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zwj
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三项要求为:“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如动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此项要求侧重于理解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概括而言,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都属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特殊语序问题;判断句和被动句则反映出古今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显然,对于大纲明确指明的这些语法现象和句式,我们不仅应从理论上了解,还应运用于对具体课文的理解之中。历年试卷中的词语解释题和翻译题,这些问题都是重点考核内容。然而在复习考试大纲的各部分中,都缺少对这些典型问题的总结和概括,为帮助大家掌握有关知识,下面分别作些扼要的介绍。一、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在现代早已被“使(令、让、叫)……”这类递系结构(又称兼语式)所替代。但在古代汉语中,递系结构比较少见,动宾结构的使动用法则很多。因此,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概括而言,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今天递系结构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用作使动的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可分为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类。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例如: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来:使之(指远人)来归降。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止:使…停止。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使…从。4.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之)逃跑。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舞:使(蛟龙)舞;泣:使(嫠妇)泣(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之:使他们安居乐业。2.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臣着急。3.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你荣耀。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种树郭橐驼传》硕茂之:使它们(指果树)长得高大茂盛。5.始速祸焉《六国论》使…加速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旺、灭亡(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使动的情况相对较少,其基本意义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王我:让我当他们的君王。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肉骨:使枯骨长出肉来,即使死者复生。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称王。4.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序:使…有秩序。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觉得、感觉、视为等)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现的是个人的主观看法,客观事实则不一定如此,这正是与使动用法的根本区别。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基本意思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如: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小鲁:觉得鲁国变小了。小天下:觉得天下变小了。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少仲尼之闻:认为孔子的见闻不广博。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节义不崇高。3.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史记·李将军列传》怪之:觉得奇怪。4.于身也,则耻师焉。《马伶传》耻:以…为耻辱。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以…为老幼:以…为幼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名事物。例如: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亲其亲:把(自己的)亲人看作是亲人。子其子:把(自己的)子女看作是子女。2.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客我:把我当作客人看待。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鱼虾:把鱼虾当作伴侣。友麋鹿:把麋鹿当作朋友。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说》师:以……为师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以…为镜子三、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通常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一般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普通名词也可以当作副词使用,充当句中动词性结构的状语成分,这是古今汉语的不同之处。一般名词用作状语,可表示多种意义,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这主要可分为四类:(一)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1.冯(凭)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战国策·燕策一》指使:用手指。2.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传》书呼:用书信召唤。3.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法:依照汉代法律。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舟:用乘船的方式(二)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东行:向东去;东面:脸朝东。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谏逐客书》西向:向西来。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庙礼之:在宗庙里隆重地接待他们。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内:在国内。外:在国外。(三)表示对人的态度。这种用法,其实就是把动词宾语所指之人,当作这个用作状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鸿门宴》兄事之: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客待之:像对待贵客一样招待他。(四)表示比喻。这种用法还留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和固定词汇中,例如“风起云涌”、“星罗棋布”、“蜂涌而出”、“席卷”等等。例如:1.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像北斗、蛇一样2.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蚕食:像蚕吃食物一样(逐渐达到目)。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席、包、囊:像用(席、包、囊)包裹起来一样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影:像影子一样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四、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当作动词使用,也有多种情况。例如上面介绍的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除这两种相对特殊的用法外,在多数情况下,名词通常作一般的谓语动词使用。例如: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树:种植;衣:穿。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3.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称王4.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函:用盒子装。5.微风鼓浪,水石相搏《伶官传序》鼓:撞击五、其他词类活用及例句①形作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秋水》小学而大遗小(大)的方面《师说》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的人《伶官传序》②形作动火尚足以明也。照明《游褒禅山记》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过秦论》③数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把…看作是一致的④动作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惧有伏焉。伏兵《曹刿论战》追亡逐北逃跑的人《过秦论》⑤为动用法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也为国家而死《陈涉世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而悲哀《阿房宫赋》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为…而死《咏荆轲》⑥对动用法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对…感到惭愧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对…感到惭愧3、今亡也死,举大计也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为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的目的,“死国”,为了国家而死。4、余购梅三百盆,皆病者,…既泣之三日。《病梅馆记》对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泣之”即“对之泣”、“向之泣”。5、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雁荡山》给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的间接宾语,而动用的名词又是指物的直接宾语,谓语中心词隐含了一个“给”字。“名之也”即“给它取名字”。6、天帝使我长百兽。《战国策·楚策》做动用法:“长百兽”即“做群兽的首领”,宾语又是动用名词的领属性定语。7、争一言以相杀,是意贵于其身也。《墨子·贵义》因动用法: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产生的原因,“争一言”即“因一言而争”。五、宾语前置现象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没有完备的时态和形态,因此词在句中的次序比较固定,从古到今变化也比较小。但是,古代汉语中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最典型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种宾语前置现象产生的语法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奚、安、焉、胡、乌”等,它们无论作介词宾语或动词宾语时常要放在介词或动词的前面。例如: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拿什么、带什么。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何如:即如何,怎样。3.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何叹:叹息什么。4.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何谓:说(的是)什么。5.沛公安在?安在:在哪里《鸿门宴》(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这一类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亦即必须出现否定词。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词有“不、未、无、毋、勿、弗”等,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也属此类。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例如: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3.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不我若:即不若我,比不上我。4.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不欺骗我(三)宾语用指示代词复指前置(用“之、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这一类的宾语前置其实是对前两个条件的补充。亦即除疑问代词宾语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外,在其他句型中其他类型的宾语如果要提前,便要在宾语后面用指示代词复指,共同放到动词的前面。古汉语中用来复指提前的宾语的指示代词,通常是“是”和“之”。例如《诗经.小雅.节南山》说:“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是动词“保有、保护”的意思,“四方”本是“维”的宾语,现在用代词“是”复指,于是一起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时候,代词“是”的词汇意义消褪了,只是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所以意义不必译出。用“之”的用法相同,例如《庄子.秋水》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之谓”的意思就是“说的是我啊”,宾语“我”用代词“之”复指后放置到动词之前。这两种宾语前置的格式,后来发展为两种常见的凝固形式:一是在前面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这里的“惟(唯)”是表示强调或肯定的语气词,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就是“只求寻敌(交战)。现代汉语的成语还有“唯命是从”、“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残留。二是在前面加上“其”,构成“其…之…”的格式。这里的“其”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此时全句的语气就显得委婉,可译作“大概(可能、恐怕、也许)…”。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其李将军之谓也”,意思就是“说的大概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一种情况是仍旧沿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并起语法作用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而保留其词汇意义充当动词宾语的指示代词则通常用“是”或者其它代词。例如“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等,句中的前一个代词“我”、“斯”、“是”都是提前的宾语,“之”都只起复指作用的语法作用,意思大体是“大概
本文标题: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zwj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1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