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王虎盛(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系山西太原030031)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在现阶段我们每所高职院校都面临着这样棘手的问题:规模扩大后,如何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说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下面我从高职班主任的角度,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班主任经验,谈激励在管理学生工作中的尝试。要想管理学生得心应手,首先第一件那就是正确和理性地认识我们现在的高职学生。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说现在学生不好管。其实我们应正确看待高校扩招学生的素质问题,学生的素质问题终究要靠教育来解决,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总体来说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素质主要存在如下几种倾向: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目前,各种主客观因素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参差不齐,报考高职的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的高中生、职高、职专和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一般较差,自我期望值一般较低。大致可将他们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综合素质相对较好,学习目的努力方向明确,有的升高职后就有计划毕业后专升本的奋斗目标。其次是为改变低学历,解决找工作难,随大流升入高职的学生,此种类型成为高职学生中的主体。第三种是虽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但仍处于无所事事混天聊日的状态,个别学生较难改变多年形成的厌学懒散的不良习气,目的是混文凭靠时间,成为高职学生中的重点教育管理工作的对象。二、思想素质教育不高高职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有相当部分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高校要求不协调,其主要表现为:1、组织观念不强。学生经过了高考的洗礼,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亲朋好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的生活。如今,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有些人就有了“如释重负”、“熬出头”的感觉。这些同学没有新的挑战,没有新的竞争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无故旷课,过分地起那个强调自我意识,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判断力。还有些同学是在高中时已经养成了懒散的不良生活习惯。2、缺乏诚信意识。有许多同学会说谎向老师请假,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比较极端的有把家里提供的学费挪作他用,如借给朋友、买手机、买电脑等等,却以家庭困难为由,有意拖欠学费。更有甚者以此为理由,申请国家贫困助学金,贫困补助,编制一些谎言,向班主任诉苦,和真正家庭贫困的同学争贫困名额。三、内心世界比较脆弱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以及从自己存在的消极看法,高考的失败,高职生往往对自己认识不足,或对自己的认识发生偏差。他们要么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要么有相互歧视心理,要么有逆反心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约束力较差,他们没有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甚至逃避现实。不受管教、不成熟是他们的典型表现。通过上述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看到,在部分学生中,在其思想上、学习上、纪律上存在困惑与偏差,合理的教育与引导极为重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班主任要加强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心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因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感受到,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亲切的话语,往往会使学生高兴半天,同时受到这种情绪的激励而奋发向上。美国有一位叫亨利.格达德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当他对疲倦的学生说一些激励的话时,能力测定仪上的指针马上上升,相反,当斥责学生时,指针就突然下降。由此看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多赞美和鼓励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本人在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大胆尝试激励艺术的运用。事实上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励性措施,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如我所带的308班同学,虽然基础较差,但几年来获省数学建模的大赛,英语竞赛等大奖,班集也多次荣获学院先进班级和山西省先进班级称号。以下结合我做班主任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于各位同行共勉。一、利用主题班会,给每一位同学“闪光”的机会,在磨练中锻炼他们,从而使其更好更快的成长,从机制上激励学生。现在很多学生都渴望表现自己,配合班主任积极参“政”的意识强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多些公平,多些民主,尽量多的让学生出主意,班会是正确引导,激励学生,渗透班主任思想的主要阵地,因此,我很重视主题班会。在每次班会开完之后我都会按照值日表顺序确定下一次的主持者,安排下周的主要工作。那么这个值日组将会在下一周当中,对班级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在每次班会前,这个小组要是精心准备,力争每次班会都有主题,让班级每一名同学都有主人翁的感受,给每一名同学都有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等到下一周的时候,上次确定的这名主持者就会首先针对上次班会确定的任务发表自己检查的结果,并提出自己认为改进的方法。然后班长将上周的工作总结向全班同学汇报,并接受全班同学提出的质问。最后我再上去将学校的任务传达下去,并对这次班会做一总结。这样我们就会听到更多同学的“点子”,对于好的“点子”应及时评价,并予以推广。班级管理的“点子”越多,学生自主管理的气氛就越浓。这样,当学生感到教师心目中有自己时,班主任的话学生才爱听,才会激发学生的行动,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保证。二、以班干部管理(班委会)为主线,充分实行“班集自治”,理解和信任同学,从工作方式上激励学生。班级干部与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彼此之间观念,想法比较一致,因此利用班级干部去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政策、制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我很重视班委会的管理。首先我不断培训班委会的管理能力,通过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我主持会议,让大家把近期班集的新情况反映上来,然后班级干部发表看法,最后我再把新情况具体加以分析,提出改进的办法。把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教给他们,让班委会成员懂管理,会管理。其次落实责任制,每一个班委会成员,我都落实相应的责任范围。学生干部首先在该范围内做好工作,再进行协调,再次发挥班干部的带头榜样作用,给班级以正确的导向。例如在评估期间,我把卫生情况直接落实到生活委员的头上,他每天检查,如果有那个组不合格,直接向我反应。由于措施得力,在学院组织的卫生评比中,经受住了多次的“突击”检查,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学院的评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后,树立班委会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利用主题班会,多支持班委会工作,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通过以上措施,班级干部有了管理的信心,有了集体的责任,更有了广大同学的支持—这个坚强的后盾。因此能比较容易的开展工作,班级也实现了以“班长”、“团支部”为核心的“学生自治”队伍,班级管理也出现了新局面。班主任的职能不在于埋头苦干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做事。适当授权于学生,让大多数学生做班主任的“参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学生有了权,获得了信任感,才会更加感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责任重大,才会尽职尽责去办好每件事。不过,班主任不可当局外人,应及时发现学生考虑问题不周、处理问题不当之处,予以引导、指正。三、建立奖惩制度,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和活动,从制度上激励学生。为了同学们保持持久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一些奖励办法,设置了各类奖励制度,鼓励同学们为班级争光,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鼓励同学们能每人都能有一项特长。比如我们为在各类活动中获得成绩的同学象征性的发放奖品,并在全班班会上表扬。通过激励,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尽可能把每一次评价作为学生的一次新的起点.多往前看.面向未来.让每一次评价都能成为鼓舞学生持久努力的不竭动力!四、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情感上激励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家庭贫困、心理比较自闭、纪律观念不强、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几类学生。对于家庭贫困、心理比较自闭的同学,班主任要经常与其谈心,了解他们关注的事件,及时地化解他们的“心结”;对于纪律观念不强的同学,班主任要经常督促、提醒他们,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而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班级中积极分子,我们更要爱护他们,因为他们是班级良好班风的骨干,但是有时由于工作方式或得不到同学们的理解,往往被同学们误解,如果班级积极分子“受伤”,将对班级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总之,以上是我在激励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浅薄的认识,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参考文献:徐松巍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新时期学生工作管理百科全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本文标题: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2932 .html