……《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怎样才能静司马迁几十年如一日,静坐默想,发奋著书,终于写成了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苏洵中年思学,静心苦读,终能大器晚成;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一代大师;国画大师刘海粟再三告诫学生“要甘于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寂寞;朱自清静夜独自漫步月下,才能欣赏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毛泽东能在闹市读书心静而不为所乱,终于成为一代领袖彪炳史册;从巴金声明“闭门谢客”、钱钟书坚持“谢绝采访”到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许多名家学者都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校园里干干净净、安安静静,这才是最好的读书环境。静能生慧,胸无尘染,才能培育出高尚杰出的人才。希望同学们的心静一些,再静一些,这样做了之后,你看看自己该有多大的变化!1、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人必先知己,知人知己才能做出明智之举。要找到扰乱自己心池的那根水草。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2、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何处。人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不可能全部获得,也不可能全部失去。要时刻清醒地记得,你想要什么,你的价值在何处。优异的成绩、成功的喜悦、父母的欢颜是大家都想要的。那就远离无谓的是非,不良的嗜好。3、学习要有计划性。学习要循序渐进,量身定制一个学习计划,把复杂的学习过程具体化,要明确地知道当前的这个小时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把内容目标具体地融入到每一天、每一小时中。学习目标应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效率。4、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要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收获,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以得到心理安慰而坚持奋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你所能提高的部分,争取得到高一些考分。5、生活要有规律.劳娱结合,松紧有度,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必要的放松和适当的文体活动;睡眠要充足,晚上最晚到11点睡,不要开夜车,保证大脑灵活,记忆清晰。6、加强营养,荤素搭配,膳食平衡,以补足精力和体力上的消耗,使自己不生病。7、遇到心理问题,向家长、同学、老师倾诉,寻求支持和帮助。入室即静早上进了班级有值日任务就立刻投入到值日工作中。如果没有值日任务,要立即投入到早读的准备之中。不可聊天喧哗。入室即静午餐结束后回到班级的同学是想提前进行自修,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只要进入教室,不管是何时,教室中有几人,都要保持安静。入室即静课间可在教室休息、讨论问题。决不可以追逐打闹、大吼大叫。让我们拒绝浮躁,选择奋斗,选择迎头赶上!让我们用最赤诚的心,最执着的行动来回报我们那含辛茹苦的父母,回报那默默奉献的老师,回报那如金的青春岁月吧!
本文标题:“静能生慧”主题班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0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